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内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建设
2020-03-01□文|王旭
□ 文| 王 旭
目前,在各级党委及人大等相关工作人员中,占比逐步增长的是事业编制人员,并且在基层具有更大比例,此类事业编制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大多是以行政管理事务工作为主,并且其在机关行政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机关内部各部门管理及调配这类人员时,往往会存在差异化现象,并且人员使用多以是以机关行政单位各部门内分散形式为主,之后在行政事务工作中直接参与,工作职能基本等同于公务员。因人员分散及组织结构虚化等因素制约,尤其是此种组织结构自身具备的特殊性及随意性等特征较为显著,使得组织建设工作一直被忽略,发展难度较大。
明确组织形式
属于行政审批窗口单位的机关内部事业单位,通常会存在行政层级式组织形式,多数机关事务服务单位往往会有如下组织特征体现:即分散的岗位、部门界限缺失、较大工作内容差别、小型化组织等,从这些组织特征来看,机关内部事业单位是以团队结构或虚拟组织等类型为属性,这两种类型中、管理者对员工职能活动缺乏足够控制力这一弱点普遍存在,因此,组织建设过程、需要以团队结构型或虚拟组织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依据,进而开展组织建设工作。
目前组织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团队结构形式,因每个机关内部事业单位并没有大量编制人员,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因此是小型组织属性,从这些人出发向团队方面进行组织,能从行政层次组织形式角度来补充机关内部事业单位。对于难以形成团队组织的机关内部事业单位来说,就可将其看作虚拟组织形式,此时需要领导层把自身管理职能方面的灵活性充分发挥,组合人员时可选择借调等特殊形式。
确定管理层级
机关内部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级应把界定明确出来,在行政机关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其岗位多是在行政单位内多个部门进行分散,此时多头管理问题极易产生,而因单位存在的各类主管及领导等人员较多,一旦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管理混乱局面极易形成,因此需要把管理权限顺序流程理清。以统一办公的团队组织为例,应把部门界限积极突破,在工作团队成员手上下放决策权,由团队来负责机关事务工作,加之由团队负责人和团队人员共同商定具体分工合作,能够保障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此时必然会使得单位领导工作负担有效缓解,促使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强化,保障工作效率逐步提升。
针对人员在各部门分散情况加以考虑,应以虚拟组织类型管理方式为依据,并且对于事业单位负责人来说,需要在集权力度方面进行加大,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权力的行使,及时跟踪并考核员工工作绩效,对其工作效益进行准确评定,进而把员工绩效工资及各类奖金发放等前期工作做好。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层应分离业务管理权及人事管理权,由事业单位领导主管人事管理工作,而所在岗位部门领导则负责业务管理权。
建立用人制度
在有效成立机关内部事业单位组织的情况下,应把人力资源管理配套的健全制度积极建立起来,此时应从招聘培训及人员使用、调动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为出发点。
首先,从招聘方面来说,应对岗位说明书进行制定,把该岗位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等充分明确,之后借助正规渠道、选择严格考试及面试等方式,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实现优质人才招聘,使得无序性及随意性的因人设岗及人员上岗选择等现象有效避免,用制度把人情世故等因素的影响有效规避,促使机关内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其次,从管理层方面来说,新员工进入岗位前后,都应该在培训方面进行不断加强,具体可选择单位组织培训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选择培训机构加以委托的方式,借助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开展,为新员工对岗位技能的了解和熟悉提供帮助。
此外,机关内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时,需要领导对员工意见进行积极听取,基于员工思想动态的充分了解,为员工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及问题解决提供帮助,促使组织凝聚力有效提升的同时,实现人才队伍有效稳定及人才流失现象预防等目的。与此同时,还应该在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方面加强建立力度,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动力及活力得以进一步激活。
结束语
对于机关内部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必须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建设方面提高重视程度,通过组织形式的明确、管理层次的确定、用人制度的建立等实现组织建设目的的同时,提升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