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析
2020-02-28陈洪瑞
陈洪瑞
摘要: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促使其逐渐从只依靠财政资金运营逐渐“独立化”,单位收入来源逐渐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教育单位尤其明显。虽然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增加了单位发展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单位也面临着现有管理制度、模式难以覆盖经营全过程,使得单位在运营中出现支出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基于此,本文从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成因分析、解决措施探讨来帮助事业单位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一、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一)概念。财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和资金流动相关的活动开展内部控制,从财务的角度来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旨在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得到贯彻落实,并监督人员行为是否合规。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除了保证单位资金的安全之外,还以国家相关制度规范为依据,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合理配置单位资源、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单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意味着单位所拥有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更加完善,对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更加严格,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单位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等行为,从而提高了单位资产的安全性。而且在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单位发现并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单位保障财务安全、优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单位可以对财务管理中分配于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管,促使各人员各司其职,按规矩办事。其次,财务内部控制也加强了会计行为和经济行为之间的联系,加强互相监督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单位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教育类事业单位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階段,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采购管理中存在未按内控中三家询比价方式采购,难以保证供应商选择过程的合规性、合同价格的合理性。部分单位在内控实施阶段因涉及到众多部门的业务分工,因而还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等现象,不能顺利的推进内部控制的实施。综合来说,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控制环境待改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以及思想认识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招生率。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学校在发展中更侧重于教育方面的发展,而相对忽视内部管理。同时,教育类单位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也更为侧重对学校教育水平的考察,在管理上依旧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单位管理层并未深刻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单位财务管理薄弱、透明度较低,财务管理转型进程缓慢。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受行政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的制约,我国事业单位在建设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主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主,相对未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和经营环境问题,所设立的制度缺乏灵活性,对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定位不够准确,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还未提高到战略高度,制度管理深度和广度都未达到单位实际的需求,部分活动开展缺乏合理的制度约束,增加了工作的随意性,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效果不突出。
(三)岗位职责不明确。以教育领域的事业单位为例,一个教育中心需要负责多个中小高学校以及其他下属单位的财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而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各部门、各岗位必须严格按照其职责推进工作。但由于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上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导致其在业务、职责分工上存在问题,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给人员混岗制造了机会,出现不相容岗位未分离等问题,导致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如同虚设,影响财务管理效率。
(四)财务监督落实不力,风险未得到有效性防范。近年来,随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原本由国家财政负责的学校办学经费也逐渐开始向市场经济下的举债扩展转变,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同时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必然加大,相关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但受思想等的制约,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事业单位各人员缺乏对风险的重视,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改善内控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单位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配置,而良好的控制环境一般包括严谨的财务流程、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单位在优化控制环境时,首先要完善或建立信息交互系统以及内部控制软件,全面推行内部控制实施,涵盖预算编制、支出管理、收入管理等,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信息。其次,加强对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各人员在财务内控思想、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促使其认识到财务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用来指导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活动可以按照规定运行。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上,首先,单位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结合单位自身经营特点和环境,借鉴同类单位优秀的经验来制定出制度大纲。其次,借助监督评价机制来对现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问题成因,再以此为依据修补制度漏洞,不断提高制度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三)明确各岗位权责,落实责任到具体。明确的部门和岗位权责是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首先,单位应以财务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为基础,通过梳理财务流程来明确划分各部门权责。其次,以“谁经手,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为原则,落实责任到具体部门、岗位,确保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落实到具体个人,减少问题解决时间。另外,单位还可以建立岗位相互制衡以及互查机制,各岗位互相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
(四)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单位应在内部加强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加强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对风险防范的重视,认识到管控财务内控风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主要包括衡量风险威胁度和分析成因两部分,单位可以借助绩效评价系统或回归分析等方式,剥离出导致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快速分析出问题出现的成因,为管理人员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提供参考。最后,拓展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的运作基于数据信息,单位应将识别范围拓展到经营全过程的数据信息,以此来提高风险识别效率,确保风险监控的全面性。
四、结束语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实现精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单位现有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还达不到现代化财务管理的需求,单位还要不断改善控制环境,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各岗位权责划分以及风险评估机制等多方面的建设,构建适宜的财务内控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单位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喜兰.论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时代金融,2018(29):260-261.
[2]王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0):51-52.
[3]李燕妮.对如何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8(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