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老年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3-01麻丽芳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胆囊炎腹腔镜发生率

麻丽芳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胆囊炎为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化学性因素影响而诱发此病。在临床中,胆囊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而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来说,因年龄偏高,身体各器官机能处于衰退阶段,所以从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角度考虑,及时采取有效方法医治非常关键[1]。此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针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本次将我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疼痛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老年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 例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跨度为61~80岁,平均为(72.8±1.1)岁;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0例、冠心病8例、慢阻肺7例、其他5例。对照组30 例中,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龄跨度为62 ~80 岁,平均为(72.9±1.0)岁;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0 例、冠心病7 例、慢阻肺8 例、其他5 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基于围手术期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围手术期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疼痛知识宣教。术前1d,相关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共同对患者普及疼痛相关知识,即手术可能造成的疼痛症状、在围手术期需注意的基本事项等,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心理顾虑。

(2)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比如,针对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进行疼痛知识宣教,然后指导患者术前晚服适量的神经安定药物,降血压药物则不需要停用,按照平时规律服用即可;手术过程中使患者维持循环系统稳定;术后则需加强镇痛干预,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血压的变化,协助患者基于深麻醉下吸痰;基于气管插管之前给予少量的利多卡因,待肌松药代谢完全,患者清醒之后及时拔管,避免拔管对患者血压造成的刺激。针对合并高血压患者,基于拔管前给予适量的艾司洛尔;并使患者维持吸氧,避免二氧化碳蓄积的发生;及时做好对患者的血气分析,合理控制输液速度;术后充分镇痛干预。针对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前需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干预;术中安抚患者心理情绪,指导患者正确呼吸,保持良好心态;术后充分吸痰,加强患者血气分析,待肌松药完全代谢之后,患者全麻清醒之后,即刻拔管,减轻延迟拔管造成患者疼痛。此外,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则需评估患者适应征,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达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

(3)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易发生胆漏、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切口感染以及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需加强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加强切口部位防护,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协助患者促排痰,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等,必要时加强导尿干预,从而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包括:①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②平均排气时间;③平均排便时间。

(2)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护理后的术后1d、3d、7d分别进行评分,0~10分,0分代表无痛,10 分代表剧痛;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症状越轻[2-3]。

(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排气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h)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h)

组别 n 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 平均排气时间 平均排便时间观察组 30 9.40±2.01 24.38±4.80 44.27±7.19对照组 30 12.48±3.11 30.90±5.16 53.98±7.20 t-5.283 6.289 10.285 P-<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前及术后各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疼痛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的疼痛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及术后各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及术后各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7d观察组 30 5.89±1.23 3.00±0.91 2.51±0.45 1.76±0.81对照组 30 5.88±1.25 3.97±1.20 3.01±0.87 2.75±0.92 t- 1.276 5.358 5.129 5.126 P-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χ2=11.28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炎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有必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从而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4]。

本次重点提到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法,主要以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为依据,基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症状。此外,考虑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控制,还有必要配合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本次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d、3d、7d 疼痛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研究结果说明,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5]。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因此,具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胆囊炎腹腔镜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