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研究
2020-02-28杨兴益董瑞生张进荣任红剑
杨兴益,董瑞生,张进荣,郭 浩,任红剑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整合课程(integration curriculum)是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一门新的课程[1-3]。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开展是在2008年后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标准”文件后逐步开始实施的,首先是在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开始课程的整合,之后许多的医学院校逐步认识到课程整合的优越性与重要性,开始在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推行,从此我国的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桥梁课程,我们对其进行纵向优化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既减轻老师授课的压力及学生听课的负担,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所以进行本课题研究。优化整合的基础
1 选好教学对象
选取2018级卓越实验班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他们基础理论扎实,对新理论、新方法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学习动力强,对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兴趣浓厚。
2 选好合适教材
以201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徐克主编的《医学影像学》为蓝本,参考其它兄弟院校及出版社编写的整合教材,编写适合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整合教材(试用)。
3 组建核心教师团队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转变学生思维与学习方法的推动者,所以核心教师团队的组建在整个课程优化整合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学》整合课程核心教师团队的组建,重点要放在有较好的创新敬业精神,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中选取培养,并对他们进行教学理念与方法及相关课程整合内容的培训,如到国内整合课程教学培训与交流,影像科室大轮转,熟悉各科知识与特点,让他们的知识结构相互融合,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力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4 教学辅助设施的准备
①我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是省级示范中心,对各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所需的实训操作要求的设施设备能够完全满足;②建立了一批教学实施与功能齐备的为第二阶段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PBL专用教室,提供了基础保障;③附属医院影像科室具有国内先进的PACS系统,为学生第三阶段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病例教学(CBL)支撑。
5 课程优化整合时的内容设置
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规定所要求,在保持原有教学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强化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相互融合与贯通,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为基础,确保在整合课程中知识点不在纰漏。将整个《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为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生殖、运动、神经、血液与内分泌及免疫等8个系统[4、5],各系统讲授的内容基本统一为解剖、基本影像术语、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不同疾病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每一疾病为基础,重点关注讲授影像表现特征,注意影像学表现中“同病异像”与“异病同像”的特殊性,结合临床相关知识,锻炼学生对疾病做出临床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诊断能力。
6 课程优化整合后教学方法的探索
课程整合后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吸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我们认为总论、各系统的解剖、正常影像学表现与基本病变,选择传统的LBL的授课方式为宜,这样使知识的完整性、条理性、系统性比较好。在各系统的疾病表现中我们的经验是以PBL为主,辅以CBL相结合的方式较好,有益于学生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贯通。第三阶段的实践教学,则要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PACS系统,以案例教学(CBL)为主,辅以小讲座方式较好。教师通过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小讲座,对学生纰漏或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及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7 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考核体系
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成功与否,最终必须借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来完成。我们多年来对课程考核评价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单一主体(学生),以终结性评价(即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手段,但在当前能力与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课程优化整合改革后,课程评价体系不能仅仅是单一的评价教学效果,同时也要评价课程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采取了对评价的主体与方法进行了多样性的考核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课程负责人、教学管理者,评价方法除了传统考试(占70%)外,还有过程性评价(占30%),并配以形成性评价。这对下一步考核评价体系方法的改进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6]。在整个三种考核评价体方法中,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全程反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起到了一个很好客观杠杆作用,受到了各评价主体的高度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8 问题与展望
目前,虽然课程的优化整合是教学改革中的新生物,医学影像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桥梁课,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尽管做了一些事情,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批判性思维来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我们刚刚起步经验不足,仍有许多问题与不足值得思考如①基础课与临床课间的知识点结合的不够紧密,仍然冲突不断,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整合解决;②教师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任重而道远;③课程考核体系中考核点的客观、科学与细化,才能对整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更加准确全面,如何进一步细化课程考核体系还需要继续努力,否则就容易纰漏。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紧跟临床实际,进一步研究探索更加好的整合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