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探索

2020-03-01蔡婷婷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蔡婷婷

【摘要】新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数学逻辑思维,建立空间概念,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就钻研教材、引导探究、梳理知识、组织活动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应用核心问题驱动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核心问题在不同单元的学习中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有的核心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核心问题是某一单元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核心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则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深度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学习与核心问题的探究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核心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钻研教材,做好知识迁移

教师在利用核心问题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钻研教材。核心问题在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些核心问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或是联结其他知识的作用,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将这些问题联结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以《圆柱与圆锥》为例,教学重点是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前,已经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与圆的面积计算,也学习过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师在准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钻研教材,将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联动起来。比如教师设计利用圆与圆柱、圆锥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面动成体的数学逻辑,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教师设计让学生将实心的泥塑圆柱切成一片一片薄薄的圆片,让学生意识到圆柱的体积是由一片片的圆组成的,同样的圆锥也是由圆片组成,但圆锥中的圆在逐渐缩小,教师设计让学生探究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进而降低学生学习圆锥体积的难度;教师也可以设计利用圆柱、圆锥与长方体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公式。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挖掘圆柱与圆锥在立体几何中的知识联结,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既可以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还可以使学生发展空间概念,培养学生极限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引导探究,发挥学生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學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寻找单元中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以《轴对称和平移》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了解轴对称与对称轴的定义,要能够从图形中找到对称轴,还要学会画出轴对称和平移图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边与右边的图形对折在一起可以完全重合;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两边完全相同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有的学生画出长方形,发现左边与右边完全相同;有的学生画的五角星,发现两边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依然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是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学生反应与生活中的照镜子是相同的。在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后教师让学生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中两边的任何一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此时的学生已经深刻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有方向性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组织活动,加强知识应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组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以《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表示与分析,并能够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或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时可以就折线统计图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要明白折线统计图中线与点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折线统计图记录一天中我国由北到南的温度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周末时调查超市熟食区某种食物一天的价格变化。让学生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发现点表示的是数据,线表示的是变化,在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要比数据明显的多。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折线统计图了解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或是平时的消费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核心问题,加强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梳理知识,建立知识脉络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整理知识,通过整理知识了解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并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这些核心问题中的本质与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重新复习了之前学习的知识,夯实了学习基础,建立了知识脉络,还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探索与解答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

以《运算律》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要学习小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这一单元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探究每一种运算律的本质。如乘法分配律,学生通过算式总结规律,2.5×6+2.5×2,学生认为这是6个2.5与2个2.5的和,也就是8个2.5的和,所以可以化为2.5×6+2.5×2=2.5×(6+2),最终总结下来还是乘法的意义,只是这些数字是小数,但数字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变化。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乘法可以有结合律,但是除法不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总结梳理寻找知识的本质,总结知识中的规律,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无论是核心问题的探究还是深度学习的学习模式,都是为了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开展数学思维。这既是新教育理念中、对小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钻研教材,寻找核心问题,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最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华忠.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5,028(12):61- 64

[2]吴存明.小学数学"问学式"课堂范式———基于"核心问题"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3):104- 107

[3]缪建平.读学玩学探学写学———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6(2):42- 46

[4]冯莉秋.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以《乘法分配率》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8):26- 27

(2019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核心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研究》(MJY KT2019- 234))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