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2020-03-01

江苏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蓬皮杜文化产业法国

罗 艳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640)

一、法国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现状分析

文化是法国屹立于当今世界的基石所在,这已是法国人的一种共识,并被许多外国人接受及认可。基于文化形成的文化产业是法国重要的经济支柱。根据法国文化部特邀安永公司制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全景报告:法国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核心》,法国的文化优势地位明显:法国的环球唱片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音乐制作、出版和发行企业;法国电视一台(TF1)的收视率在整个欧洲居于前列1数据来源:安永法国官方网站https://www.ey.com/fr/fr/industries/media---entertainment/panorama-des-industries-culturelles-etcreatives.。

法国丰硕的文化资源及文化设施让法国天然拥有了发展文化的优势,但更为重要的是法国全面的文化发展体系。首先,法国文化事业(包含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下同)由国家推动,形成了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其次,法国为了确保全民参与,实行文化民主,采取了多种措施。第三,法国文化发展重视市场力量,保障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第四,法国文化善于学习,能广泛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法国虽然没有采用“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术语,但法国的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一直以来都体现了融合的特征。

(一)法国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混合发展模式

法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但法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政府与市场、国家所有的文化机构与私营文化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现象。因此,法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属于混合模式,由政府和市场同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政策由政府主导制定,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确保把发展文化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保持了文化政策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政府在发展文化事业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合作”的力量,使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特色鲜明。无论大小企业都能依法参与文化赞助活动,企业因此能得到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补偿。在大型古文物修复和重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中,法国企业亦能参与其中。

(二)法国发展文化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重视文化民主

早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1870—1940)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后产生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同样反映在文化之中,人人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成为人们思想上的一种共识”,因此法国在此时期内就已经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①。到二战以后,随着法国文化民主化进程的需要,公民的文化权利被写进宪法并于1959年设立了文化部,是最早设立政府机构发展文化事业的国家。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文化普及,使公民不论地位高低、贫富差距等,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权利,实现文化民主。时任文化部长的马尔罗,对法国文化民主化普及的作用巨大,在保护遗产、普及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使文化政策成为法国重要国策之一。

法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票价政策就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文化普及”的原则。以博物馆的门票价格为例,法国的法律规定“公共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应让最大范围的民众接受②”。虽然法国博物馆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昂,但是票价的制定权由文化部掌握,不得随意涨价,具体票价则由公共机构“国家博物馆联合会”视情况制定。市场主导的文化活动项目票价也非常亲民。例如法国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和巴士底歌剧院的歌剧票价低至12欧元起,这相对于法国的工资水平而言,是较为便宜的。如果是普通剧院,票价在5欧元至60欧元之间,特殊票价如学生票、月票或年票等的价格更为优惠。

全民参与文化活动让市场发挥了正向效应,使得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民众对于文化活动的热情保有持久热情,同时使得法国人把音乐、舞蹈等文化素质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必要内容,无形之中让文化教育得到持续发展。

(三)法国的文化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持力度大

法国的公共文化服务预算投入大。综合历年数据来看,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公共投入基本上每年均保持在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的1%以上,大约占文化事业总投入的四分之一,其余大部分投入则主要来自各级地方政府,另有一小部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③。”法国文化部官网的预算报告显示,2018年,法国的文化整体预算达100亿欧元,同比增长0.4%,创历史新高。2019年在预算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保持了100亿欧元的文化预算2数据来源:法国文化部官方网站http://www.culture.gouv.fr.。同时,政府通过对文化产业减税的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3数据来源:法国经济部网方网站http://www.economie.gouv.fr/cedef/tauxtva-france-et-union-europeenne.。自2014年1月1日起,法国境内一般商品增值税为20%,但大多数文化行业的税率只有5.5%④。这种减税政策大大地发挥了文化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法国官方文化管理体系与民间文化团体互为补充

政府设立了系统的文化管理体系。在国家层面有文化部负责对公共文化事务的管理。在地方层面,每个大区都设有大区文化事务局,管理地方文化事务。同时,法国民间社会团体及协会等机构积极参与,是对政府管理体系的完美补充。法国在1901年就发布了关于结社契约的法律,政府鼓励社会协会积极参与文化事业,文化活动类的社团协会占比是民间社团协会中比重最大的,活跃度及参与度很高。通过政府资助,与政府签订合同,按合同接受监督。除政府供给的公共资金外,还有来自企业或基金会的捐款、个人捐款、会员会费、各种形式的国外资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团体组织的积极和热情,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中⑤。

二、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与“文化卡”经验借鉴

(一)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政府与市场完美融合的经验借鉴

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的出现是源于文化政策上以开明而著称的总统蓬皮杜。1970年,法国政府向全球公开招标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的设计方案,中标的方案因大胆前卫的设计被人们讥讽为巴黎市中心的“炼油厂”。但随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其广泛及经典的艺术藏品成为巴黎最具影响力的三座博物馆之一,是法国引以为傲的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蓬皮杜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与商业融合,创新运营机制。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深度融合商业和文化,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商业化收入来源渠道。一是门票收益部分,由于博物馆不得随意调整门票价格,近几年来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的门票稳定在14欧元,由于巨大的参观人数,门票仍是中心重要的收益来源。二是中心内部的商业运营收入,包括餐厅、咖啡馆、衍生品专卖店、书店、报刊亭等。三是将中心的藏品出借获得十分可观的租赁收益,中心的藏品资源丰富,现代艺术品更是享有世界盛誉。四是在全球开设的海外分馆的收益,由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在全球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建立了包括法国蓬皮杜梅斯分馆、西班牙蓬皮杜马拉加分馆以及上海分馆在内的多家分馆,而当地政府每年需要支付蓬皮杜约为150万到170万欧元的费用作为品牌使用费及展品的租借费用。

2.重视青少年儿童的文化培养教育,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重要的消费观念及文化人才,为国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蓬皮杜中心是开展少儿活动的先锋,是持续发展文化艺术传承及传播的重要影响力量,为文化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消费基础。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最大的特色是不仅全民普及文化艺术知识,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儿童乐园及相关项目服务。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智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幼儿起培养艺术思维和鉴赏力,带领儿童透过艺术启发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青少年馆则是一个专门与艺术家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为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摇篮,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⑥。

(二)法国“文化卡”项目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经验借鉴

“文化娱乐卡”简称为“文化卡”(pass culture),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大选时的一项许诺,即给所有18岁年轻人发放500欧元补助,用于他们的文化开支,是国家出钱引导年轻人文化消费的重要举措⑦。“文化卡”在2018年向社会试行,可用于购买在线文化产品或在实体机构消费文化产品或服务,如购书、欣赏歌剧等。

1.文化卡的消费涵盖所有文化内容,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私营企业相融合的特点。首先是文化卡对所消费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节目不做任何限制,从而使所有的文化机构和企业都能参与该项目,包括政府机构、私营企业以及实体或数字文化节目制作机构。政府发行文化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年轻人接触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因此对节目形式没有限制,包括观赏类节目、艺术学习类课程、视频类游戏、文化旅游类活动、数字媒体类项目、网上音乐或视频平台的订阅等。

2.文化卡在出资方式上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相融的特点。该项目预估计一年的花费接近5亿欧元,将由国家出资20%,私营企业出资80%⑧。主要透过“文化伙伴打折扣或提供免费”以及与银行合作的方式实行。文化部组建“文化卡”筹备委员会,以免费机制为主。

3.文化卡的运作体现了法国民间社团协会的重要参与作用。为成功推行“文化卡,专门成立一家协会运作文化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寻找合作伙伴(文化机构和银行)、控制预算使其收支平衡、解决法律问题和新的应用程式的技术问题、并且对提供的节目设立标签。

三、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启示

中法是友好国家,中法文化交流创下多项“第一”:中国首次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在法国;中国首个与西方国家互设的文化中心在法国;法国是第一个创办中文教席的西方国家。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又迈上新台阶。长期以来,法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直超出它的综合国力,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大国形象。法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提供一些启示。

(一)强化政府政策在文化事业上的主导性地位及引导性作用

法国政府在文化事业领域增强政策作用是导向性发展文化的重要保障。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及市场的调配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没有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就不会产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依赖于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⑨”,从文化产品供给的角度促进两者融合。通过政府文化政策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活跃民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

(二)国有文化资产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借鉴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的经验,应活跃政府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引入市场机制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开办特展销售门票等措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我国自2016年5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后,已有相关的成功案例。例如故宫博物院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成为“网红”就是最好的例证。故宫博物院的门票只有60元一张,但门票已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除了在故宫博物院内开设多家文化创意产品店铺,为了拓宽消费渠道,故宫博物院在天猫、淘宝、微信小程序、京东等开设了在线店铺,包括故宫淘宝、天猫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小程序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以及开设在京东等的故宫商城。根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公布的信息,2017年故宫文创产品收入已达15亿元。

(三)加强文化事业机构及企业的教育功能,培养文化消费人群及文化服务人才

法国在实施对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如对少年儿童免费开放,部分博物馆对免费年龄放宽至18岁以上,如卢浮宫每周五晚6点后对26岁以下青年免费开放⑩,以提升青少年文化修养。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同时承担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培养青少年对文化的热爱。我国的台湾美术馆引入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培养青少年对文化热爱取得成功经验并取得良好成效。例如,台北市立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多次合作,成功举办教育展,包括“城市中的旅行”教育展、“发现马蒂斯与毕加索”教育展等。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公共教育活动及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值得我国文化事业机构与企业借鉴和推广,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承及接班人。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预算,降低文化企业税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

法国通过政府财政资助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民主及均等化。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预算拨款逐年增加,2017年的文化部部门预算财政拨款60.18亿元,2018年预算财政拨款首次突破65亿元,虽然数目不断增加,但依然偏低。应加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预算,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文化企业的税收,实现政企文化整合。

(五)大力推进文化民主,实现文化平等,普及文化消费

法国许多文化资源和设施采用免费及低价措施推行文化民主化,全国的公园和教堂几乎均免费向公众开放,包括著名的巴黎圣母院等,收费的文化设施票价也十分便宜。从我国人均收入与文化类消费的票价对比来看,我国总体上的票价仍是较高的。在我国将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软文化”后,2008年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全国各地的不同类型博物馆基本都按政策要求免费开放。但文化演出市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乱象,包括高价票及豪华演出等。虽然国家倡导的惠民文化演出活动票价不高,但经常抢不到票,演出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消费体验。

(六)鼓励及资助民间文化团体、协会积极参与文化项目

法国的文化团体机构及协会积极参加文化事业,是法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随着国家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激发了民间文化团体及志愿者组织的热情,出现了大量文化志愿性组织和志愿者,如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十三师文艺志愿者服务协会等。民间团体及志愿性组织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良好的补充,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非均衡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政策导向应积极鼓励及资助该类型团体。与此同时,应积极构建文化类的协会,鼓励协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方面发挥更高层次的作用,包括发挥文化协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融合作用,监督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承担文化产业的统计、研究工作等。

注释:

①③张金岭.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法国公共文化服务[J].学术论坛,2016,(11):156-162.

②⑩张曼.综述:法国文化景点票价“以人为本”优惠多[J/OL].新华网,2018-10-2.

④⑤黄玉蓉,车达.法国文化资助制度运作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10-115.

⑥刘鹏.属于公众的“游牧馆”(nomade):蓬皮杜艺术中心公共教育项目评析[J].美育学刊,2015,(05):89-92.

⑦⑧周文仪编译.法国赠送18岁青年500欧元文化卡[J/OL].欧洲时报,2018-6-26.

⑨刘先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关键点[J].人民论坛,2018,(8):128-129.

猜你喜欢

蓬皮杜文化产业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西岸美术馆开放蓬皮杜藏品复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馆藏个展“MAD X”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霓幻蓬皮杜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