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
2020-02-28苗惠彬
●苗惠彬
生态林业是一个层次明显、结构有序,并且注重协调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现在乃至未来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具体发展中,需要因地制宜契合实际情况,注重林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同时协调本地资源构建更加立体的林业体系。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森林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长此以往,有助于生态林业的商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协调相关行业利益关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的兼顾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并且目前环境问题被全世界人们所关注,面对环境日益破坏的严峻性,需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态林业建设对于改善环境能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起到保护生态平衡,保持农业的发展,减少沙尘对环境的危害等等。
一、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一)环境角度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生产生活用矿物燃料总量剧增,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环境,被人们吸入威胁身体健康,其主要有害物质为二氧化硫。植物叶面积大,光合作用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根据相关研究,相较于空旷地区,森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要少15%~50%左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林木生理活动机能将更加旺盛,大大加快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由此可以看出,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为人类生存提供氧气,净化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尾气等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多,植物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是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主力军,光合作用后释放氧气,每年提供超过60%的净洁氧气。此外,还可以吸附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潜移默化中提升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维护生态环境稳定。森林是天然的蓄水库。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既留住了水,也保住了土。5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总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更科学有效地发展森林本身的优势,同时能更科学快速地保证森林资源增长以及环境治理。
(二)保护物种多样性
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的生物种类越多群落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有利于在林区内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注重保护森林资源乱砍滥伐受到了严重破坏,对生物物种多样性也造成重大影响,发生病虫害的频率越来越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林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生物生长的栖息地,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同时也是地球生物繁衍、活动主要区域。保护森林,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就是保护生物种多样性。
(三)社会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建设符合预期目标的美丽中国。生态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生产力提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这些战略思想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等新理念。
林业建设与经济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大力扶持林业发展,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创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人民普遍共识,人们开始倾向于绿色的林产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要探索形成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机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享受自然。推进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
二、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始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目标,应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大力推行生态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顺应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鉴于此,推进生态林业建设中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形成契合实际情况和目标方向的发展模式。
生态林业的建设是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开展的,生态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增加相应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应同时满足国家的经济利益与发展利益。在生态着力维护生态安全,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明确林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基础上,实现生态林业与国家经济建设和谐统一,提升生态林业发展质量,为后代子孙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一致。
(二)生态林业的多样化发展
推动我国生态林业发展,应注重同其他产业联合发展,如农业、牧业、渔业有机整合,形成相互依托发展的新格局。森林中有很多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力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和发展,可以创设有助于野生动物繁衍、生存的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效果显著。考虑到生态与经济效益以及景观效果等的需要,成片造林的力度得到明显提升。大力推动以林养林模式多元化创新,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形成苗木养林和经济果林养林以及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同时林农还可以通过如林苗结合、林禽结合等方式来实现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投入产出率。
(三)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人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没有提上来,需要官民相互协作达到广泛宣传,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得失,而不去把眼光放长远,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终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要明确的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子孙后代。
三、生态林业的发展策略
(一)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
我国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相对问题突出。森林系统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除了净化空气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还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在调节径流、洪涝灾害防控中更是有着突出的作用,在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鉴于此,应渗透环境保护理念到实处,结合实际生产需要以及林木生长情况,计算好每年采伐量,采伐同时注意林木培育,避免资源过度损耗。因生态林是不可再生资源,关乎到生态环境质量,应严格遵循封育制度,依据制度执行,契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全封、轮封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
(二)做好平原绿化工作
把荒地、荒滩、闲地、洼地、路边、渠旁、宅旁等全部栽上树,使森林覆盖率得到上升,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大力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减少耕地占用的林地面积,为林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协调农业、林业之间的关系,谋求共同发展。依据政策要求组织安排国土绿化行动,拓宽森林生存空间,退耕还林,并进一步优化防护林体系,在科学理念下落实湿地保护恢复、荒漠化治理工作。针对性提升森林质量,大力培育国家储备林,在对天然林资源有效保护基础上,建设人工林。
(三)加强林业修复工程
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优先考量修复生态环境,改善以往过度发展经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针对性提升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质量,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针对性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行动,坚持政府导向创建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四、结语
生态林业生态建设以保护林木资源为前提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展林木产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的产业布局中,森林的功能和地位不容小觑,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生态林业为探索形成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机制、对国家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活质量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在保护、修复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创造更多的生态资本和绿色财富,生产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优质林产品。同时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实现理念互鉴、经验共享、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在我国生态林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推动生态林业的建设无疑是提升社会效益、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增长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为人类生存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