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激励性梯度式”教学

2020-03-01黄和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激励性差生自学

黄和安

在教育过程中,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却存在着普遍性与个性的差异。这些个性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为何会有如此的差异所在,笔者认为一则是先天的因素所至,二则是后天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班按照同样的教学大纲对学生作出同样的要求,其弊有二:一是抛弃了班里的一些下等生。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二是扼杀了拔尖的一些上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潜能得不到发现,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

为了克服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和不良影响,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好、中、差生的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就必须坚持激励性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进行激励性梯度式教学。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上采取激励性梯度式教学,把本班的学生通过课堂提问,学生的作业,以及平时的测验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各等级又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由四人组成,并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记载本小组的学习进展情况,拔尖一类的学生为“目标组”,中等生为“进步组”,差生为“兴趣组”。以便对症施教,分类教学。对拔尖一类的学生和中差生按教学大纲较高的要求和一般的要求进行教学。

激励性梯度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激励性梯度式备课

力在课前,功在课上。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因学生而异,必须在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以及步骤和方法等方面必须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备出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出符合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相应的作业。既能保证全体,又能兼顾好中差生。

二、激励性梯度式预习

预习是激励性梯度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主体潜能预习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对自己的预习方式进行自主选择。笔者给学生提供如下四种预习方式:1.“自做”,根据预习要求,能正确读准字、词音、正确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养成动手动口的习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2.“自学”,能按预习,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带着问题学,读中有思。能否用自己找答案、自己读课文、自己练习的方法自学。3.“自疑”,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自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有质疑问难的好习惯。4.“自悟”,根据预习性的质疑性问题提倡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和互相解疑,引导学生善学。这四种预习法,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学习营造民主、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学习拓展空间。

三、激励性梯度式授课

授课是进行激励性梯度式教学的主体疏导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情况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其结构为:指导自学讨论、集体讲授、分类练习、分类指导、集体总结。

指导自学讨论,针对中差的学生。根据每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师生合作式小组合作讨论,以实现主体和主导的和谐统一,在问题认识的冲突上教师应把握什么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教师指导。以扫清学生的知识障碍;对于优等生则让其自学,以培养其自学能力。在集体讲授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的内涵,另外,兼顾上等生扩展知识的外延。分类练习根据备课时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习题。老师通过巡视,对学生出现的知识偏差给予及时纠正,然后集体进行总结。这样就完成了由自学、讲授、练习、巩固和总结这一教学程序。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学生的教学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做到课前揭示各层的学习目的,课后检查是否到达目的。教师还要把握好课堂提问。让好中差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一般在讨论问题时提问中等生,在突破重难点时尽量发挥优等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中差生的理解程度。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补缺查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相促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激励性梯度式作业

作业一般分为课堂和家庭作业两类。课堂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完成。家庭作业包括课后有弹性的习题,要求较高,主要面向优等生。

五、激励性梯度式辅导

辅导分为课前预习辅导和课后辅导。课前预习辅导按“四自”方式对好中差采取个别式小组辅导的方法进行。对优等生进行个别点拨外还要给予其独立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其自学能力。课后辅导通过成立小组,由目标组帮助进步组,组织参与帮辅竞赛。参与对差等生的帮助,以发挥他们的优势。

六、激励性梯度式考查及评价

实行课堂考查和单元考查相结合。教师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占20分,作业占10分。单元考查主要从单元小结和单元测验进行考核。单元小结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生字、词和重难点是否掌握。背诵的课文能否默写占30分,单元测验占40分,分类考核后教师针对检查不同的结果,采取不同的指导措施,以保证各层次学生都达到预定阶段的目标。

不同层次的作业、测验、问题的回答,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差等生采取多表扬,肯定其进步,消除自卑情绪,使其看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指明学习方向,不甘落后,努力学习。对优等生采取竞争评价,坚持高要求,使其不骄傲,虚心努力学习。

该教学模式還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便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激励性差生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