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要素,优化教学策略

2020-03-01黄丽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综合能力教学策略

黄丽红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四个层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统编版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和语言运用等能力。通过结合教材,优化教学策略,具体落实课堂的语用要素训炼,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策略;综合能力

语文核心要素涉及范畴广泛,培养学生的语文要素不是朝夕间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正确解读教材,理解每个单元,甚至是每一篇课文的语文要素,并将其融合到教学策略中。给学生提供新颖、高效的课堂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笔者将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3课《荷叶圆圆》第二课时为例,开展优化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划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是选取教学策略的指路明灯。只有在正确解读教材,理解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划分好重难点,才能合理地展开教学设计,精准选择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有效性。笔者将《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方面:1.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立、展开、蹲”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3.学习并仿照“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的句式说话。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学习并仿照句式说话。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板书图片和生词卡片。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采取新颖教学策略

(一)注重复习巩固,创新运用儿歌导入

为将巩固复习旧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互结合,笔者设计以下环节:(1)自由练习读生字卡片,巩固旧知。(2)出示儿歌并让学生自由练习读儿歌。(3)拍手齐读儿歌。

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一个层面是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生字词是重点要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字词复习,有助于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本环节中出示儿歌并让学生多形式练读、表演儿歌,能提升学生掌握生字、理清语境和运用文字的效率,对提高学生语文要素起到扎实基础的作用。

(二)巧设提问,激发思考兴趣,提高学生发散思维

在小水珠段的学习中,教师明确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2)思考: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在荷叶做了些什么呢?并提问:你知道摇篮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对比图:摇篮)为什么小水珠会把荷叶当成摇篮?本环节教师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预设问题并将之抛给学生,让其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找出答案,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引,有利于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引导:“你们小时候睡过摇篮吗?躺在里面感觉怎么样?”发散学生思维,通过想象学生思考躺在摇篮里的感受,进而将这种温暖、快乐的感受带进课文的朗读中。该教学设计,能有效启发学生思考,并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

(三)借助做动作,渗透理解字词的意思

学习“小蜻蜓段落”时,教师提问:(1)小蜻蜓在荷叶上是怎么休息的呢?谁能像小蜻蜓那样立一立?(2)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请学生带头饰示范表演读,让学生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朗读:学生张开双手,不停扇动,模仿小蜻蜓。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蜻蜓“立”的动作。再让学生模仿蜻蜓“立一立”,加深对“立”的字义理解。最后再戴上头饰,代入角色,把自己当成是蜻蜓做“立”的动作。由点到面,一个学生带动全班,感受蜻蜓“立”的惬意享受。该环节的设计,合理调动学生的肢体动作,与思维相结合,达到有效加深词语理解的作用。

(四)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语感,提高朗读能力

(1)为什么小水珠会把荷叶当成摇篮?你们小时候睡过摇篮吗?躺在里面感觉怎么样?(舒服、快乐、高兴、有趣、有安全感……)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2)你就是飞累了的小蜻蜓,停落在荷叶上,你有什么感觉?(踏实、享受、舒服……指名读、指名合作读)(3)如果你就是大歌星小青蛙,你在歌台上唱歌,有什么感受呢?(骄傲、得意、自豪……)。好一个______(骄傲、得意、自豪……)的歌唱家,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一段。(学生说一种感受,指导他读一遍,随后进行男女生比赛读)(4)想想小鱼儿在这荷叶凉伞底下还会干些什么呢?(捉迷藏、游泳、吹水花……)他们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笑嘻嘻,课件将“笑嘻嘻”变红。)本教学设计中,共设4处指导朗读,可以看出这些指导并非灌输式的教导,而是无痕引导,注重學生的自我感受。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理解小水珠睡在“摇篮”的舒适感、感受小蜻蜓“立”在荷叶上的惬意、小青蛙“歌唱”时的自豪以及体会小鱼儿“戏水”的自由自在,再将这种“舒适、恰意、自由自在”的感受放到句子上,读出来。以此达到语感培养以及提高朗读能力的课堂效果。

(五)设计句式,开展说话训练,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1)读3—5段,思考:小动物们分别把荷叶当成什么?在荷叶上做什么?并根据句式说一说:_____把荷叶当成_____,它在荷叶上____。

(2)拓展说话,课件图文展示以下内容:

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______。”小蝌蚪_______。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______。”小蝴蝶。

环节(1)开展说话训练,设计句式,让学生练习说一说小动物们分别将荷叶当成什么,能够高效概括3—5段的大意。环节(2)是课内拓展,在掌握课文的规律基础上,帮助学生想象画面,运用句式拓展说话。两个环节中:设计句式,开展说话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本教学设计,围绕语文核心要素展开,首先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明确教学目标,将语文要素嵌入课堂实践中。通过:复习、思考、练习、朗读以及拓展等多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增强其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万路华.小学低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以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9(30):127—128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综合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