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2020-02-28程虹
●程 虹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认为思政课毫无用处,有的还产生了抵触情绪。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受到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推进,但又在实践中困难重重。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开启“云课堂”在线授课模式,在全国亿万师生参与下,“互联网+教育”迎来发展加速期,不仅教育部推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很多高校也纷纷制作了防疫抗疫系列专题思政课,引起强烈反响,取得良好效果,也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课堂的现实互动,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教学环节更加紧密,教学氛围更加浓厚。线上教学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学习过程更加完善,学习主体更具获得感。因此,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各自优势,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展。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为辅,师生通过共同参与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实现相互之间的双向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看课程视频、问卷调查、随堂测验、主题讨论、作业提交以及课程资料下载等,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多渠道学习、反复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勇于参与,从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过程性评价的不断完善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着眼于学生个人成长,将学生、教师、环境、媒体、网络等各个教学要素有机整合而形成的具有良好互动效应的教学生态系统,它吸收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产生出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功能的效应。当前,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准确、实时的评价,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进阶式学习的体验感,也能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布置课后拓展训练项目,以进一步丰富学习内涵,延伸学习成效。
(三)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既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程流程,也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全局掌控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展教学的能力。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倒逼思政课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主动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很多高校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在线课程建设,老、中、青各年龄段的教师积极钻研信息技术,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和APP完成线上教学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和应用策略
高校思政课是国家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不仅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促进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有效转化,引导学生认同、笃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对国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教学观点、教学方式、教学话语等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素方面苦下功夫,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正满足了这一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思政“金课”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技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统一,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体现两种手段的优势互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满足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吸引力、转变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作为具有统一要求、统一教材的课程,更要通过教学资源库建设来体现教学特色、服务教学目标。按照功能和使用过程不同,我们可以把教学资源分为指导性资源、内容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指导性资源主要是按混合式教学要求制订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数字化教材和PPT课件等;内容性资源主要是服务课程内容和实施的图片资料、微课视频、教学案例、文献资料、习题和测试题、讨论题等;生成性资源主要是学生讨论汇报、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等学习成果。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库要立足于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要求,从国家发展、专业学科建设、文化生活等方面以章节或专题的形式呈现。在资源的选择上,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家精品思政慕课及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资源;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各专业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专业特色有所取舍,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清晰、实用性强、利用率高的教学资源库。
(二)加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由于融合了两种教学手段,因此需要整体规划与设计,确保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提高协同育人水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有效选用教学资源,科学规划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学评价。具体而言,课前以引导学生预习为主,教师在对学生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资料进行有效筛选和整合,并将预习任务发布在线上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自主学习,及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中以交流研讨为主,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围绕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阐释,或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对话辩论,打破课堂沉默,实现课堂革命。课后以巩固提高为主,通过布置小组任务、拓展练习等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也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团队合作、思维创新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总之,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前、课中、课后联通起来,教师通过线上课程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
(三)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线上学习过程和线下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融合统计,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找到教学薄弱环节,对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建立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合理分配线上和线下成绩占比,并对签到、访问、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作业测试等环节的成绩细化分布,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如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努力和进步程度、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作品展示等,对学习表现给予过程性干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成为青年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无形效应。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召开多场重要会议、发布多个重要文件,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改革思路,并强调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还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为我们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开放式的在线学习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促进了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展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塑造、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而且能够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推动“互联网+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