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0-03-01周海凤
◎周海凤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会计报表是财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基础,是财政收支执行情况的体现载体,通过会计报表,上级领导部门可详细了解该单位的财政状况,也可为财政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然而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报表编制方面存在问题,致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受阻。为此,本文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问题进行总结,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当前的会计报表体系与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应用需求并不一致,因而事业单位必须准确掌握会计资产支出及负债情况,了解资金动态,强化内部会计的管控,确保自身可稳固立足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
一、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问题分析
1.会计报表内容完整度不高。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所披露的财务信息相对简单,内容完整性差,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况并不一致。会计报表中并未详尽展示出单位的收支情况,因而无法反映出事业单位当前的财务状况。资产核算方面,核算的精确度不够,收支情况与预算项目的协调性较差,无法通过会计报表准确判断出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的具体执行情况。
2.固定资产核算准确性不足。
收支核算是会计报表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收支统计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只对收支结余进行统计,未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准确核算。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入账时将之列为历史成本,入账后,其账面价值固定不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未对其进行折旧处理,在资产变更时,只是对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进行增加,未能将固定资产应用时的磨损及折旧后的贬值纳入考量。部分单位甚至未及时处理已废弃资产,致使用资源严重浪费,且未针对应收账款进行计提坏账准备,因此资产总额虚高,会计报表所体现的资产与真实的资产情况并不一致。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了解并不充足,未能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核算与评估。
3.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缺乏科学性。
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项目,并且以静态报表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这样的报告结构不仅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同时也体现在收入和支出报表重复的部分,因此导致标示结果无意义。如此陈述重要的内容,只会记录总资产、负债和资产膨胀的虚增情况。而收入支出表基本上以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对比为主,并不能提供支付与收入表述详细的平衡关系,不利于财务分析。
4.财务报告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若干重要的附表没有规定,过去长期编制且很有应用价值的“基本数字表”也未作规定,只是对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作了简略的提示。但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比较单一,难以全面揭示事业单位受托责任中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不仅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难以进行监督,财政部门也缺少宏观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
二、保障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制工作有效开展的改进策略
1.加强会计报表编制人员的专业性培养。
为提高会计报表的精准性与全面性,事业单位应加强现有会计报表编制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一方面,可举办专业性会计讲座,增强工作人员会计报表相关知识的全面性,使之可与时俱进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为会计报表的科学编制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制定与推行严谨、科学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定期考核会计报表编制人员的工作情况,根据其绩效考核结果予以针对性地奖励与惩罚。此外,还应加强会计报表编制人员的道德品质及职业素养培养,使之在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约束下编制出严谨、科学、全面的会计报表。
2.构建完善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体系。
事业单位应对资产负债表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删除原有的收支项目,只对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等信息内容进行记录。应增加固定资产项目,记录固定资产的减值情况,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可得到有效体现。同时,还应做好无形资产的核算工作,准确记录无形资产的支出与取得情况,加强无形资产的利用,确保其价值的有效展现。此外,资产负债表编制时应增加备注内容,对负债相关信息进行详实记录,以便于上级部门可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当前的债务情况,保障在当前的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可全面披露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确保会计报表使用者可详细了解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
3.提高决算报表与实际账务的一致性。
事业单位应科学编制会计报表,提高对报表编制决算过程中与本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差距的关注度,且应于编制开始之前做好往来款项以及物资财产的对账与盘点,及时纠正未及时入账的信息,加强对虚增收入行为的控制,保障会计报表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以免出现会计报表与本单位实际账目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4.保障决算报表基础数据的质量。
事业单位应保障财务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准确与全面地进行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除了要进行收支情况的预算分析之外,还应将预算外的收支纳入考量,进而全面的掌握本单位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情况,确保所收集的基础数据信息详实、可靠。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将部分非财务数据应用于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收集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通过详细的信息统计获取精准的非财务数据,进而进一步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科学与高效开展。
5.确保决算报表编制范围的合理性。
明确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决算范围,确保编制范围的合理性,可为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鉴于此,财政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表的编制范畴,对于一些与财政机构没有广泛缴拨款关系的企业、单位及组织,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剔除的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财政部门预算报表编制等政府层面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结语:作为反映事业单位财务和收支状况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对事业单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认真研究会计报表中的问题,积极采用科学可靠的方法去解决,加大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努力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