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
2020-02-28陈明君
文| 陈明君
引言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为账目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也为当前账目的高效化规划提供了条件。在我国会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如何保障账目的安全有效性,保持账目的合法合规性,是账目记录核查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在当前的账目核查过程中,很难保证账目的完全准确性,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坏账出现。在新的会计制度规范要求之下,做好坏账的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是会计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账目的记录与核算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当前坏账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坏账的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有效发展。
坏账的产生与处理
1.坏账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坏账主要是指在相关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某些合作事项没有按照合约规定的要求进行,从而导致相关款项不能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取的部分账目。由于相关经办人在办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逾期收取的款项都属于坏账的范畴,此外,如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外部合作条件发生变化,导致了整个合作流程出现变故,影响到了债务人的债务状况,导致其未能按照相关合同要求履行付款义务,也会导致坏账的发生。我国的会计管理过程中资产的减值一般都会被认作是坏账产生的基础理论条件,资产的大量减值会导致相关责任人财务状况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最终的交易流程,导致坏账的出现。
2.坏账的处理方法。要保证财务的正常有效运转,保持正常的业务开展,在坏账出现之后通常都会采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在我国当前的坏账处理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以下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转销法,该方法在处理坏账时更加的高效,其操作流程也比较简单,直接将当期的坏账列入到当期的损失效益当中,进而将产生的坏账处理掉。使用该方法处理坏账的时间相对较短,操作起来也比较的方便,但是用该方法处理坏账,通常需要在当期承受较大的损失,进而影响到当期的有效收益。第二种处理方式采用背景方法将形成的坏账进行适当的划分,将其平均在各个账期的效益损失之中,进而通过多个账期将坏账处理完毕。该方法可以使得每个账期的效益损失有效的降低,避免对某一账期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其所用的处理时间较长,操作起来也更加繁琐复杂。
新政府会计制度制定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的原因及其优势
1.实行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制度的原因。我国当前的新会计制度引入了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可以对经营过程中相关的资产进行更好的估值,保证资产估值的准确性,进而减少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资产减值造成坏账的风险。此外,通过在交易进行之前就进行一定的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可以保证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内容更加的明确、合理,有效避免了交易周期过长以及交易中外部环境改变所引起的债券人的变化而最终导致的坏账。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坏账准备之后,可以非常有效地保障账目交易的安全高效进行,规避了一定的造成坏账的具体因素,对于我国的债务系统规范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的优势性。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制度的确立,对于提高我国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提高单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所制定的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制度,可以非常有效地确立资产负债表中心位置,对于资产和负债所产生的变动进行更为准确及时的计量,以保证最终收益的有效获得。
同时,以资产负债表作为账目管理的核心,可以更为有效地保障资产负债表的相关信息得到重视,进而保证单位更为良好的运营和收益。此外,通过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我国会计行业谨慎性的原则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有效地提升了我国会计政策的稳定性,使得单位经营过程中的谨慎性意识不断提高,促进了相关单位会计信息上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会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3.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的开展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履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制度,我国相关单位在具体的账目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年度的坏账计提准备工作,及时的上报单位的坏账信息,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对每年度的坏账进行必要的核算,确定具体的坏账数额,并做好坏账计提的具体准备工作。此外,单位在坏账计提准备核算过程中,还应当加强相关款项的跟踪管理,及时的获得账目的信息,对于相关的债权人进行一定的信用限制。同时,通过建立更为有效的数据库保障今后单位运营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坏账的产生。
总结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坏账准备计提与核算工作的开展,使我国的会计科目更加的系统完善,促进了相关工作的科学高效性。相关单位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应当更好地进行账目的计提与核算工作,保证良好的企业收益,从而促进单位的健康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