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阅读策略研究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2020-03-01吴杰梅
吴杰梅
(四川省成都蒙彼利埃小学 四川成都 610000)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一共有六个阅读要求,具体梳理如下:
单元 阅读要求第一单元民风民俗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第二单元外国名著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第三单元习作单元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第四单元志向与心愿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五单元科学精神 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
下面,我以第一单元为例,研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阅读策略。要实现这一阅读要求,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借助文章脉络,分清内容主次;品读详写部分,探究写作方法;对比详略安排,体会表达效果。
一、利用思维导图 梳理文章脉络
流程图、树状图、括号图、表格都能帮助我们很好地梳理文章脉络。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借助表格,以时间为序,找到关键词语,梳理出老北京人在春节的活动,文章脉络一目了然。
同样,课文《腊八粥》,借助树状图,理清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爱粥”“等粥”“喝粥”三个部分。等粥过程中又具体写了四个画面,梳理之后,文章脉络一清二楚。
二、借助文章脉络 分清内容主次
有了清楚的结构梳理,就比较容易发现内容的详略了。
继续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观察表格中标红部分,不难发现,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几天,其他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
《腊八粥》一文的表格就更清楚了,“等粥”环节着墨最多,从第2自然段写到了第17自然段,自然是详写,而“爱粥”和“喝粥”就略写了。
由此可见,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详写部分。文章中着墨多,字数多的地方也是详写部分。总之,内容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主题决定的。
三、品读详写部分 探究写作方法
品读详写部分的字、词、句,探究写法是难点。
方法一:抓重点 找特点
以“腊初八”的两段文字为例:
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风俗的?作者重点描绘“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两个习俗。抓重点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再聚焦重点词语:三个“各种”,由此找到腊八粥的特点——食材种类多。此外,这里还有个重点句“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作者老舍把腊八粥比作了小型农业展览会。展览会上的东西该是多么丰富呀!这个比喻句既写出了劳动的收获,还表达了作者丰收的喜悦。
泡腊八蒜部分,我们一定会关注到这两个重点词语“色如翡翠、色味双美”。作者用这两个词写出了腊八蒜色美、味美的特点。同时,人们在这一天的喜悦心情也跃然纸上。
引导孩子批注的过程,就应该先圈画出重点句子,聚焦重点词语,从而批注得出腊八的风俗特点。这样的思考批注过程,就是“抓重点,找特点”。
方法二:抓细节 品人物
《腊八粥》详写“等粥“部分,就需要我们关注八儿的动作、心理、语言这些细节,关注修辞、标点及构段方式等,以此品析八儿这个人物形象。
四、对比详略安排 体会表达效果
详略安排有何好处?
《北京的春节》详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表现了北京春节的独特习俗,突出了北京春节的别样热闹。《腊八粥》聚焦八儿等粥的言行举止,让人与粥相互映衬,描绘了独特的腊八风情。
文章主题一旦选定,材料的详略安排就必须为主题服务,这样才能让中心更突出,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相信,按照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借助文章脉络,分清内容主次;品读详写部分,探究写作方法;对比详略安排,体会表达效果的四个方法步骤,一定能体会出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