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策略助力浙江幸福产业发展
2020-02-28华小昕
◆华小昕
一、发展幸福产业恰逢其时
“幸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李克强总理在2016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提出。他强调“我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经济支柱”[1]。在当前形势下,浙江省深入谋划发展幸福产业恰逢其时。
(一)幸福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国民幸福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级,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70 年以来,浙江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从落后贫穷迈向进步富裕,在吃饱穿暖后对提升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需求日益增多,对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五大幸福产业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幸福感。
(二)幸福产业的发展是拉动消费增长,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促进消费增长,如《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同时,尽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却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例如,2019年,浙江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911 亿元,同比增长9.0%;2018 年,浙江省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12867 亿元,同比增长13.79%;健康产业总产出为8304 亿元,同比增长8.6%[3],高于整体经济增速。发展五大幸福产业能够减少对房地产、汽车等传统经济增长点的过度依赖,拉动新消费增长。
(三)幸福产业的发展是提高服务业供给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浙江省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9 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9%。幸福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产业的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质量[4]。推动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推进的交汇点,尤其是疫情塑造了商业新模式,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健身等“云经济”异军突起,孕育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趋势,是下一步可乘势重点发展的新领域。做大做强五大幸福产业能够有效提高服务业供给质量,促进服务业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四)幸福产业的发展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和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实施的需要
浙江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全省作为一个大花园来建设,打造诗路文化带等标志性工程。发展幸福产业有助于推动大花园建设和诗路文化带建设迈上新台阶,把浙江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养生养老资源、体育运动资源等有机串联,顺应人民群众对诗画浙江、美好家园的期待,对浙江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构建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之美具有重要意义[5]。
二、幸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顶层设计有待于加强。浙江省虽在大花园行动计划中将幸福产业列为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但总的看,五大幸福产业作为以人为本的产业群,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仍显不足,“各自为政”“各管一块”现象仍然突出,综合品牌有待打响。虽然产业间跨界融合在积极推进,但融合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幸福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还不明显。
2.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支撑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传统基础设施有待补短提升,尤其是山区和海岛地区的高铁、高速、通景公路等快进通道和绿道、休闲道等慢游通道,以及支撑幸福产业发展的综合配套基础设施等,还存在不少欠账。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满足虚拟式、体验式、沉浸式消费需求能力有待加强。
3.民间投资的渠道有待于拓展。长期以来,幸福产业供给主体比较单一,由政府提供服务的格局较为固化。一些部门对幸福产业认知不到位,以事业方式抓产业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有效放宽行业准入,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仍有待深化破题。
三、加快幸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即将进入“十四五”的新开局之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社会建设目标由保境安民向高品质生活转变是浙江省在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建议通过整体统筹谋划、树立特色品牌、数字技术赋能、加强幸福基建等途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将其打造成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新标杆。
(一)加大统筹谋划,促进产业融合
一是整体一盘棋,谋划幸福产业发展。加强五大幸福产业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形成推进幸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五大幸福产业融合发展,明确幸福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改革举措等。整合全省五大幸福产业资源,打造我省幸福产业资源共享、业务交流资源合作的平台,为全省幸福产业发展各环节提供政策解读、价值展示和资源对接的有效渠道。二是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体育”等双重或多重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发展红色旅游、运动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产品。积极培育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新业态。将传统旅游观光、休闲业态与高端养生健康度假业态相结合,满足更高层次的康养旅游品质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于老年人的分时多点度假体系,满足“旅居式”养老需求。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推动形成医养体结合的健康服务新模式。三是筑强新载体,搭建优势发展平台。支持在衢州、丽水大花园核心区和安吉等大花园典型示范县建设幸福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鼓励和引导示范区在体制机制、主体培育、融合发展等方面探索实践。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一批幸福产业基地、幸福街区、幸福小镇、幸福园区等,培育发展一批幸福产业龙头企业,谋划建设一批幸福产业示范项目。
(二)树立浙江品牌,抢占市场先机
一是结合“大花园建设”,挖掘本省优秀元素。利用好浙江省“四大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幸福产业作为大花园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的优势,努力打造青山碧海“养眼”、蓝天清风“养肺”、净水美食“养胃”、崇文尚学“养脑”、诗意栖居“养心”的幸福目的地[6]。深入挖掘浙江山水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特色,培育“浙里最幸福”IP 品牌,借助优质IP 的可延伸性和可衍化性,影响、辐射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围绕幸福产业不同领域进行差异化定位,推动幸福产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二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强化区域合作交流。全面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不断深化长三角在幸福产业领域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健全长三角幸福产业一体化工作机制,构建长三角幸福产业信息共享平台,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联合打造一批重点品牌论坛、赛事活动。主动做好长三角区域市场推介活动,积极吸引长三角群众来浙江消费。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打造整体性的、品牌化的“长三角幸福圈”,推动长三角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三是促进海外市场开拓,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大力培育国内幸福消费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五大幸福产业对外交流合作与贸易,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幸福产业相关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促成全世界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相关重大活动和相关国际知名集团总部落户浙江。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势,充分植入“直播带货”“线上展厅”等热门元素,促进幸福产业海外市场向线上线下互动、内外贸结合方向转型升级。
(三)推进数字赋能,培育创新业态
一是加强大数据运用,促进信息互联互通。鼓励全省各地区、各行业整合五大幸福产业相关数据信息,集中力量在跨部门数据共享、开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五大幸福产业之间内在的关联,并实施投资可行性分析、行业监管等。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各细分行业的潜在客户,优化幸福产业应用APP 和信息服务,实现精准营销。二是推广“5G+VR”模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加强景区数字化建设,利用5G、AR/VR 等技术进行场景渲染和再现,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打造互动演艺、夜游等夜间经济新的增长点。创新远程旅游方式,推出“云上博物馆”“云上古镇”等。充分拓展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文化内容,利用好虚拟技术带来的新一轮与用户建立更充分连接的发展浪潮[7]。鼓励开发体育仿真技术与VR 等技术结合的应用产品,实现足不出户健身运动。推广“5G+VR”远程诊疗手段,提高医疗救助效率。三是普及AI 技术,推动智能化发展。加大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调度算法等技术与幸福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机器人在文化旅游参观、医护、养老、体育陪练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AI 智慧导览、聊天机器人等应用。加大医学人工智能研发力度,推广AI 辅助诊疗应用场景。强化重大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效用,提升医疗健康信息发布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幸福基建,助力服务质量提升
一是利用亚运契机,夯实幸福产业基础设施。紧抓杭州举办2022 年亚运会契机,加大力度补齐全省幸福产业相关基础设施短板。加大统筹谋划,变单一功能设施为具有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中多种功能的设施。加快高铁、景区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幸福交通”便捷程度。二是将幸福民生智能化建设纳入“新基建”行动重要领域。结合5G 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导向,超前布局幸福产业智慧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幸福产业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医疗场所、养老院等建设,建立游客精密智控体系,为“互联网+幸福产业”提供基础。三是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幸福产业。深化细化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具体方案,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在幸福产业领域推广PPP 模式,提升社会资本在五大幸福产业项目开发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参与度。探索组建由财政性资金发起、社会资本参与的幸福产业引导基金。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适合的幸福产业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承担,促进幸福产业产品与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