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站学习:基于四大学习样态的项目实施升级

2020-03-01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朱雅萍

小学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站点学校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朱雅萍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固定,听讲、练习、听讲、练习,周而复始。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最大的缺陷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建构,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不力。我们试图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学习方式,弥补这一不足。尝试采用相对独立又系统的项目学习方式,“场景切入、五步探究、循环任务、层进学习”四大学习站的项目实施愈加环环相扣。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学习内容走向学习方法,走向思维发展、知识方法融合……为了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全学科”学习,从平面的书本走向立体的社会,从2015年9月开始,我校实施每学期一周的“渔之韵”项目学习。这一周,语数英科体美音品等原先课程表上的课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奇妙的蛋”“有趣的水”“运河访桥”“学校设计师”等“渔之韵”项目学习,试图将项目学习从目标、内容、方法等几个方面形成独特做法,探索符合小学生成长规律的项目学习。

一、场景切入

“渔之韵”项目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开展的探究学习。知识蕴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创设情景,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知识积极探索,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实问题成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把核心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高投入的实践探索,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深层次理解。

德国的德累斯顿蒙台梭利学校是我校交往了10年的友好学校,每一次双方的互访交流都由老师们精心安排,学生参与。我们尝试将此作为三年级“渔之韵”项目学习《旅行达人》的问题提出:一是德国小朋友今年下半年来我校访问,请你设计一个西湖一日游线路,二是明年下半年我们要去德国研学访问了,请你做好出访准备。

围绕第一个任务,学生查找资料,熟悉西湖景点,小队亲子实地游考察景点。小组合作设计“杭州一日游”方案,方案竞选,选出每个班级的最佳方案,共同完善班级方案,在年级组宣讲方案,现场投票产生年级最佳方案。全年级同学出发前往选定的景点游览,整理出一日游的方案和注意事项,留待德国小朋友来校时担任小导游伴游时试用。

围绕第二个任务,学生梳理了以下四个要点:一是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气象情况;二是整理需要携带的物品,学习打包行李;三是学习出行过程中的各项礼仪,知道禁忌;四是准备并制作“伴手礼”,懂得“伴手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一项一项去实践完成,期间查阅资料,学习礼仪知识,制作伴手礼,得到了老师、家长、场馆专业人员的具体指导,非常有成就感。

以二年级《当家小孩》为例,该项目学习解决的真实场景:以“在露营时,我们要准备哪些物品以及生活技能”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将讨论结果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将学生将要面临的生活实际问题衍生为项目学习的内容。

二、五步探究

五步探究分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制作作品、测试效果、反思改进/重新设计五步(如图1):

第一步: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情境提出各种问题,教师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第二步:设计方案,教师给出设计必须遵守的条件,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自主设计;第三步:制作作品,作品须由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完成对应的任务;第四步:测试效果;第五步:反思改进/重新设计。

学生通过五步探究,尝试解决真实的问题,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学习方法,强调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从而自我改进。

三、循环任务

“循环任务”,即通过站点轮换来完成某个任务,让每个学生尝试所有的活动,并都有机会提升不同活动的能力。在传统课堂中,都是让某些学生演示完成每一个活动,只有少数人参与,而其他人只能观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方法有效性不强。如果利用“循环任务”学习站,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站点做不同的活动,也可以帮助更多学生提升能力。

“循环任务”学习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与之相关的2-4个不同站点任务,这几个站点为平行任务,但是在内容、形式和导向性上都有所不同。教师会选择其中一个需要教师特别辅导的站点作为“教师引导站点”,教师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助这个站点的学生进行学习,而其他站点的学生会根据该站点的学习任务单上的要求进行或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如,三年级“运河访桥”中的“运河探遗”,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京杭大运河的盛衰历史变化,探讨申遗成功后的大运河如何发展“后运河时代”。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目的相关的4个不同的站点,分别以不同的颜色作为区分,分为绿色———工程师思维站点,蓝色——挑战站点,橙色——阅读站点,黄色——写作站点,教师在开始循环站点任务之前,给每位学生安排不同的颜色顺序,让学生知道自己依次要去的站点的顺序。当循环站点任务开始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第一个颜色去第一个站点,根据该站点的学习任务单进行学习,时间到后,教师会发出“站点关闭”的指令,所有学生要离开第一个学习站点,去自己第二个颜色的站点,进行第二个站点的学习,依次完成所有4个站点的学习后,学生回到原有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四、层进学习

层进学习,又称层进式结构。是一种由远到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深入,犹如剥笋,故又称剥笋式结构。运用这种方法,要能够“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就是要不断深入、不断展开。“出得来”,是“剥”到一定深度,主题跃然而出。具体如图2:

以六年级《学校设计师》为例,主任务是“设计未来学校”。基于对未来学校的畅想,每个人畅所欲言——有谈到教学楼的改造,想在历史教学楼结合北京四合院的构造,让同学们体验到历史的气息;有说到想通过一个穹顶,将多功能楼、艺术教室、阶梯教室或者操场连接在一起,平时各个区域的学生各自活动,互不干扰,但是在学校活动中,如运动会、大型活动时,这些地方就变成连通的空间,阶梯教室的折门会收起,与户外空间相连,会有其他的扩展。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很新颖,让我们在听觉中身临其境,使我们觉得未来触手可及。在学生的创意之下,这些学校造型各异:有方有圆,有长有扁的、有多规则组合的立体造型。

邀请大学建筑系教授为孩子们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教授以未来学校的模型制作为主题,并分成4个小主题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上课。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各种设计知识;用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的设计想象力;用演示的方法教会孩子们怎样绘制设计图;最后以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引出未来学校应具备的几个方面的空间。这样的学习信息量非常大,点燃了学生心中创造的火苗。带着设想和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去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考察,学校建筑中自然与环境相融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设计未来学校的灵感。

猜你喜欢

站点学校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初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怕被人认出
学校推介
先进站点应与落后站点开展结对帮扶
设计之味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