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01韩雪松

医药前沿 2020年30期
关键词:兰索拉胃肠胃炎

韩雪松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山西 大同 037000)

慢性胃炎(CG)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引发胃脘胀痛、嗳气等症状,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兰索拉唑为治疗该症的常用药,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消除幽门螺杆菌,控制病情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药起效缓慢,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中医疗法有着辨证论治和多靶点有效治疗的独特优势,常用制剂胃苏颗粒,具有疏肝理气、滋阴养胃之功效。基于此,本研究将兰索拉唑与胃苏颗粒联合应用于CG 病患者,旨在探究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于我院就诊的91 例CG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龄39 ~73 岁,平均(47.52±3.25)岁;病程0.5 ~5 年,平均(2.01±0.68)年,疾病类型:浅表性胃炎28 例,萎缩性胃炎12 例,糜烂性胃炎5 例。观察组46 例,男24 例,女22 例;年龄36 ~72 岁,平均(47.39±3.45)岁;病程0.5 ~5 年,平均(1.97±0.73)年,疾病类型:浅表性胃炎27 例,萎缩性胃炎13 例,糜烂性胃炎6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1]内CG 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内肝胃不和症,主要症候:胃脘胀痛,嗳气嘈杂,痛窜两胁,泛酸;次要症候:胀闷不适,气机不畅;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善;③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④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2)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患者;③有认知障碍无法沟通者;④近期内有胃肠相关手术者;⑤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

1.4 方法

两组均行一般治疗:①口服阿莫西林胶囊,3次/d,0.5g/次。②口服克拉霉素片,2 次/d,0.5g/次。连续服用1 周,第2 周仅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

1.4.1 对照组 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1 次/d,30mg/次,疗程为2 周。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温开水冲服胃苏颗粒,3次/d,1 袋/次,疗程为2 周。

1.5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标准[3]评定两组疗效,包括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症候积分下降>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症候积分下降>30%)、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或加重)。主要症状和评分为胃脘胀痛(0 ~3 分)、嗳气(0 ~3 分)、痛窜两胁(0 ~3 分)、情志不畅(0 ~3 分)、神疲乏力(0~3分),以(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头晕、恶心、皮疹、腹泻发生情况。(3)胃黏膜功能:于治疗前、治疗2 周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时静脉血5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相比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恶心、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3 胃黏膜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GAS、PG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GAS 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GⅠ、PGⅡ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胃黏膜功能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胃黏膜功能对比(±s)

注:与治疗前对比,aP <0.05。

时间 组别 n GAS(ng/L) PGⅠ(μg/L) PGⅡ(μg/L)治疗前 对照组 45 134.78±7.36 75.53±7.42 4.61±1.03观察组 46 133.68±8.35 74.54±6.38 4.56±0.96 t 0.666 0.683 0.240 P 0.507 0.496 0.811治疗后 对照组 45 104.87±7.42a 101.85±12.12a 8.69±1.01a观察组 46 91.12±6.03 131.13±15.95 10.74±1.25 t 9.711 9.844 8.594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CG 属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且病情易反复。目前,针对该类患者,西医多采用药物疗法帮助其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可在口服后经血液进入胃壁,在胃壁的强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次磺酰胺衍生物并钝化H+-K+-ATP 酶活性,由此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内PH 值,消除胃粘膜内感染菌,改善胃内环境[4]。但该药生物利用度存在个体差异性,且效果不稳定,因此仍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GAS 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GⅠ、PGⅡ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兰索拉唑同胃苏颗粒联合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胃苏颗粒为中成药,主要由香附、紫苏梗、枳壳等组成。其中香附可疏肝、调中;紫苏梗可理气、宽中、和胃;枳壳可行气、消胀;陈皮可调畅气机、理气健脾;佛手主入肝经,可和胃止痛、止吐消胀;香橼可疏肝理气、行气宽中、消胀祛痰;槟榔可行水化湿、行气消痞;鸡内金可健胃消食、理气益脾。诸药联用,共奏健脾、疏肝、养胃、消胀之功。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附可促进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改善消化,其内三萜类化合物成分还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利于抑制炎症介质分泌,控制病情进展;紫苏梗内提取物紫苏醛对胃部感染菌有抑制作用,能提高胃部蠕动压力,提高胃肠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保护肠黏膜,促进其屏障功能的恢复;枳壳既可增强胃肠收缩力,又可调节平滑肌张力,减弱胃肠蠕动;佛手内佛手醇等成分可明显抑制胃肠道,解除胃肠痉挛,并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道黏膜,缓解患者疼痛;香橼的果皮成分中有可刺激胃肠道的挥发油,调节消化液水平,增强胃动力;槟榔内的槟榔酮等成分能作用于胃肠道,调节体内胃液水平,提高胃动力,改善消化能力;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胃蛋白酶等成分,可提高胃肠消化酶活性,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5]。由于该药药效温和,故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兰索拉唑,可产生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兰索拉唑与胃苏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病,且安全性高,可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兰索拉胃肠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