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勐腊县珍贵用材树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3-01朱先成黄运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1期
关键词:勐腊县用材用材林

朱先成,黄运荣,孙 晴 ,沙 二

(1.勐腊县林业局,云南 勐腊 666300;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3.西双版纳州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珍贵用材树种是指木材具有密度高、硬度大、纹理美观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制作高端实木制品、高档装饰材料和特殊工艺品等资源较匮乏的树种[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木材消费的观念在不断改变,对高档木制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储量较少,木材需求量较大,特别是珍贵木材和大径材,每年缺口1亿m3以上[2]。从我国资源状况和世界木材市场分析,要解决我国珍贵木材供需矛盾,必须立足于国内后备资源的培育,增加国内珍贵用材林资源的储备。为加快珍贵树种的发展,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森林云南”的战略目标基础上,2013年5月,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的战略目标。为此,勐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珍贵用材林的发展工作,紧紧围绕上级的总体部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和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树种资源

勐腊县珍贵用材林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乡土树种主要有铁力木(MesuaferreaLinn.)、黑黄檀(DalbergiafuscaPierre)、铁刀木(CassiasiameaLam.)、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ex D.Don)、望天树(ParashoreachinensisWang Hsie)、合果木(Paramicheliabaillonii(Pierre)Hu)、番龙眼(Pometiatomentosa(Bl.)Teysm.et Binn.)、土沉香(ExcoecariaacerifoliaDidr.)、红椿(ToonaciliataRoem.)等10余种。为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勐腊县政府在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的同时,引进适应性较强的珍贵用材树种。引进树种有柚木(TectonagrandisLinn.f.)、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交趾黄檀(D.cochinchinensisPierre)、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Willd.)、大果紫檀(P.macrocarpusKurz)、檀香(SantalumalbumLinn.)、缅茄(Afzeliaxylocarpa(Kurz)Craib)、桃花心木(Khayasenegalensis(Desr.)A.Juss.)等8种。根据实地调查,上述外引树种较适宜在勐腊县境内生长,如11 a生的交趾黄檀胸径可达20 cm,树高超过15 m,冠幅6 m以上[3]。

1.2 面积与规模

为响应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的战略目标,勐腊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珍贵用材林建设和发展,对部分经济林、用材林进行树种更替,种植珍贵用材树种。同时,利用公路沿线、城镇街道、社区(小区)、机关、厂矿、学校和农村“四旁”空地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树种。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种植珍贵用材树种655.74万株,面积达 14 466.67 hm2。

2 发展优势

2.1 地理位置

勐腊县地处于云南省最南端,西双版纳州东部,北部、西北部与景洪市相邻,东北部与普洱市江城县毗邻,东南部、西南部与老挝接壤,西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勐腊县属横断山南部,无量山南延尾梢,整体地势为东北部高,西南和南部低,地貌以山地为主,占95.5%,全县土地总面积为 6 860.84 km2。

2.2 自然条件

勐腊县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干燥热带大陆气团和暖湿气团季节性交替的影响,形成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终年暖热多雨的独特气候。年均温20~22℃,平均相对湿度82%,是云南省湿度最大的三个县份之一[1],年降雨量 1 486.5 mm,年日照时数 1 984.1 h,全年太阳辐射量大,日照长,处于高温多湿气候。由于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腐殖质经过长期积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较适宜珍贵树种生长。

2.3 人文条件

勐腊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世居民族主要有傣族、哈尼族和瑶族等。长期以来,各民族具有种植珍贵树种的习俗,尤其是傣族,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等空地,种植薪炭林树种(铁刀木)或其他珍贵树种。根据勐腊县2016年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全县人工种植的薪炭林面积为 9 533.33 hm2。傣族群众种植珍贵树种的历史悠久,如经营铁刀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针对铁刀木萌芽力强、木材热值高的特点,采用头木作业,4~5年截干采收1次,生产薪材,下部主干及树根心材材质坚硬细密、强度高、耐虫蛀,用于制作家具等。根据实地调查,勐腊县关累镇曼勐村旁种植的1株大果紫檀已上百年,胸径达80 cm余,树高约30 m;勐满镇曼列村旁种植的2株缅茄,胸径达90 cm余,树高约35 m。

2.4 政策支持

为加快勐腊县“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的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曾组织相关人员到海南乐东县、广东肇庆市和顺德市考察学习,学习借鉴珍贵用材林的发展模式、苗木培育、造林措施、管理方法等先进经验。2013年以来,县政府每年筹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珍贵树种苗木,无偿提供给全县广大农户种植,按照“谁种谁有,谁种谁受益”的原则,以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全县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2013—2018年,全县共投入珍贵用材林建设资金 8 464.0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3 839.37 万元,社会资金 4 624.66 万元)。

3 存在问题

3.1 土地问题

多年来,勐腊县一直在发展橡胶和茶叶2个传统产业。集中连片的土地大多已经种植橡胶和茶叶,特别是低海拔(800 m以下)地区,基本上为橡胶林,制约着低海拔地区珍贵用材树种的发展。由于外引树种大多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所以高海拔地区只适宜发展西南桦等乡土珍贵用材树种。

3.2 技术问题

在珍贵用材林发展过程中,种苗培育、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等工作较为重要。目前,勐腊县缺乏珍贵用材林专供苗圃,苗木品质参差不齐,当地生产和县外调入的苗木未进行检验检疫就直接上山造林。负责造林技术指导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未能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引导广大林农发展珍贵用材林。

3.3 投资与收益

发展珍贵用材林是一项长期性投入的产业。由于投资周期长,且投入大、回收慢,一般在30年左右才具有收获价值,在林木生长期内难以获取经济收益,以致影响林农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目前部分林农种植的珍贵用材林由于缺乏管理,长势较差,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部分林农对政府无偿提供的苗木不够重视,领取种苗后随意摆放和随意种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林分质量差。

3.4 政策问题

缺乏种苗管理机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经营的苗木种类繁杂,没有制定苗木生产标准,盲目性大,市场混乱。缺乏产业监管机构,珍贵用材树种苗木无偿提供给农户后,未安排专人进行后期的跟踪检查,导致苗木损耗大,成活率低,长势差。

4 发展对策

4.1 宣传示范

除了铁刀木等传统经营的珍贵用材树种,许多外来珍贵树种以及新近驯化的乡土珍贵树种尚未得到广大农户的充分认识,加之珍贵树种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目前处在起步阶段,林农总抱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以及“前人栽树,后人享福”的观念,因此,加大对珍贵树种产业的宣传尤为重要。应通过宣传让全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珍贵树种产业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宣传手段主要有:①珍贵用材林办理林权证(林木权证)后便可进行转让或抵押贷款,即活立木交易;②组织林农参观目前已成林、成材的珍贵用材林试验示范基地,从理性认识转为感性认识;③对沿海省份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的珍贵用材树种进行宣传、讲解,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珍贵用材树种的经济价值。

4.2 技术培训与政策扶持

种苗质量、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等对发展珍贵树种产业十分重要。①勐腊县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种苗繁育、种植和经营技术水平;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组)进行珍贵用材林种植和经营技术培训,广泛提高林农的栽培和经营技术水平;③通过树种遗传改良和定向集约经营,加快林木生长速度,缩短培育周期[4];④每年需安排专项基金,为全县农户无偿提供珍贵树种苗木,以提高广大农户的积极性;⑤及时组建种苗检验检疫和管理机构,严格把关种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加强后续监管,保证珍贵树种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3 复合经营

珍贵树种产业由于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为了使种植户早日有收益、回收成本,需探索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经营模式。根据勐腊县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鼓励种植户采取树种混交、林农间作、林下种植、养殖的措施进行经营,如:珍贵用材树种与澳洲坚果(MacadamiaternifoliaF.Muell.)、柚子(Citrusmaxima(Burm.)Merr.)等经济林木混交;林下种植茶叶(Camelliasinensis(L.)O.Ktze.)、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等经济作物或者林下养殖家禽类动物等模式,使珍贵用材林基地早日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可采取种植、养殖、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以及森林康养方式发展珍贵用材林基地[1]。

4.4 推广机制

为提高林农种植珍贵树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建设步伐,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可结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同步实施,给予造林户一定的资金补助,使珍贵树种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根据勐腊县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林业政策,目前实施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有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低效林改造项目及“全国珍贵用材林储备基地”项目等,可将部分生态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地安排给林农和其他种植户实施。同时,将发展珍贵树种纳入城镇绿化、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5]。另外,可采取出让国有荒山或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引进企业和资金,以宜林荒山造林、生态茶园套种、低效林改造和高海拔区域实行退胶替种等形式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真正实现珍贵树种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猜你喜欢

勐腊县用材用材林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造林绿化用材、观赏树种适应性研究
罗山县淮河流域速生杨用材林林分蓄积动态研究
如何搞好用材林采伐设计外业调查工作
云南边境地区交通路网格局变化下的旅游空间效应
望天树空中走廊的建设及其在科研和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初探
压花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