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基建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探讨

2020-02-28■蒯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全过程管控电网

■蒯 成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我国电网基建工程的建设正面临时间紧、规模大、任务重、要求严等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对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的新时期下,电网企业不仅要加大对基建工程的投入力度,更要做好对基建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是新时代我国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无论是电网功能,还是业务模式、服务水平都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基建工程是电网企业的核心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电网基建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的角度展开探讨。

1 电网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浅析

1.1 管理策略

现阶段,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都实现了信息化和集约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实时的掌握基建工程的财务运作情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控。

1.2 管理目标与范围

首先是电网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用信息技术与科学的管理制度,最大化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以推动基建工程的长远发展。财务管理范围包括基建工程的建设、投运、两算、增资等。

2 电网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电网基建工程投资额大,项目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多,现场环境复杂,涉及的工程财务管理内容就越多、越复杂[1]。新时期下,基建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成为维持电网企业基建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纵观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现状,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2.1 工程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负责基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团队,在专业水平上良莠不齐,部分电网企业甚至并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无法充分发挥对工程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管职责。

2.2 财务人员缺乏实时掌握管控信息的手段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链条长,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分散于基建管控系统、财务管控系统、ERP等不同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甚至部分电网企业没有普及会计信息化系统,导致工作效率严重滞后,无法从直观呈现某阶段工程项目的情况,主要依靠手工从系统中导出、汇总、计算,耗费时间多,工作效率低,缺乏实时掌握项目全链条信息的手段。

2.3 工程全过程管控缺乏有力抓手

当前建设管理单位编制投资预算大多依靠人为估计,缺乏统一的、定量化的编制依据,财务人员对于电网工程投资预算管理仍耗费大量时间在预算审核、日常调整等事务性工作,对于预算执行分析、年中预算调整、工程资金的中长期安排等缺乏有效的量化工具,分析深度不够,业财衔接不紧密,项目过程管控缺乏抓手。

2.4 预算执行合理性和规范性评价缺乏依据

当前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判断工程投资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评价缺乏有效依据,不能与建设部门的工程现场情况紧密联系起来。

3 电网基建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投资决策是否准确,是保证基建工程项目资金安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的基本前提,更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科学的财务管理可以真实、客观的呈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从严核定工程成本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融合预算管理手段,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工程成本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的制度性措施。

3.1 深化项目可研深度和储备管理水平

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储备项目的可研经济性,审核财务工作是否合法合规,签署审批文件,组织审评会议,夯实基建项目的预算前期工作。同时,财务协同工程管理部门参照项目估概算文件,依据工程标准成本和其他费用分类管控措施,分费用类型测算总投资预算,比较分析总投资预算与可研估算差异,分析原因并持续修正,合理压缩可研投资空间,进一步提升可研深度和项目储备质量[2]。

3.2 预测电网企业的投资能力

近年来,电网企业进行了深入改革,从以往的投资决策正逐渐转变为效益导向,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多的要考虑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通过构建投资能力的预测模型,建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评价及可持续能力评价,可以更客观、科学的量化基建工程的整体投资规模,为投资预算提供参考依据[3]。

3.3 完善基建项目标准成本体系

研究基建项目投资规模、支出规律、结余状况等,从工程总成本支出、明细费用构成等方面对工程概算和竣工决算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剔除非相关因素影响,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测算确定的标准成本,兼顾工程成本合理开支和从严从紧控制需要,测算设定内控系数,结合通用设计变化、增值税率变化和最新典型设备、物料、建筑安装服务中标价格,对原基建标准成本体系进行滚动修编,并应用修编后的标准成本,对现行工程成本内控系数进行相应调整,为工程全面投资预算管理、控制、分析、评价和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管控基建工程过程,保证投资预算全面落实

4.1 提高投资预算和投资方案的准确性

投资预算的管理,需要重点管控预算执行的过程,避免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财务入账进度不一致,全面分析既往在预算执行工作中的不足,参考成本费用分月预算管理的经验,科学制定基建工程分月预算制度,综合考虑物资的采购、合同签署、需求提报、合同履行和费用结算等各个环节,尽量减少上述因素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把以年为单位的财务预算指标细化成以月为单位,保证基建工程的年度资本性支出与财务支出一致,提高成本入账进度和工程进度的匹配度。

4.2 动态追踪基建工程投资预算进度

实时抓取项目实际入账成本,统计投资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基建工程项目的总预算与各个明细单体的落实情况,滚动预测后期成本发生规模,调整年度投资预算,为投资预算精准调整提供量化依据[4]。对于实际成本进度与目标成本进度差异较大的项目,调查分析差异原因,确定需调整年度预算的重点项目,用总投资预算减去实际成本后的余额预测后期各月成本,更新生成项目各年度成本预算,确定项目当年年中预算调整金额,为后续年度投资预算安排提供量化依据。

4.3 强化其他费用的预算控制

工程其他费用金额小、开支主体多、管理难度大,为防范工程建设管理风险,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制定其他费用标准成本,建立控制体系。根据其他费用的发生特点,把工程项目的其他费用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费用项目,差异比较分析,形成其他费用标准,制定电网工程其他费用标准手册,对于各项其他费用逐项说明开支范围、开支方式、费用构成、取费标准、控制依据、控制部门等。为编制、控制其他费用各项明细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预算管理精度、细度,降低了费用套用风险。

5 加强协调联动性,闭环管理基建工程的财务工作

5.1 制定基建项目的关闭规则,严格管控项目的实施过程

一方面,项目两算完后,财务部门要督促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关闭”,即关闭项目的资金龙头,停止执行项目预算,不要再产生任何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基建工程的信息化平台预警功能和运营监测系统,促使项目竣工投运后,能够按相关时间及时进行结算和决算,并转增固定资产[5]。

5.2 重视对基建项目预算的考核

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报告,综合考核业务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基建工程标准成本偏差情况,同时定量考核企业经营指标的完成度。建立按月通报、按季度分析、年终总结的基建工程投资预算分析体系,完善考核指标和计分方法,持续提升电网企业基建工程投资预算的管理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电网企业基建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工程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为此,电网企业应将效率效益作为工作中心点,秉持精准投资、科学管理的企业理念,不断推进电网基建工程的经济、安全、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全过程管控电网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穿越电网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