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下乡镇依托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研究

2020-02-28刘睿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2期
关键词:脱贫特色产业

刘睿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政府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打响脱贫攻坚战,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在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中,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适时引进新的经济作物品种,涌现出众多“一村一品”专业村。这使其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重点攻坚乡,变为如今全乡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为怀远县摘贫困县帽子做出重要贡献的乡镇。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徐圩乡发展现状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提出对徐圩乡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产业;脱贫;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品

一、引言

徐圩乡位于怀远县西部,西与蒙城县相接,东邻河溜镇,南临芡河,北与国营农亢农场相连。全乡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是典型的淮北平原农业区。地势平坦略有起伏,海拔高度20.0-23.5米。徐圩乡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带,地处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适宜作物生长,作物生长期为9个月左右。现辖14个村委会,247个村民小组,共有16231户56204人。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四十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土地按照不同位置不同肥力划分成若干小块,“肥瘦搭配”分田到户,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四十多年后,随着水利兴修、土地整治的推进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土地地力差别变小,原有政策的顾虑基本消失。反而,如今零碎化的土地不利于进行机械化耕种,导致人力物力投入高。由此,徐圩乡的“一户一块田”改革开始实施,并促进了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实。基于此发展的“一村一品”特色生态农业,更是推动了徐圩乡的脱贫工作的进展。

二、脱贫发展成绩

(一)“一户一块田”政策

1.发挥了土地资源最大效益

“一户一块田”改革本质上是农民自发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的时机,开展的一场农村土地整理。“一户一块田”实施之前,由于农户的土地呈碎块化,用于分界的田埂多。土地重新规整划分后,大量的田埂得到复垦,有效耕地面积得到增长。根据安徽省测绘院勘测,改革实施后,有效耕地面积增加约2%-4%。截至目前为止,徐圩乡已完成145个村民组的土地整理,合并土地面积达76505亩,占全乡土地确权面积的61.86%左右。

2.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

农耕形式在改革中发生了改变。以往耕种收割的时候,由于地块小而零散,只能人工操作。现今耕地由分散变为集中,便于进行大型农业机械操作,使农户耕种、灌溉、收割等环节的工时大幅度减少,节约劳动时间和劳力2/3左右。同时,物力、财力等投入也明显降低。每年每亩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60元,户均增收1300元。

3.加速了土地流转推进并减少了土地纠纷

在保持家庭承包方式、面积、期限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改革的深入,经营权或承包权便于连片向单个农户集中,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这使农村土地流转更为顺畅,也符合现代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设施化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改革极大地满足了大户流转的愿望,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更为强劲,产业结构调整的意愿变成现实。目前徐圩乡流转土地面积达4.5万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家庭农场101家,比改革前增加了30%以上。

有关研究表明,80%以上的农村矛盾纠纷源于土地。改革前,由于每户耕地的地邻较多,导致摩擦不断;改革后,地邻减少,且每户所有的地块位置清晰,界限明确,纠纷减少90%以上,大幅度减少了社会治安隐患。

(二)“一村一品”特色农业

1.调优了产品结构与生产方式

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步形成了“万亩蔬菜”“万亩梨同”“万亩同林”“万亩良种繁育”“万亩优质糯米”和“生态养殖”基地。农产品着重突出“优质专用”和“特色优势”,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同时,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优化土地资源,推进两条主干道“绿色长廊”建设,以及梨园、殷尚森林村庄、黄同、湾西生态村庄建设。逐步将传统农业提升到农业观光、绿色农庄乡村生态旅游业,以梨同村的“梨花节”为代表,一批以特色村产品开发的活动逐渐成为乡镇品牌活动。

2.调准了产业体系并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梨同“果树”、湾西“莲藕”、褚湖“苗圃”、白湖“蔬菜”、陆湖“西瓜”、永红“养殖”、新集“运输”等新产业新业态,扶持燕飞粮贸粮食深加工、永红养殖区的禽蛋再加工等,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同时,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农村电商,激活农产品供销市场,促进三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入跟进,打破适度规模经营的瓶颈,一批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个领域的特色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迅速崛起,为乡镇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迈进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三、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领导,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挥“政策指导”和“组织指导”两方面的保障作用,成立专项工作指导组,及时为有意向合并田块的村民小组提供政策咨询支持,规范操作流程,不断完善组织领导工作。充分考虑群众的想法,深度务实谋划,预判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应方案的制定。解决问题时,工作方法灵活多样,以“群众满意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问题合理得以解决就是活方法”为标准,细化措施,因组分户施策。事后总结经验,统一制定改革操作流程,加快了各项工作推进速度。

(二)优化机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互换并地工作推进前,依据现状,科学合理规划生产组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市、县各100元/亩的奖补资金,结合公益事业,进行维护或新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全面推广中,将“田块合并”与“宅田统筹”相结合,预留机动地与农村公益设施规划建设相结合,互换并地工作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相结合,把村民关注的问题、当前工作与将来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此外,深度谋划农村土坟进公墓工程,积极推进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提高文、教、卫、體等方面的民生工程普及率,使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对本乡青年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三)整合资源,为乡村的综合开发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快与龙亢农场融合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申报芡河大桥建造项目,实施“平安徐圩”监控全乡覆盖项目,加快推进“水、路、气、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整合美丽乡村、国土整治、农林、水利、交通、科技等涉农项目,优先建设改革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形成了一批高质量、高标准农田。全面实施“水利贯通工程”和“道路畅通工程”,逐步把全乡12.3万亩耕地改造成高产、高效、抗灾的优质农田。

(四)苦练内功,促成乡村干部群众的自我教育与思想观念转变

在“一户一块田”推广过程中,处置好宅基地、“三边四荒”地、五保户承包地、外出农户返乡要地四个相对集中的问题。提倡实行“宅田统筹”处置办法,过去开荒多出土地依法收归集体,五保户用地在去世后收归集体,外出务工返乡要地纠纷通过双方协商或依法仲裁解决。坚持改革依靠农民,发展惠及农民,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只指导不包办,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的要求,“试点先行,群众自愿,逐步实施”,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引导群众通过自愿协商逐步推行,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式的强行推进。遵照“1%>99%”的不等式,充分尊重每一户群众的意愿,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四、问题和不足

(一)部分农户换地后权益缺乏保障

部分农户承包地靠近街道、主干道、美丽乡村规划区,土地增值空间大;或是原有土地位置交通便利、地势较好;或是土地上有自主投资建设的设施,如蔬菜大棚、禽兽舍、机井等。这些农户担心重新分配的土地条件不理想,致使其利益受损,对改革抱有疑虑。

(二)部分农户的观念相对落后

个别农户认为自家地里有祖坟,风水好,迷信思想嚴重。担心互换并立后祖坟在自家地里失风水。年龄大的村民思想过于保守,对自己承包的土地情节过重,不愿改变现状。

(三)经费短缺

徐圩乡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缺乏投资吸引力;此外,县、乡对试点工作经费保障方面有待加强。

(四)改革的配套制度仍需健全

改革试点基本上都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后推进的,如个别农户按照原先颁证进行司法维权,乡村干部缺少应对指导方法,或导致改革推进困难。

五、几点建议

(一)深入广泛宣传

乡村干部多深入到组、与农户座谈交流,定期召开村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常展开讨论,吃透相关法律和政策精神,找准问题关键,及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二)制订科学、合理、周密可行的方案

这是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步骤。制定的方案要切和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农民创新的精神,做到思路群众出、意见群众提、工作群众做、办法群众想,确保方案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手段

采取乡村干部做群众之间做、亲朋好友做、反反复复做,多种方式耐心和细心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此外,适当采用农民舆论压力、村民集体申请仲裁、诉讼、集体评估协商等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善于利用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坚持群众的事自己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只要群众没有意见就是好方法,只要问题合法有效解决就是活办法。

(四)坚持试点推动

坚持“群众自愿、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原则,认真总结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取得的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让群众看到改革成效,享受到改革红利,示范引领周边存有顾虑的群众。

(五)加大对改革的支持与投入

要明确赋予乡村两级政府对个别农户寻找借口,有意阻挠或恶意捣乱者调节仲裁、依法诉讼的权利和责任,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支持基层规范操作,促进改革稳步推进。实行政策后,欲充分发挥土地集中连片的规模优势,需上级将政策、资金、项目整合,加大对农业进一步治理,拓展改革成效,促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为推广改革,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需要专项资金支持。

(六)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对接

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农村电商,激活农产品供销市场,促进三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脱贫攻坚战下乡镇依托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为例”(201910378157)的阶段性成果,南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参考文献:

[1]韩永廷.蚌埠“一户一块田”发展模式研究[J]理论建设,2018,No.174(02):32-37.

[2]孙振.给力的合并希望的田野——安徽怀远县“一块田”改革调查[J]决策探索,2018(9):77-79. [3]邱书钦.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量启示—安徽省怀远县“一户一块田”的实践探索[J]西部论坛,2017(4):30-36.

[4]徐靖.破解承包地“零碎化”瓶颈,一户分一块,小田变大田[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7(01): 17-19.

[5]张永亮,荆涛,陈开曦.发展特色产业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安徽省休宁县山区综合开发调查报告[j]林业经济,2010(9):73-76.

猜你喜欢

脱贫特色产业
基于特色产业新闻宣传的地方发展推动思考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特色产业科普的创新思考与发展研究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巴士在线 “脱贫”记
山村“脱贫”还有多远
宣威特色种植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