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轻中度高血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观察分析
2020-03-01熊钰张凯明通讯作者吴春贤郭春秀刘佳慧
熊钰 张凯明(通讯作者) 吴春贤 郭春秀 刘佳慧
(解放军921 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以收缩压或舒张压明显增高为表现特征,且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及器质性伤害[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效果显著持久。为进一步观察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择取了18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2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 例。对照组男性41 例,女性49 例;年龄60 ~82 岁,平均(72.12±5.52)岁;病程0.5 ~9 年,平均(4.98±2.24)年。观察组男性43 例,女性47 例;年龄61 ~82 岁,平均(72.19±5.58)岁;病程0.6~10 年,平均(5.03±2.33)年。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接纳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 年版)内关于轻中度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自愿配合研究各环节。剔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②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治疗依从性不高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之初接受饮食(清淡饮食,低钠、低脂饮食摄入)、运动、生活(戒烟戒酒、作息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10mg 盐酸咪达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30733)进行治疗,每日服用1 次,服用方式为口服,连续治疗1 个月后进行血压水平检测,若尚未达到正常范围,则可增加药物剂量至20mg/d。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1.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123151)进行治疗,每日服用1 次,服用方式为口服,连续服用1 周后若血压水平未达标,则可增加药物剂量为2.5mg/d,并在之后治疗期间依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服药剂量,但最高每日服用量不得超出5mg。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与评估指标
1.3.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可分为无效、有效与显效三种等级,其中无效指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水平未达到正常水平,甚至比治疗前更高;有效指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舒张压下降幅度低于10mmHg 但在正常范围,或是舒张压下降幅度为10-19mmHg,或是收缩压下降幅度高于30mmHg;显效指患者经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高于10mmHg 但在正常范围,或是舒张压未恢复正常水平但下降幅度高于20mmHg[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的例数+显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3.2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心率对比 血压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2 项。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包括面红、干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脚踝轻度水肿5 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输入数据库并经由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血压水平和心率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并行卡方检验,P<0.05 为两组资料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和心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期间发现,90 例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10.00%)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有4 例(4.44%)出现面红症状,有4 例(4.44%)出现干咳症状,有2 例(2.22%)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还有1 例(1.11%)出现脚踝轻度水肿症状,总共有2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2%;90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8 例(8.89%)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有4 例(4.44%)出现面红症状,有2 例(2.22%)出现干咳症状,还有1 例(1.11%)出现脚踝轻度水肿,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总共有1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887,P=0.346)。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心率(±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心率(±s)
组名 n 时间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心率(次/min)对照组 90 治疗前 97.15±6.32 159.88±9.74 78.61±5.51治疗后 85.62±5.46 122.32±6.54 78.06±6.01观察组 90 治疗前 96.68±6.13 159.62±9.57 78.69±5.98治疗后 80.03±4.41 119.03±5.45 77.92±5.87 t治疗前 0.350 0.125 0.065治疗后 5.223 2.534 0.114 P治疗前 0.727 0.901 0.949治疗后 0.001 0.013 0.909
3.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与遗传、精神、环境、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3]。虽然大多数患者均为轻中度高血压,其血压水平与年龄基本呈正比关系,增幅并不明显,但如果患者未能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其高血压等级将会逐步发展为重度,从而对靶器官造成慢性损伤,诱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自身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4]。
当前临床多使用药物进行血压控制,但市场上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各不一致,需要进行合理选择。由本文研究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更低,提示我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作为第三代的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可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从而达到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其供氧量,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生率,此外,该药服用方便,口服便可达到60%~90%的生物利用率,且不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5]。
综上所述,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安全高效,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