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
2020-03-01梁玉芳
梁玉芳
(晋城市人民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逐步提升,再加上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致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的增加。该疾病属于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主要是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处,由于患者瘢痕部位组织弹性较差,所以再次妊娠过程中会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为了有效改善我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将针对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 例。常规组采用宫腔镜单独治疗方案,患者年龄22 ~39 岁,平均(32.9±1.7)岁;最长停经时间为60d,最短停经时间为45d,均值(50.2±1.6)d;其中包括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分别为13 例、11 例、4 例;入院时经检测血β-HCG 维持在(7112 ~24525)IU/L 之间;实验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瘢痕切除治疗方案,患者年龄22 ~39(32.4±1.6)岁;最长停经时间为60d,最短停经时间为45d,均值(50.0±1.4)d;其中包括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分别为12 例、11 例、5 例;入院时经检测血β-HCG 维持在(7109 ~24530)IU/L 之间;两组患者均经本院经阴道超声或盆腔核磁检查后符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于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监督核准,两组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之间并未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和记录,排除患者的手术禁忌症;针对血β-HCG >10000IU/L,且有胎心搏动的患者在术前注射50mg/m2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20090207),观察患者1 周后血β-HCG 降低程度,如果降低小于15%,则需要继续给予50mg/m2甲氨蝶呤注射;如果降低大于15%,则可以准备实施手术治疗。
1.2.1 宫腔镜单独治疗方案 常规组在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手术在B 超监测下进行,宫颈扩张器将宫颈扩张至9mm 后,将宫腔镜置入宫腔后观察患者的宫腔形态、妊娠囊位置以及宫腔内血管走形等,之后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对妊娠病灶进行切除,如果直观看见出血点,则立即进行定点电凝止血;待所有妊娠组织完全清除后,采用环形电极修整子宫前壁妊娠物着床处的局部凹陷下缘及底部,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宫颈内注射6IU 垂体后叶素[2]。
1.2.2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方案 实验组在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给予全身麻醉,并建立气腹,将压力控制在10 ~15mmHg。术者采用腹腔镜对患者盆腔进行全面的探查,了解盆腔有无粘连,尤其是膀胱与子宫前壁下段的关系,打开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后,助手再次消毒阴道后扩张宫颈至9mm,置宫腔镜,观察宫腔形态、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及周围状态,通过透光试验为腹腔镜切除妊娠病灶提供指引;术者腹腔镜下在子宫下段紫蓝色膨隆处切开,清除妊娠病灶及周围的子宫瘢痕组织,0 号微桥线间断缝合子宫切口,暂停腹腔镜手术,转宫腔镜手术,再次置宫腔镜检查,若子宫下段缝合不完整,腹腔镜下再加固缝合;若缝合完整、表面平坦则取出宫腔镜,腹腔镜下连续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冲洗盆腔,检查盆腔无活动性出血后术毕。
1.3 观察指标
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例数/总例数×100%:参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如果患者治疗后经超声检查显示包块消失或明显减小,术后第1 日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50%,并逐渐降至正常值范围,则表示手术治疗成功;如果患者治疗后经超声检查显示包块未消失,且妊娠物不断增大者,术后第1 日血β-HCG 水平下降<50%,或呈短暂的下降后持续升高,则表示手术治疗失败。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月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血β-HCG 值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分别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耗时较短的一组患者表示手术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
常规组手术失败患者4 例,成功率占比85.71%;实验组手术失败患者0 例,成功率占比100.00%;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实验组>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对比
相比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月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时间较短,血β-HCG 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对比(±s)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d)常规组 28 815±50 36.90±7.20 10.01±1.45 9.8±2.3实验组 28 524±41 25.80±5.10 6.30±0.23 8.2±2.0 t- 23.814 2.708 7.672 2.778 P- 0.000 0.010 0.000 0.008分组 例数 β-HCG 值(IU/L)恢复月经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
3.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剖宫产后子宫内壁瘢痕愈合,肌层缺损,致使子宫肌层至宫腔间形成窦道,导致受精卵再次着床后生长在窦道内或瘢痕缺陷处具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如果患者曾多次行人流手术、患有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也会致使出现子宫瘢痕妊娠的可能。如果不给予及时的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险现象,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3]。
宫腔镜手术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直视下切除病灶,对于突向宫腔的病灶(I 型及部分Ⅱ型)尤为适用,但是该种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担心手术切除病灶过深导致子宫穿孔的风险,而出现病灶切除不完全的状况,而且对于外生型(少部分Ⅱ型及Ⅲ型)患者手术失败率高,术后恢复慢。因此,仍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讨[4-5]。本次实验中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同时以宫腔镜单独治疗为对照,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对比,实验组(100%)>常规组(8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恢复时间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说明,相比单独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更加明显,该术式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瘢痕妊娠病灶,手术成功率高;而且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胚胎着床的位置和大小,在腹腔镜监视下定位,可明确子宫瘢痕的大小、宽度及深度;同时在腹腔镜下可以完整彻底的切除妊娠病灶,并对子宫瘢痕进行修补。不但具有一定的手术安全性,还可以充分保护患者的子宫不受损伤,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后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月经、住院以及阴道流血时间等相关指标和降低血β-HCG 值水平,同时具有微创、安全、术野清晰等手术特点,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