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策略
2020-02-29周敏
周敏
摘 要:阅读理解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因而必须高度重视阅读理解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解题策略;问题;对策;多措并举
一、阅读题解题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阅读理解题由于题量大、分值重、不易得分,因而学生在面对该类题型时,往往表现出畏难情绪,只要一看到该类题型就头疼,不认真阅读就匆忙答题,导致理解不深入、透彻,答题效果也就自然不理想;还有的学生思维不开阔、缺乏联系上下文考虑的拓展能力,导致答题不完整,甚至答非所问,丢失大分值。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也给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如何提高该类题型的得分率,让学生将“失分惨地”变为“得分高地”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积累与搜集了一些小方法,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多读文章,提炼中心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句话用在阅读理解题型上非常恰当,因为阅读理解题目肯定是根据短文内容出的,所以一定要读通、读透文章,彻底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在答题时才能做到有根有据,答案精准。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下笔答题。
(二)掌握技巧,原文中找(掌握技巧,做好“文中题”和“文外题”)
1.“文中题”
所谓“文中题”就是阅读题答案在文中找得出来,完成这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就看谁的眼睛亮,谁找得准。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也就不再认为阅读题“高不可攀”,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具体来说就是要弄清题意,找到题目中要求的关键词、词或句子所在段落,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分析、综合,组织语言,编写答案。
2.“文外题”。
文外,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只能通过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完成答案的阅读题。例如,关于阅读评价类的题目,评价文章中的角色、进行价值观判断等。
(三)反复读题,审清题目
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答非所问或答不全面。这可是大忌。绝对属于低级错误。为避免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丢分,可以常常告诫孩子们: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每个题目的“题眼”,再有针对性的答题,避免答非所问,出力不讨好。
(四)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孩子空题,有孩子因为在前边的难题上耗时太多导致后面会的题来不及做。要静下心来,按照序号答题,避免空题;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五)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总有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想的是这,写的时候就变了样。所有阅读题全部做完后,要重读全文内容,进行复查。将阅读理解的答案带回原文,检查答题有无偏差,书写有無错误。确保无误之后再做下面的题目。
二、多措并举,各个击破阅读题目
对付阅读理解题,除了教会孩子们应对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老师们也应对阅读题的各种题型做到了然于胸。阅读题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文章,占分比值越来越大的是课外阅读。因此,我们要依托课内这面旗帜,做好课内文章的阅读讲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将课内引向课外,突破阅读这块阵地。
阅读理解反应到试卷中,它一般以这几种题型出现。必有的就是: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这是理解词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词语或联系上文,或联系下文即可理解。这种题目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的是有孩子仅从字面上理解,如“不折不扣”这个词,学生对折与扣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理解成:没有折起来,没有扣上。这完全就是风马牛不及了。正所谓词不离句,我们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总之,只要遵循理解词语的原则:“以文释词,词不离句。从课文来,到课文去。”就没有问题了。
(二)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平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各种方法的训练:
1、概括要素法:适用于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段意综合法:先清理文章脉络,确定这篇文章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然后概括出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接着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并时要对各段大意作修整——删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最后检查。
3、语句摘录法:有些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上有中心句。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成了课文主要内容。注意: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联或精简,最后检查。
3、课题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读懂题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接着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修整,文章的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有意识的经过训练,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就能逐步增强。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许多学生都感到体会句子的含义很难,虽然想动脑筋,但还是不知道怎样去体会。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闯过这个难关,可以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这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其次要让学生掌握体会的方法,其实学生感到体会句子难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怎样去体会。因此,教给学生体会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学中,我们必须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来对待。我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稍作了些探讨,还有许多未尽人意之处与未说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与补充。
参考文献
[1] 苏燕红.阅读理解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J].语文天地,2018(29).
[2] 胡辰瑞.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策略[J].初中生世界,2017(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