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擎破局
2020-02-28成政珉
21CBR——21 成政珉——Z
贸易争端的麻烦不只是中国的,全球也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各国围绕全球化成本及收益展开的争论甚至冲突日益激烈,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在科技领域尤为突出。具体到中国,由于主要增长动力转为内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逐渐下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相对有所增长。
审视中国与世界之间经济联系的演变趋势,技术则成为核心关注点之一。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副院长成政珉( Jeongmin Seong)建议,由于获取技术的环境有明显变化,中国可遵循全球化标准,以加强人才流动等方式寻找全球合作的机会。
21 麦肯锡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区域化属性加强、全球化属性减弱的态势,这种趋势的成因都有哪些?
Z 我们认为,全球化进程在2005年前后已达到拐点。商品产量和贸易量的绝对值都在继续增长,跨境贸易在全球商品产出的占比却在下降,2007-2017年间,出口总额在商品价值链总产出中的占比从28.1%降至22.5%。
全球化正在重大的经历结构性变革,一个重要趋势是,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邻近消费市场的地方开展生产,特别在亚洲地区,将近60%的贸易、资本以及人才流动在区域内发生,主要原因在于:过去10年,新兴市场的全球消费占比增长近50%,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占比持续升高;新兴经济体纷纷完善本土供应链,以降低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依赖。譬如,在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行业,10年前,55%中国制造的产品供出口,如今降为28%。
跨境数据流和新兴技术也在重塑全球价值链。某些情境下,数字平台、物联网、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能使得商品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减缓,推动服务贸易加速发展。据预测,到2025年,新兴市场将消耗全世界近2/3的成品,其中以汽车、建筑材料和机械等产品为主。价值链已开始重新配置,发达经济体曾是全球需求地图中的绝对主导,这一格局已悄然改变。
21 大势之下,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区域经济,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Z 从GDP角度来看,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到2040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亚洲将占全球实际GDP的比重为52%,占全球消费的比重为39%,占全球中产阶级人数的比重为54%。欧洲和美国地区的不确定性加大,人们普遍认为未来亚洲的机会更多,新兴经济体不仅需求在增长,供给也在增长,这使得全球竞争的动态发生改变,可以说,亚洲引领了全球化的新阶段。
作为亚洲的区域性支柱,中国的规模与独特性极为重要。从需求、供应链、资本等角度来看,这里已经成为连接和创新的平台。伴随产业升级,中国正在向价值链上游移动,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全球出口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这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入提供了缺口。过去10年,越南、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特别是纺织品)的出口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5%、8%和7%。作为发达国家的韩国和日本,则从技术创新等方面同中国开展良竞争。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已经成为新兴的劳动密集型出口的制造中心,流入越南的很多资本来自韩国和日本。
21 你们认为,在技术维度,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有所降低,判断依据是什么?
Z 的确如此。中国对世界经济依存度相对下降,技术是其中一个纬度,但绝对值是在增长的,这体现在从规模上看,中国已是技术大国和创新大国。2018年,中国对于研发的支出金额超过290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增长迅速;就全球专利申请数量,中国占据将近50%的比例。
但是,从高壁垒行业的核心技术看,中国依然要融入世界,仍要大量进口,例如半导体和光学设备。事实上,与中国签订技术进口合同的地域集中度非常高,逾一半的海外研发采购金额集中流向三个国家:美国(31%)、日本(21% )、德国(10%)。
例如,国产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电池和动力系统)主要由本土廠商供应,合计约占总成本60%,仍需向国外企业购买关键零部件,比如微控制器。
21 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公司应如何融入到全球?
Z向技术链的上游挺进,中国在投资规模和市场要素方面优势巨大,既拥有充沛的科研资金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如何积极开发和收购核心知识技术,以及设计一套有效系统以保证足够的竞争活力,成为当下的重点。
现实中,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获取关键技术的实践确受到不少阻碍,很多国外领先企业为了防止知识产权泄露,也会对研发中心和制造业务迁往中国的计划持保留意见,中国的技术进口,例如芯片等项目也会受到密切审查,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获取新技术、向价值链上游靠近的速度。
事实上,中国也可以采用创造新一代技术解决方案的方式,整合全球资源,遵循全球化标准,寻找全球合作的潜在机遇,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研发中心等设置以及推进技术人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
21 新的贸易格局下,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应如何应对?
Z如今,在很多消费领域,中国已与世界高度融合且未来还有更大发展空间,跨国企业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渗透率,已远高于在美的渗透率,也面临本土企业的强劲竞争。在我们研究的30个消费品类中,外国品牌在11个品类的份额在下降。
跨国企业若想全球领先,他们必须重新定义“中国战略”,思考中国市场对其意味着什么?是庞大的消费市场还是全球研发的基地?从供应链角度看,仅仅劳动力套利的市场还是开展价值链升级的中心?其次,加大本土化力度,努力成为“中国企业”,强化运营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提高决策速度,强化风险管控力;最后,要采取更多细分市场策略,制定更为详细的计划重塑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