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01刘慧
刘慧
(泰安市解放军第960 医院泰安院区检验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障碍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引发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发病后典型表现为血糖升高,糖尿病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机体各组织器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意义重大。目前,生化检验技术不断完善,已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临床诊断中,但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仍存在争议[1]。本文旨在探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本院500 例糖尿病患者及500 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均进行生化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500 例糖尿病患者,并与同期体检的500 名健康人群进行对比。观察组中男性264 例、女性236 例,年龄36 ~68 岁,平均(58.38±5.12)岁,病程4 ~18 年,平均(11.38±4.39)年;对照组中男性260 名、女性240 名,年龄37 ~69 岁,平均(58.69±5.61)岁。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糖尿病患者均自愿参与,比较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P>0.05),有可比性。
1.2 选入排除标准
选入标准:观察组中所有参与者均伴有饮水增加、尿量增加、消瘦等表现;所有参与者近期均未饮酒;所有参与者近期未服用胰岛素治疗;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同意[2]。
排除标准:患有免疫学疾病者;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疾病者;严重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者。
1.3 诊断方法
1.3.1 开展常规检验具体方法 参与研究者清晨时采取中段尿液5ml,利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并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确定患者实际血糖水平,若结果为阳性则提示为糖尿病[3]。
1.3.2 生化检验方法 检测空腹血糖方法:开始检验前1d嘱咐患者禁食,但可少量饮水,于清晨采集静脉血液2ml,检测空腹血糖水平。若结果超过7mmol/L 判为阳性;检测糖耐量方法:嘱咐患者正常进食,保持每日摄入糖量小于300g,并告知患者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随后给予葡萄糖水,嘱咐患者3min 内饮进,随后于0.5h、1h、2h、3h 等时间收集静脉血2ml 测定,若餐后2h 血糖水平超过12mmol/L,可能为糖尿病。在此过程中,还需收集尿液进行尿检;检测血脂指标方法:检测总胆固醇时,嘱咐患者空腹12h 采集静脉血2ml,常温下储存40min,若胆固醇水平在4.0 ~6.0mmol/L 间可能为糖尿病,检测甘油三酯水平时,嘱咐患者空腹12h 采集静脉血6ml,常温下储存180min,随后将血清分离进行检验,若甘油三酯水平在0.3~1.8mmol/L 间可能为糖尿病[4]。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检出率间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3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常规检验及生化检验检出率对比
本次选入的500 例糖尿病患者,经常规检验共检出445例,检出率为89.00%;经生化检验共检出486 例,检出率为9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79,P=0.0000)。
2.2 两组经生化检验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生化检验后,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葡萄糖耐量观察组 500 10.31±2.16 12.59±3.28 3.21±1.21 8.92±2.14 14.38±2.37对照组 500 5.99±1.85 6.12±0.76 1.32±0.81 4.91±1.21 9.14±1.82 t-39.9661 38.4182 29.0241 36.4735 39.2109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升,已经发展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两方面,对患者危害较为严重,且糖尿病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着患者正常生活。发生糖尿病后若没有及时诊治,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坏疽,甚至危及生命。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且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糖尿病是临床医务人员重点研究问题[5]。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个类型,即1 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2 型糖尿病及继发型糖尿病,其中1 型及2 型糖尿病属于原发性糖尿病,临床对于此类疾病尚无治愈措施,因此一旦发病,需终身服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此外,糖尿病发病初期,大部分患者不伴有典型临床症状,可在体检或诊断其他疾病时发现自身存在高血糖问题。目前,临床检测糖尿病多通过尿检方式进行,检测原理为血糖水平上升,高于肾脏阀值后会以尿液形式排出,进而可通过尿检确定糖尿病[6]。但结合临床实践可知,尿检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若体内葡萄糖水平升高值未超过肾脏阀值,进行尿检无法诊断糖尿病,可能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此外,尿检结果可能受抗生素等药物影响出现假阳性,导致病情延误,预后质量降低。目前,生化检查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通过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诊断糖尿病。众所周知,人体血液中存在大量葡萄糖,葡萄糖可为机体内各组织细胞提供大量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保障机体内各组织器官正常工作,正常情况下,机体空腹血糖处于3.9 ~6.0mmol/L 间,若超过正常水平机体无法消耗,多余葡萄糖就会转化成糖原累积在肝脏与肌肉内,而肝脏与肌肉存储能力有限,剩余糖分就会变为脂肪,此外,机体内食物完全消耗后,体内肝糖会转为糖原,维持血糖浓度,且在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肝糖完全消耗且无食物补充时,就会分解脂肪为机体提供能量,脂肪内甘油约占10%,甘油可转化成葡萄糖维持机体所需能量。机体出现胰岛素分泌障碍后,无法调节血糖代谢,就会导致体内糖分累积,进而导致血糖浓度及甘油三酯水平增加,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不伴有典型症状,此时可进行耐糖试验确定血糖水平[7]。在生化检验中,血脂检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三酰甘油指标敏感性较好,健康人群三酰甘油指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三酰甘油指标明显提升,提示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尤其糖尿病发病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进一步确诊。结合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检查检出率为89.00%低于生化检查检出率97.20%,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表明生化检查敏感性更佳,可有效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另一组数据表明,经生化检查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葡萄糖耐量等指标与健康人群差异显著,表明空腹血糖可反应机体内葡萄糖水平;餐后2h 血糖可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可有效提升检出率。相较于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具有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准确率显著提升,且检测过程中操作简单,可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