APP下载

如何培养和延伸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03-01何懋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提炼数学思维

何懋蓉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会伴随人的一生,学好数学能让人终生受益。小学阶段,学生对数的认识、对图形的了解、会简单的统计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形成数学思考,也就是形成数学思维。本文提出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和数学“做朋友”、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建立小学生分析和总结能力等方面突破,培养和延伸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做朋友;提炼;数学思维

数学的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少成年人在职业道路上仍与数学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积累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归纳与综合能力等。对于小学数学的启蒙阶段,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难度也随之不断攀升,解决的问题更加抽象化,如何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趣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最为关键的是培养和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如何培养和延伸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小学生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鼓励小学生和数学“做朋友”

小学生年龄在6岁- 12岁,处于对外界好奇心最重、知识窗口尚未完全打开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和数学建立亲密关系,会对学生的知识构建起到积极作用。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自主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场景,通过简单的提问提高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这项工作教师要长期保持以扩充学生对数学的“定义”。在学生完成对数学“定义”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到数学学习也有“爬坡模式”,譬如不少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取得接近满分的成绩,而三、四年级却没有很好地完成过渡,一是数学成绩下降,二是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这种不良情绪甚至影响了小学最后冲刺阶段的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学习数学的困境,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其鼓励,让学生重拾信心。在学生对数学有一定认识并建立自己的“相处之道”后,教师还需激励学生自主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在解同一道数学题时,鼓励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可以互相点评。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和数学“做朋友”,不断全面认识数学,保持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解题思路独创性,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延伸工作就完成了一半。

二、引导小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实用性很强,既是解释和剖析很多科学问题的支柱学科,也是和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并提炼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比如说买东西、路程问题、时间问题就涉及到计算问题,估测问题涉及到概率问题,植树问题则涉及到数学模型构建等。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研读教材,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教材处理的恰到好处。一年级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为载体,考虑多一些游戏,多一些动手,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此外,还要鼓励三到六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尤其是数学概念,借助当日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数学术语写小日记主动分享给同学,也可以写数学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如写一篇和妈妈购物的生活小日记等。教师还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为数学历史、数学小百科、数学疑难题,内容不限,丰富数学的趣味性。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数学思维的主动权就会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比教师灌输性教学更有效果。因此,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是培养和延伸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制胜法宝。

三、初步建立小学生分析和总结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涉及众多的数学公式、概念、推理、例题解析等,如何让小学生快速且扎实的掌握这些知识点,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模式显然早已淘汰。让小学生学会独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十分关键,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必要环节。一方面,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一个单元或按照知识的分类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抓住学习内容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小学数学习题呈现出多样化与实践的趋势,同一知识模块的题目套路千变万化,这对小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调取知识、总结思路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重视对错题的回收和利用,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好自己的错题笔记,总结自己错误的原因并按时翻看,教师可以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们学会一起面对可能理解偏差的题目,这比分享如何做对题目更重要。利用好思维导图和错题更正两个环节,可以初步构建小学生分析和总结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不可忽略的一个时期。教师要教“活”数学,不能规定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限制学习数学的方式,要鼓励学生和数学“做朋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建立分析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能长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七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4):34

[2]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3]章雪康.思維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2):77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猜你喜欢

提炼数学思维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感悟数学思想,领略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