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基层人民银行应急演练工作的思考
2020-03-01何开波
□ 文| 何开波
引言
应急演练是应急预案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是日常条件下检验预案和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检验,既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实际处置能力,也可以暴露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的缺陷和不足。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应急演练指南等有关制度和指引制定了人民银行系统的应急演练指南,建立了人民银行系统应急演练案例库,适时组织对全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各类应急演练进行临时抽检,定期发布演练计划,组织进行演练工作专题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应急演练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提高全系统应急演练工作的成效。
基层人民银行应急演练工作现状
根据总行的要求和部署,各地人民银行一直将应急演练作为预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遵义市而言,仅2018年,辖内1个地市中支和所辖12个县市支行就开展了各类演练达40次,并在如何提升应急演练成效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探索。
做好演练规划
紧贴工作实际,确定影响大、工作急需的项目优先进行演练。例如针对遵义天气变化大,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的实际,演练指挥部选择发行基金调运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依据当前网络发达,信息化程度高,新闻突发事件频繁的背景,依据遵义市的实际情况,在5个县市支行组织开展了新闻突发事件暨舆情处置应急演练。
明确演练重点目标
引入项目管理的思路,将应急演练工作作为一个项目,围绕该项目的目标,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计划、指挥、协调和评价,来全面提高应急演练的效果。 每次演练前,指挥部都确定重点演练目标。如针对金融突发风险涉及部门多、极易引发社会负面影响的特点,如在某地组织开展了遵义市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首次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主要是为了磨合机制。通过演练,检验了地方银监部门、金融机构、政府及公安、财政等多个单位或部门的协调,有效磨合市、县两级联动机制。
探索有效的演练方式
将以前常进行的单一的、预先通知的常规演练方式逐步转变为多地、多部门联合的突击性抽检式演练,突出实战性,增强演练的实战效果。紧贴基层央行履职环境,遵义市人民银行系统组织开展了新闻突发事件暨舆情处置应急演练,组织辖内5个县支行全程参与,有效磨合了内外部应急联动和协调机制,提高了网络环境下新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另外,还组织开展了国库管理信息系统、IT系统等应急演练,提高了重要业务系统运维水平。利用《遵义中支应急信息》等平台,整理总结演练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在全辖范围内推广学习好方法,扩大了演练成效。
提高演练的信息化程度
在部分地市组织开发了电子演练平台,在线模拟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和实际操作检验,通过系统进行任务设定和模拟演练,演练结束后,也由系统进行电子测评,最终形成演练全程记录及报告,对演练过程作出评估。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既能支持单机版个人学习、演练,同时,也可以支持多部门、多人员同时参与网络联合演练。这样既提升了演练成效,也节约了成本,得到总行的肯定。
大数据的发展及对基层人民银行应急演练工作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年产生的数据量以几何级数增长,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被誉为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之后的第五次IT产业革命。大容量和多种类的大数据处理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改进管理,带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巨大变革,也会带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新的挑战。对我们基层人民银行的应急演练工作来说,对演练的视角、演练流程设计、演练的评估和总结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演练视角的转变
传统的演练以人民银行内部员工参与为主,多是利用基层人民银行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监测数据和报表,这些数据和报表提供的信息其实是片段的,残缺的。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改变看数据的视角,更加重视和利用被遗忘、被放弃或难以收集的社会公众反馈、内外网络,相关经济、金融管理部门及各类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全系统等的数据和信息。
对演练方式的挑战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一些偶发的、单个的金融类突发事件可能引起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如某地个别的金融机构发生挤提,可能由于羊群效应引发大面积挤兑风波,导致出现大面积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单个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支付体系出现危机。以往的桌面演练、分散演练方式已不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如果进行集中演练、实战演练,不仅成本高昂,组织难度大,也容易引起公众恐慌。
对演练设计的挑战
传统演练场景设计大多是假设某突发事件发生,再设置若干场景,采取处置措施,是传统的任务型模式,依托于科层结构,可以说“演”的成份较多。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扁平化,社会管理、金融服务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可以说是众智、众创时代,传统的任务型演练设计模式已不适应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
对演练评估和总结的挑战
以往对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多由相关行内业务部门及部分外部专家,对应急演练的组织及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进行定性评测,不仅随意性较大,而且由于相关信息数据是零散的、片段的,科学性不够。在大数据背景下,不仅要采集、汇总行内外参演单位、部门、演练过程中各类信息和数据,也要收集行外相关部门、
社会公众、社交媒体等各类信息,通过对完整信息的处理、挖掘,建立评测指标和模型,与现有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及应急组织等数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来提升演练和评估的科学性。
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应急演练工作的措施
1.应用大数据进行应急演练需求分析,提高演练的针对性。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演练的目的主要有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五大类。每一大类又可以细分为若干指标,形成应急演练的目标体系。单次演练不必要全部实现上述目标,因为平均用力既不经济,也容易流于形式。因此,每次演练前应根据演练的内容和预案的性质及本地的实际构建合适的演练目标体系。如可将演练的目标划分为必要目标、主要目标和备选目标三类。
运用大数据技术,从天气、地质等政府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综合分析本地近期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从政府经济综合部门、金融系统的信息系统提取全国和本地的经济、金融数据,然后从社交网络中进行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来寻找公众的关注点,分析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对本行的支付、国库等信息系统、风险监督系统等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挖掘,这样来做应急演练规划、确定应急演练的目标体系,提升演练的针对性。
2.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演练流程再造,提高演练的科学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应急演练的资源、数据、案例、知识等的组织、管理与共享,实现各类物理和网络应急资源逻辑上的统一管理。同时通过情景分析,动态调整并行应急演练过程,均衡调配应急演练的各类资源,畅通线上和线下的联系,用信息流调配工作流、物资流和人员流,最终将应急资源按照应急演练的实际过程转化为可直接调用的高效可靠的应急服务,提供给不同的演练参与者,根据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变化进行可扩展的、可定制的应急演练。
3.基于大数据加强演练评估和总结,提高演练效果。一方面通过对演练中处置的流程、信息的流动、人员的流动、物资的流动、专家的评测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来总结评估演练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系统内外类似演练的大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来发现演练的评估方法等,以进一步改进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结语
总之,基层人民银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维护金融稳定和资金安全的重要性保障机构。因此,依靠大数据背景下确保基层人民银行健康、稳定运行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