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旅游经济

2020-02-28史娟娟

经济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景点一带一带一路

●史娟娟

一、“一带一路”的缘起与现状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经济圈在国内有特定的范围。陆上经济圈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重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 个省和直辖市。海上经济圈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5 个省和直辖市。可以看出,国内经济圈的规划既涉及到发达的经济区域,也涵盖了相对不够发达的经济地区,体现出了从根本上遵循“一带一路”的地理意义。“一带一路”上涉及到的国外61 个国家,则体现出了各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

“一带一路”是为了谋求共同发展,追求一种国家内部乃至其它国家地区的“共赢”,但是一带一路的目的曾被一些国家所质疑(胡必亮),质疑是我国想一味地谋取私利而让其它国家受损。我国虽然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应,但是也可以考虑在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团结两条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普及一下相应的历史,展示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有时对某些国家是常识性的知识,对其它国家却是毫不知情的空白。

(二)“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一提到丝绸之路,一般地会认为是指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9 世纪被德国地质学家简称为“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祖先们开辟的这两条商道,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留下了痕迹的,就好比做过同学的朋友,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印记,是当前重新建立发展“一带一路”关系的良好基础。在旅游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内还国外,丝路涉及的地区都愿意提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有着“已被重视”的心理诉求。而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应该也考虑设立特定该地方的展示地点,展示以往丝绸之路的痕迹或证据,不仅可以普及该国家或地区当地居民的常识,也可以为地方旅游提供一个新的兴趣点,向世界展示和普及祖先们辉煌的历史。

(三)“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构想: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直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才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建立了专门的网站(中国“一带一路”网),成立了专门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各类研究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及大量研究课题,与“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及媒体沟通了重建丝绸之路的构想等等,可以看出,“一带一路”的设计与规划是在全方位稳步前行的。而“一带一路”线路上没有提及的地方则相对有点冷感,可以考虑敦促一带一路两条主线上的各个节点不断地带动一下,以各个辐射点为基础,向更大的范围扩散,带动更多的力量,做到群体的共同发展。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一带一路”需要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而这样的关注一般都是以涉及到自己切身的利益为基础的。“一带一路”的主旨是共同发展,既然是共同发展,就不会局限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地区。愿景的达成,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二、当代旅游经济的现状

旅游经济(百度词条)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简要地理解,就是通过旅游而带动的经济发展。

(一)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科技发展、观念解放、政策调整、时间灵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旅游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服务的涵盖与普及,使包括旅游经济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如虎添翼。高铁、公路网等的建设在不断加强时间与空间上的发展辅助。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解放,一年中几个小长假的大批量高峰出游可以看出许多人是有“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一看”的心理诉求的。政策调整也在跟进:有些地区为了鼓励错峰出游及休息,已经出台了岗位角色AB 角等举措。时间上的灵活,给国内新时期的旅游经济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二)旅游经济对目的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外旅游,目前一般都会包括一定的购物环节。只要商品是本地区的特色产品而且质量过关,一般来说购物环节并不会引起游客的太多反感,反而起到了增添旅游情趣的作用,虽然有时有少数人非常反感购物环节,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就是为了去购物而出游的。目前国内、国外的旅游路线及环节的安排与设计基本都照顾到了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

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购物这个表面行为。来自国内或世界各个地区的人们对旅游城市或地区与商品的挑剔或者点评,可以反过来拓宽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面对不断涌入的新鲜人群及其评论,该地区旅游部门的思路拓宽了,可以带动地区其它部门进行相应的学习与运作,也就是使人不断开动脑筋,避免了僵化与陈腐。旁观者清,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或点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国内方面,一般而言,如果某景点是国营的,整体状况多半较好,从设计理念、布局,到配套设施等,都令人感到在许多方面超过民营的景点。这方面,可以考虑给予民营景点一定的扶持。景观的设计与配套,往往需要有高度的审美情趣与知识提炼技能,而人才相对缺乏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恰恰是弱点。

国际方面,不同的国家往往各展所长。有的景点虽然在历史沉淀与文化积累等方面可能赶不上中国,但是由于讲礼貌、重礼仪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景点令人感到舒适、雅致和愉悦(如日本的许多景点)。有的景点虽然在物产质地或多样化等方面可能赶不上中国,但是由于自律相对严格,许多方面给人以安全的信赖感(如没有假币、假药的越南或惩罚到位的新加坡)。有的景点虽然在自然风光等方面可能略逊于中国的某些名优景点,但是由于国家强调整体利益与福利的缘故,使景点与非景点之间有着统一的和谐与融洽感(如加拿大、法国、德国、奥地利)。有的景点可能在各方面都难以有重大突破,但是无论是历史沿革还是通过思索,都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比如“购物天堂”之路。

吸引游客的人气和消费,需要集体的智慧,可以说,大家都在各展所长。不容置疑的是,旅游经济所汇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是一国一地区轻易从其它式难以得到的,拥有良好旅游资源优势的国家与地区,是都了解和应该了解到这一常识的,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类的原则指引下,珍惜自己的宝贵资源。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丝绸之路原本是因丝绸贸易而出现的,在当前,人类文明的进步已使各类贸易更加便捷。那么新时期的“一带一路”除了考虑贸易、投资往来和其它经济、政治往来,还可以多考虑旅游经济能带来的效益与活力。

曾经的“一带一路”有着历史遗留的痕迹,加上沿途各国、各地区的祖辈们有着一定的记忆,所以对于游客的开放与接待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而且旅游经济至少可对以下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意识、古建筑保护、咨询和中介业、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扶贫等等。可以说,旅游经济的作用迎合了“一带一路”的发展目的。

发展旅游经济不必操之过急:观察人类发展的脚步,发展旅游经济势必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从侧面反映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举例而言,德国出产的一些如旅游闹钟等轻工产品、缅甸出产的翡翠、水沫玉等产品因为运输条件的制约以及仍普遍存在的贸易保护等原因,导致如果想挑选这类地区的特色产品必须到当地或者临近当地的商店购买,其它国家之内展示的样式及价格等毕竟是有其局限性的。也就是说,当前人类发展的步伐停留在了存在贸易保护和空间展示条件有限这一点上,那么旅游购买及代购等行为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当然,限制贸易量的原因是多样的,从某一角度看,与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等也是相关的:比如我国云南地区出产的某些保健品如余甘子、螺旋藻等,虽然当地促销手段很强,但是对当地保健品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等的研究与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经济和发展其它形式的经济一样,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不确定的结果。当前可以确定的是,旅游经济可以弥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空白,为微观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宏观上达到政治、经济目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发展旅游经济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如果没有安全作为前提,任何发展都是无益的。而如何约束我国游客注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这里要提醒的是需要注意提高旅游中体现的素质或者是道德修养。比如有的国内游客在泰国吃超大型海鲜自助餐时,可能是由于第一次经历,表现得非常兴奋从而自始至终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等,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乃至整个团体甚至是其它的团体埋下安全隐患。对其它国家公众场合的不尊重,容易引火烧身。我们知道,由于自己行为的失当从而导致对国家、对国人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不明智的。

深究根源,一部分国内游客出国后表现得非常自大或者放纵,主要的心理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容易”了——即终于离开做人做事都“难”的国内文化,去到了各方面看起来都“容易”的国外环境。不论是否是错觉,可以肯定的是有些事物很难说对与错,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这种心理与我国厚重的五千年文化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留存了下来很说明问题(余秋雨),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成功地应对了历史的变迁。我们可以自豪,但是不应该骄傲。

另一方面,作为丝路上的一个节点,我国在接待来自四面八方游客时也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举措,同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向其它国家学习。

所以,要想发展旅游经济,除了整体运营的战略眼光之外,还需要从思想到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配套、协同跟进与发展。管好我们自己,有时就是一门很难的功课。建议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提醒国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要小看任何国家、地区的文化,应本着谦虚的态度学习或对待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人群及事物,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帮助更多的人去应付艰难的事物。我们这一辈人留下的良性痕迹,必将帮助丝绸之路发展更加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景点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