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府双向补贴政策的退出效应研究

2020-03-01孙承志姜天琪李旭陈周铭蔡沛沛李伦晓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孙承志 姜天琪 李旭 陈周铭 蔡沛沛 李伦晓

一、引言

1.概念界定。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研究现状。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的国家战略。经过10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制造、全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具体的产业化目标: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此后,国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0.8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不到千分之一;到?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到79.4万辆,超过全国汽车产量比重2.7%。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5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9%和154.3%。

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第一大国。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了142万辆,累计销售量突破了340万。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0万辆,在全球累计销量中超过50%。无论是销量、增速还是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均为世界第一。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的双向补贴政策

1.政策简介。

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财政设置相关专项基金,为其发展提供各方面的补贴。新能源汽车补贴有中央补贴、各级地方政府补贴、技术研发补贴等。其补贴标准是国务院制定的,目的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节能减排的部署和要求。就前期研发补贴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复杂度和主体多重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在我国目前技术的大环境下,创新不足和培育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短期内面临的两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干预产业发展,给予企业补贴就成为政府干预产业发展,可以较为直接地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就生产消费补贴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政府补贴范围已覆盖了全国内地20个省份和地区,补贴金额累计超过600亿元,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高达109万辆,同比增长87%。

在政策激励下,在政府的补贴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取得飞跃性的进步,研发补贴研发激励效用远高于生产补贴,双向政府补贴方式都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政策产生退出效应的理由。

(1)激励企业技术发展。

退坡政策的实质是在倒逼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新政策提高补贴门槛新政策的真正目的是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淘汰一些企图通过骗取补贴获得资金、不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企业。同时,鼓励先进企业积极开发新技术,提升现有技术,这将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蓬勃发展的契机,更有可能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宝明认为,“此次调整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提高技术门槛要求,鼓励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22万辆,同比增长5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接近80万辆,同比增长53%以上。陈宝明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过前期的快速扩张,已进入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技术准入标准,实行差异化的补贴政策,对于避免新能源汽车产业泥沙俱下、‘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的出现都具有重要意义。”陈宝明表示。

(2)吸引消费者。

结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对接,补贴逆向传动新能源车企业提高了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成本低的实力,提高了效率,同时增强了竞争力,配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布局和快速走出绿色收费理念,加强宣传推广和应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努力拓展消费市场。此外,今后有关部门还将优化财税政策,加大对使用环节的支持力度,这一计划的实施更加有利于消费者。

(3)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促进产业发展,扩大产业市场。如果补贴政策长期存在,就会加重政府负担,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因此,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退坡政策是对前期不合理政策的调整,也是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双积分政策的配套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反作用,迫使其走向市场化。根据预算,到2020年,政府的财政支持可以达到200万辆的目标,之后政府和企业需要引导消费者,自己增加需求。

三、退出效应的影响

1.不利影响。

(1)补贴政策收紧,行业重新洗牌。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稳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现在政策将退出,车市回归靠产品说话之后,可以预见到的就是行业内的大规模重新洗牌,打乱了市场的销售秩序。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选择也从开始对国家补贴政策的考量转移到了汽车本身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上。所以新能源车企想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2)新能源汽车价格波动,销售下降。

补贴退坡这一消息的出台,将直接带来企业车辆制造成本的消化问题。普通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差别,就在于一台燃油车的制造成本相较于新能源汽车降低了数万元。之前在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的优惠政策支持下,基本可以填补两种类型车之间的售价缺口。但退出效应背景下,巨大的制造成本不可避免的使得新能源汽车价格的波动,故销售遇冷、销售下降是短期内可以预见的。

2.有利影响。

(1)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新政策的退出或将促使行业优胜劣汰,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做好技术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浪淘沙,一些为圈钱、圈地、拿补贴等不同动机加入造车浪潮,而不是面对困难和挑战真正下功夫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奋斗的企业,和一些根本没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在智能化方面造车新势力存在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2)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退出效应使得补贴退坡后增加的费用落在了车企身上,但如果贸然提高售价,会导致观望中的消费者毫不犹豫的选择普通燃油汽车。所以为了能够减轻自身成本,保有竞争力的车企必将加快研发进程,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四、小结

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消费两个方面给予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鼓励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刺激了相关产业的消费。

现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而新能源汽车的双向补贴政策也会逐渐退出。这很有可能促使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升级,缩短与国外相关产业技术的差距。其次,政策退出促使新能源车企快速市场化,刺激其快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减少成本,提升技术,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市场的拓宽。

虽然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的退出,在短期内会造成市场的波动,甚至有可能导致行业内的重新洗牌,打乱目前的市场秩序。但同时也会促使相关企业单位摆脱对政策的依赖,一些有不正当企图或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相反的,先进企业则积极开发新技术,并将已有技术进行全方位升级。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原因也会由政策补贴的原因,转移到汽车本身的实用性以及能耗等方面。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