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2020-03-01李亚锋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准确性生化输液

李亚锋

(乐山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四川 乐山 646000)

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生化检验已成为各类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各个科室应用广泛。检验科通过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相关血生化检查,能为患者病情的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1]。但实际临床开展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标本采集不当、标本受污染、检验操作不当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造成临床诊断和治疗发生误判,不仅降低了临床诊治效果,而且容易诱发安全事件,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2]。因此,掌握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制定咳血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提升临床检验质量、确保医疗效果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因素,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采血行血生化检验的2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4 例,女96 例,年龄18 ~87 岁,平均年龄(41.8±15.3)岁,体重45 ~80kg,平均(65.4±9.3)kg;所有患者均在我院 采集血液标本,行相关血生化检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治疗依从性好,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危急重症、精神或意识障碍、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肘静脉血5 ml,其中126 例于晨间空腹状态下采血,另74 例在其他时间采血,200 例分别选取输液同侧采血和异侧采血,标准送检128 例,1h 后送检72 例,正常血液标本147 例,溶血血液标本53 例;将血标本置于玻璃管中,置于抗凝管中备用。所有血液标本均应用专用血液检测仪器设备测定相关生化指标,使用设备号迈瑞BS-20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依据相关仪器及试剂盒的操作流程,均完成2 次完整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3]。在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复验,要求检验人员具备专业性,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检验操作,保障复验结果的准确性[4]。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采血部位考察血糖、钠、AST、UA、ALT、IgM、TG 等血生化指标;对不同采血时间考察TC、TG、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对不同血液标本考察AST、LDH、GLU、CK 等血生化指标;对不同送检时间考察LDH、AST、ALT、CK。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

200 例送检血液标本中,共有31 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占15.50%,其中,送检不及时8 例(4.00%),调配比例不合理4例(2.00%),采集方法不准确19 例(9.50%)。

2.2 不同采血部位的血生化结果比较

输液同侧采血者的GLU、钠、AST 水平显著高于异侧采血者,而ALT、IgM、TG、UA 显著低于异侧采血者(P<0.05),见表1。

2.3 不同采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

表1 不同采血部位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

表1 不同采血部位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

组别 n GLU(mmol/L) 钠(mmol/L) AST(U/L) UA(μmol/L) ALT(U/L) IgM(mg/L) TG(mmol/L)输液同侧采血 200 5.36±1.17 162.48±69.35 47.34±1.27 237.58±2.59 12.23±2.32 1.71±0.38 0.93±0.33输液异侧采血 200 3.97±1.02 138.04±31.67 31.32±2.06 301.24±4.83 18.86±1.75 2.15±0.92 1.74±0.23 t-4.313 5.768 4.937 46.218 4.908 3.719 3.90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上午空腹采血者的TC、GLU 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间,TG 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时间(P<0.05),见表2。

表2 不同采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mmol/L)

表2 不同采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mmol/L)

组别 n GLU TC TG上午空腹采血 126 4.32±0.57 3.96±1.02 1.14±0.13其他时间采血 74 1.96±0.56 1.43±0.35 2.06±0.32 t-4.484 4.315 4.032 P-<0.05 <0.05 <0.05

2.4 不同血液标本的血生化结果比较

正常血液标本的AST、LDH、GLU、CK 水平显著低于溶血血液标本(P<0.05),见表3。

表3 不同血液标本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

表3 不同血液标本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

组别 n AST(U/L) LDH(U/L) GLU(mmol/L) CK(U/L)正常血液标本 147 14.98±1.23 160.24±12.67 2.24±0.21 166.37±12.25溶血血液标本 53 32.89±2.38 179.84±17.31 4.28±0.72 232.93±18.01 t - 5.237 5.698 4.121 6.273 P - <0.05 <0.05 <0.05 <0.05

2.5 不同送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

标准送检者的LDH 水平显著低于1h 后送检者,而AST、ALT、CK 水平显著高于1h 后送检者(P<0.05),见表4。

表4 不同送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U/L)

表4 不同送检时间的血生化结果比较(±s,U/L)

组别 n AST LDH ALT CK标准送检 128 26.74±3.75 201.35±53.82 68.16±19.59 171.63±25.74 1h 后送检 72 18.72±4.67 254.73±65.69 60.31±17.35 143.95±20.69 t - 5.124 5.978 5.231 5.476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血液生化检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验方式,随着血液检验仪器设备以及临床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加,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实际临床中,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标本检验操作不规范、抗凝操作或保存不规范等,均可造成检查结果出现偏差,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及治疗[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采血部位、血液标本、采血时间及送检时间等均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明显影响。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标本采集不规范、送检不及时、采集的血液量与试管内抗凝剂的量未达标准比例[6]。因此,临床在血液生化检验中的各个环节均应严格把关,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及仪器、试剂使用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加强标本采集的规范性,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血液采集技术,选择输液异侧,精准定位血管,确保一次穿刺取血成功[7]。(2)切忌用手挤压采血点,虽能提升采血速度,却容易使血液发生溶血,应选择适宜的采血试管,提升采血速率。(3)选择最佳采血时间,部分血生化项目需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检验人员应嘱患者禁食6 ~12h 方能采血[8]。(4)熟练使用止血带,临床一般选择贵要静脉采血,应根据患者的血管及血流情况,适当延长压迫时间[9]。(5)合理安排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严格按比例采集血液量,避免血液采集过多或过少,以防止溶血现象发生。(6)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应立即送检,以免血液标本停留时间太长而发生凝集现象。(7)完善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管理及检验制度,提升临床检验的规范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10]。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集送检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做到严格操作规范、及时送检、科学保存,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准确性生化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颈枕输液袋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