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对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填充质量的影响

2020-03-01郑梦魏娜邱桥丽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根管全程精细化

郑梦 魏娜 邱桥丽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广东 广州 51028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方式转变,出现牙齿龋坏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且随着病情进展,可渐渐发展为根尖周围病变或慢性牙髓炎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口腔环境。目前临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主要手段即根管治疗,可通过清除患者根管内大部分感染物,进行根管填充,加快患者根尖周病痊愈速度[1]。但大部分患者在根管治疗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和恐惧感,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是一种通过护士和医生密切配合,医护双手同时进行操作,增加患者治疗安全感的护理模式,利于提高根管治疗效率和填充质量。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对根管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及填充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显微根管治疗术的145 例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四手操作护理的70 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的75 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中男42 例,女33 例;年龄24 ~52 岁,平均年龄(38.38±4.21)岁;治疗类型:慢性牙髓炎39 例,慢性根尖周炎36 例。对照组中男40 例,女30 例;年龄25 ~55 岁,平均年龄(38.27±4.19)岁;治疗类型:慢性牙髓炎37 例,慢性根尖周炎33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X 线片等检查确诊为需接受根管治疗术者;②均为第1 次进行根管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患严重精神疾病,存在交流、沟通等障碍;②中途因故退出研究者;③存在传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进行常规四手操作护理,护理人员将手术所需材料、器械、终末用物等提前备好,术中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开髓、测量根管长度、根管消毒、根管填充等操作。

1.3.2 观察组 进行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时早期和患者接触,并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以缓解患者进入相对陌生环境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帮助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信任护患关系;术前将患者带入诊室坐在牙椅上,向其简单介绍诊室环境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食物过敏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做好信息采集,而后耐心为其说明手术流程、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做好无菌操作,并在患者面前将1 次性吸引器头安装好,调节好座椅高度,漱口水位置等;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增加交流次数,打消其紧张感。②术中护理:术中采用1 名专业主治医师及1 名经过四手操作培训的护士进行,术中注意将器械适时递交医生,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内多余水分,并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前将下步操作告知患者,若患者出现紧张,则及时向其解释说明,减轻紧张心理,以缩短术中停顿时间。③术后护理:将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感情况向患者详细说明,有不适症状随时咨询或来院复诊。

1.4 评价指标

①术后12h 及术后48h,分别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2]评分评估,评分范围为0 ~10 分,分值越低,代表疼痛感越轻。②术后,比较两组填充质量,评价标准:优良:根管充填致密,X 线片显示影像无气泡或间隙,0mm ≤填充物和牙根尖距离≤2mm,无残留死腔;一般:根管填充不致密,X 线片显示填充物和牙根尖距离>2mm。③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程度

观察组术后12h 及术后48h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后12h 术后48h观察组 75 1.85±1.21 1.36±1.19对照组 70 2.96±1.57 2.48±1.42 t-4.787 5.160 P-<0.001 <0.001

2.2 填充质量

观察组填充质量优良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填充质量比较比[n(%)]

2.3 手术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7.28±1.75)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3.16±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3,P<0.001)。

3.讨论

随着技术和材料飞速发展,根管治疗术在根尖周围病变、慢性牙髓炎等疾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化学和机械方法将患者根管内部分缝污染物有效清除,并再清除后及时进行根管填充,能够预防根尖周病变再次发生[3-4]。四手操作技术因要求护士和医生默契配合,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在根管治疗术中得到广泛应用[5]。大部分患者因缺乏对根管治疗术的了解而产生焦虑感,且在术中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手术进行,而常规四手操作护理中往往只重视医护之间配合默契,往往忽略了患者情绪,不利于疾病预后,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手术治疗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是一种通过护士和医生密切配合,医护双手同时进行操作,增加患者治疗安全感的护理模式,有助于为患者营造轻松愉悦治疗氛围,提高根管治疗效率和填充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2h 及术后48hVAS 评分较低,填充质量优良率较高,提示根管治疗患者采用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填充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分析其原因在于,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中,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初期积极主动和其进行沟通交流,利于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便于护理人员采集患者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能够增加手术成功率。护理人员在术前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流程、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既增加了相互之间交流次数,利于维护良好护患关系,也给患者做好术前心理铺垫,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四手操作护理中护士熟悉每一个操作步骤所需器械,并能及时、准确传递给医生,能够给患者带来一定安全感,减少术中停顿时间[6]。同时,护理人员在术中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在其出现紧张时,向其详细说明,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并提前将下步操作告知患者,能够转移患者对疼痛注意力,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进行手术,利于医生在术中集中精力,促进手术顺利完成[7-8]。此外,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就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耐心说明,利于减少术后牙齿折裂等不良反应发生,利于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根管治疗患者采用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填充质量,缩短手术时间。

猜你喜欢

根管全程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Design Method of Equipment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