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0-03-01任卉王崇恒董鸿智袁东亚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心源性危重球囊

任卉 王崇恒 董鸿智 袁东亚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二科 陕西 咸阳 712000)

心脏病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且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是不良习惯或环境因素等导致,且心脏猝死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严重影响老年人群晚期生活,需引起重视。对于危重心脏病患者,急诊救治十分关键,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临床改善左心功能比较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同时在心脏外科手术后顽固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价值[3]。但是,就目前来看,关于危重心脏病患者治疗中IABP 的应用时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明确IABP 治疗危重心脏病的应用时机及其对疗效的影响,现就收治的70 例患者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70 例危重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IABP 应用时机分为两组,其中早期应用48 例为早期组,而晚期应用22 例为晚期组。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满足危重心脏病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有IABP 应用适应证。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严重肝肾病变或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有严重危象无法置入IABP 者。早期组:男28 例、女20 例;年龄70 ~82 岁,平均(75.6±2.6)岁;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包括Ⅲ级与Ⅳ级分别为17 例、31 例;手术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25 例、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23 例。晚期组:男14 例、女8 例;年龄70 ~84 岁,平均(75.3±2.9)岁;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包括Ⅲ级与Ⅳ级分别为8 例、14 例;手术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12 例、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1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手术类型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安装IABP 前选择药物干预,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剂量不低于10μg/(kg·min),部分患者还可选择去甲肾上腺素处理,剂量不低于0.1μg/(kg·min),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收缩压,控制在90mmHg 以内。早期组患者在急诊室或介入治疗结束后及时予以IABP 处理,而晚期组患者在心功能不全后选择血管活性药物(2 种或以上)治疗12 ~24h,观察无明显效果,选择IABP 治疗。本次研究中所用的IABP 型号为Datascope-95 驱动,球囊选择择根据实际身高、体重指数(BMI)等合理选择,主要有两种型号,包括34、40ml。置入前,予以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引钢丝和鞘管置入,测量导管长度,选择适宜的长度置入,其中球囊导管顶部金属标志物和胸部降主动脉初始对齐,此时定位排胸片。IABP 导管固定完成,对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定时监测,选择肝素5000IU+0.9%氯化钠溶液500ml冲洗管道。结合心率情况合理设置IABP 的反搏频率,若心率不低于120 次/min,设置反搏频率1:2,若心率不超过100 次/min,设置反搏频率1:1。IABP 治疗期间,持续监测有创血压,当血流动力学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合适时,选择不超过0.02μg/(kg·min)的去甲肾上腺素处理。在治疗期间,若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剂量不超过5μg/(kg·min)时,则对反搏频率进行调整,设置为1:2。治疗结束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4h,再次调整反搏频率,控制在1:3。此外,IABP 装置置入期间与置入后,要求护理人员对生命体征严格观察,并且检查有无出血倾向及远端肢体疼痛情况,有任何异常则及时上报,并协助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并发症率、病死率、康复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并发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康复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见表1。

3.讨论

危重心脏病患者病情危急,发展快速,需急诊抢救措施处理,其中手术方案是主要的方案,比如介入术治疗。近几年,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变化研究深入,同时对生物医学工程的了解加深,逐渐将机械辅助治疗措施应用在心脏疾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机械辅助治疗心脏疾病中,IABP 装置比较常用,这种装置是搏动性的气压球囊装置,也是机械辅助急救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5]。不过,对于I A B P 的应用有自身的适应症,其安装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置入前需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10μ g/(k g·m i n)和(或)肾上腺素≥0.1μg/(kg·min),收缩压不超过90mmHg;术前控制左室射血分数<30%,年龄≥70 岁;术后有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脏复苏手术后体外循环脱机难度较大;术前并发严重心功能不全等[6]。对于有IABP 安装标准的患者,可辅助治疗,但是对于其应用时机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并发症率、康复率、病死率比较[n(%)]

本次就收治的70 例危重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IABP应用时机分为两组,其中早期应用为早期组,而晚期应用为晚期组,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并发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康复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IABP 工作原理在于,将其放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肾动脉开口降主动脉,利用导管和体外装置连接,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对主动脉血流造成影响,促进其上下流动,向上逆流血流可促使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灌注压升高70%,从而提高冠脉血流量,促进心肌灌注量提升[7]。收缩期,球囊放气,使得心脏后负荷降低14%~19%,使得心排量明显增加,促进心肌血供,降低前后负荷,最终提升心肌收缩力。同时,该装置对主动脉球囊和心动周期同步放充气与放气,促进冠脉灌注量提升,增强氧气释放,促进心脏负荷减轻,增强心肌氧供,使得心肌氧需求明显下降[8]。此外,IABP 的应用能纠正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泵机障碍所致的心输出量降低现象,还可促进心源性休克缓解,或避免这种休克发生。危重心脏病患者,一旦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十分严重,此时若有IABP 指征,建议尽早应用,避免病情恶化,威胁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危重心脏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宜尽早应用,才能更好地降低患者死亡率。

猜你喜欢

心源性危重球囊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