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视域下贫困大学生身份认同构建研究
2020-02-28安永丽
安永丽
(晋中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在商品符号化的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冲击下,消费者的行为具有了身份认同和建构的功能及作用,成为个体身份识别、展示自我价值和与他人建构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中弱势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同样也需要通过消费来建构自我的身份认同,对自我大学生身份进行定位和确认。通过解读贫困大学生消费所折射出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建构困境,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有效引导贫困大学生群体确立合理的大学生身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
(一)消费来源多元化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供给,经济上对原生家庭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基本上属于纯消费者群体。作为大学生一份子的贫困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因家庭经济能力欠缺,贫困大学生在消费来源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家境贫寒,贫困生家庭往往难以支撑其在校的全部费用,他们通常需要父母借债、亲友资助、政府或社会的奖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开始学业。进校后,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寻求自立化倾向明显,不仅积极寻求学校的帮助和扶持,而且多参加各种勤工俭学,通过做家教、推销产品、打零工等校内外兼职来获得额外消费资金以弥补生活费不足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不固定且更倾向于多样化。
(二)消费结构单一到多样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通常包括基础生活消费、网络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交际人情消费、学习发展消费等多个方面的内容[1]。贫困大学生因囊中羞涩,消费以节约为主流,饮食等基础消费是最主要的消费项目,其他消费所占比例很小,他们的消费结构简单而固定,消费水平偏低,基本属于重实用、讲节俭的生存型或温饱型消费。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多样化,但进入高校场域之后,随着其大学生身份的确认,以及大学生消费同群效应[2]潜移默化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与内容也会逐渐变动,基本到了大四阶段,其消费结构往往也会包含以上多方面的内容,与其他大学生倾向趋同,体现出较高的同质性[3],只不过消费水平偏低而已。譬如,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下,为了增加就业含金量找到满意的工作,提升自我实力的学习发展性消费比重会越来越大,购买书籍、报考各种证书、参加各种辅导班等逐渐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之外的重要开支,贫困大学生同样如此。只不过,由于每个个体具有自身的特点,需求也不尽相同,其具体消费结构会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三)务实消费为主,非理性消费倾向日增
贫困大学生对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念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基本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消费能力与水平。在实际消费中,基本能分清消费的主次,能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每月消费额基本能控制在自身经济状况可支配范围之内,大多能做到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状况来进行符合自己身份角色的理性规划、有选择的合理消费,消费总体趋于节俭和经济实用。当然,消费理财意识淡薄,理财技能薄弱,没有记账习惯,也是贫困生在内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性问题。
尽管贫困大学生消费主流是理性、适度的,但也有个别贫困生受消费主义的腐蚀影响,形成了享乐、炫耀、攀比、拜金等不健康、非理性的有悖于大学生身份的消费异化的意识和行为。例如,因虚荣心和攀比心作祟,某些贫困生不顾家庭承受能力过分追逐品牌或者高端数码产品进行炫耀性消费;受消费从众心理及趋同效应影响,为了融入所谓的主流大学生活,在娱乐、上网、恋爱、考证等消费项目上盲目与其他倾向一致者进行盲从消费;或迫于群体压力,为避免另类而被边缘化,无论是过生日、当选学生干部、拿奖助学金等都得请客吃饭、相互送礼,进行非自主的所谓面子或人情消费,甚至有贫困生存在举债潇洒、今天用明天的钱、省钱摆阔等超前或负债消费……此类与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相违背的非理性的异化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使得本已拮据的贫困家庭因教致贫,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且造成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的困扰,为贫困生的未来埋下隐患。例如,在贫困压力和消费诱惑的矛盾窘境之下,个别学生心理出现失衡和认知偏差,误入歧途,可能实施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走上邪路。
(四)消费压力大,部分学生心理自卑
在无所不在的消费文化的洗礼下,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不断地被激发起来,但是,现实中,较差的家庭经济状况却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使得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求而不得的尴尬窘境,这种消费欲求不断扩张膨胀与经济支付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冲突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思想负荷和精神压力,极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消极自卑的负面情绪。因家境窘迫,学费等上大学的费用或许是外借或贷款所得,这种因我上大学而导致的家庭债务包袱成为贫困生无形的压力,使其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面对大学校园内家庭富裕学生昂贵的学习、生活消费,贫困大学生因其经济条件限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均难以企及,自己没钱的困窘和周围同学有钱的鲜明的贫富反差对比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与失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较为频繁,迫于经济上的困顿,很多贫困生无奈地选择了回避,导致难以融入周围同辈群体而陷入孤立无助,更是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焦虑。
在这些压力负载下,绝大部分贫困生能够自立自强,刻苦上进,努力学习和奋力拼搏,但也有部分贫困生不堪重负,盲目自卑,自我否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出现心理贫困现象,成为经济与精神皆贫困的双困生。他们抑郁悲观,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我放纵沉沦。这些因消费压力导致的不良心理,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和调整,后果不堪设想。
二、贫困大学生消费中的认同困境
消费体现认同,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反映出他们身份认同与构建存在问题,折射出他们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
(一)天之骄子身份角色的失调性认知
大学阶段是稳固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如果不能成功地建立起大学生身份认同感,对自身大学生身份怀疑并存有失调性认知,这是不利于大学生活的展开的。入学前,贫困大学生一般参照民众赋予大学生的天之骄子的理想形象构建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并对大学生活产生美好想象与期待。但入学后,因家境贫寒的弱势地位影响,他们的消费不仅受到诸多限制,而且与其他大学生还产生巨大的消费差异,这种理想的大学生身份地位和家庭贫困导致的非大学生消费之间的巨大落差使贫困大学生产生极大的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使其对大学生身份角色感到失落和困惑。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与其贫困家庭经济地位不符的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负债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正是此类贫困大学生对其大学生身份质疑异化的具体而极端的体现,显现出他们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失调。因为对自身大学生身份存有了怀疑与缺失,他们才试图通过消费品牌或炫耀等方式来求得他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认同,进而消除由于身份劣势而带来的身份紧张感。这种因家庭经济贫困对其大学生身份困惑而导致的身份认同危机,不仅阻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不利于其形成对大学生形象的正确认知,导致他们难以真正理解与承载“大学生”这一身份的意义和价值,也难以承担起大学生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面对巨大的家庭经济压力,在经历了大学生身份短暂的迷茫期后,尽管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贫困家境与大学生身份能够做到很好的认同与融合,能顺利解决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问题,能迎着逆境通过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练好内功,最终完成学业。但我们也得看到,因经济条件限制,他们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还是集中于基本生存层面,这对这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依然不利。譬如,只维持最低的消费水平往往会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不利于学业,娱乐、交际休闲消费有限也不利于大学生交际活动的扩展和全面发展,等等。
(二)群体归属感缺失
同辈群体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极其重要。在消费主义的侵蚀浸润下,消费成为大学生展现自己存在感和价值感,认同、融入同辈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消费模式及水平也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重新建构。为了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与欣赏,贫困大学生同样得通过消费来示同,他们调整自身与群体其他成员的消费差异来塑造自我形象达到身份的符合,进而获得群体归属感与建立群体认同[4]。消费结构上的差异逐渐弱化并呈现趋同的过程正是贫困大学生消费模仿寻求群体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努力与尝试,也是贫困大学生重新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
但在现实中,由于家庭社会资本的差异,校园中贫富的两极差别是实际存在的,以消费来体现群体归属,原本同质的、质朴的大学生交际群体必然会因这种有钱和无钱的隔阂而分化出许多隔离区,出现阶层分化。贫困生的经济基础有限,根本无法匹配家庭优渥同伴的消费水平,通过消费来示同进而融入周围的同辈大学生群体往往是难以为继的,久而久之只能敬而远之和疏离,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同学友情势必受到影响。在消费差异导致的隔离式校园人际关系的背景下,有一些贫困大学生不顾家庭实际经济状况而盲目地与其他同学达到消费的一致,有的甚至刻意伪装、掩饰自己的贫困身份,进行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符号消费,其实质就是这些贫困大学生群体归属感弱化,努力打破群体隔阂,千方百计融入同伴群体的外在表现。但是,他们家境清贫,经济条件毕竟有限,当现实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其随大流的消费需求而导致群体认同难以建立时,这些迷茫的学子们脆弱的心理平衡最终被打破,很容易滋生出更为严重的挫败感、不公平感和自卑情绪,产生更加严重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最终,难免做出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事情来,加大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兼职与学习的关系难以平衡
学习是学生身份角色的核心,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学习。何况,高校人才济济,竞争和压力无处不在,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等,大学的学习压力是很重的。
因为家庭资本有限,家庭供给的消费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持贫困生每年的在校消费支出,因此,大学求学期间,不少贫困大学生会选择打工赚钱半工半读来缓解经济压力补贴家用,改善生活。我们知道,大学生兼职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既有利又有弊。无论是做促销、餐馆打工,或贩卖小商品,多为劳务型的体力活,工资报酬较低,对贫困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其实作用并不大,而且,这种类型的兼职不能学以致用,含金量不高,对学生能力锻炼、专业发展的作用有限。更糟糕的是,兼职挤压学习和休息时间,必然与学生正常学业发生冲突,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大学课程的学习,如何分配与管理时间,适时、适度地兼职,是个棘手问题。譬如,有学生主次不分,为了生计放弃学业上的努力,把赚钱放在首位,不顾校纪校规随意逃学旷课,考试多门挂课,学业荒废,这就得不偿失。另外,兼职意味着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当学生角色与工作角色矛盾冲突时,如何取舍也是问题。何况,各种角色的要求和期待是不同的,一旦达不到社会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或当工作上遭受挫折和打击时,挫折感和失落感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及大学生身份产生质疑,处理不好也会导致学业困境的产生。所以,兼职与学业孰轻孰重,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完成大学学习任务,形成合理、稳定、肯定的身份认同,也是贫困大学生必须应对的难题。
三、贫困大学生身份构建的策略选择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科学理性的引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合理的自我身份认同。
(一)加强扶贫力度,切实减轻贫困生经济困难
第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奖、贷、勤、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助学扶困资助体系,多渠道精准扶持贫困生,解决其后顾之忧。细化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建立详尽、动态的贫困生数据库,精准扶贫,坚持贫困生资助中的帮扶与育人相结合原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第二,加大高校勤工助学力度,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提高学校勤工助学的质量,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技术性、科研性和实验性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参加助教、助研、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锻炼与提高贫困生的专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鼓励、支持贫困学生到校外开展各种类型的勤工助学活动。最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适当提供创业启动资金,鼓励并帮助贫困生在校期间创业。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健康消费观
扶贫先扶志,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对贫困生加强思想的教育引导,帮助贫困生转变消极认知,学会自我接纳,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和幸福观。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坦然正视贫穷,辩证地看待贫困,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贫困观。以人为本,对贫困生中所出现的超前消费等错误消费倾向辩证分析、理性对待,及时干预跟进。对大学生开展诚信和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以异化消费为标志的消费主义是一种扭曲畸形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当今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潜移默化地消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6],危害巨大,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以及与之相伴的身份认同焦虑都与其有莫大的关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明确消费及消费观内涵,廓清对消费主义本质和危害的认识,采取有效恰当对策应对和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腐化和侵袭。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继承和实践优良美德的基础上,培养与“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健康、低碳的节约型消费观。拓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消费、理财教育纳入两课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的财商意识和理财能力,引导建构合乎大学生身份地位的理性适度消费,使大学生学会花钱,理性消费。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重视校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为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身份认同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校园倡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比学习、比本领、比品行修养的风气,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良好学风校风。强调人格平等,营造平等、尊重和关怀的和谐校园环境,并努力引导建设温暖的班级尤其是寝室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励志讲座、知识技能竞赛、优秀学长交流会等文明健康的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展示其才华和特长,提高大学生素质。
加强整顿和管理校内外消费场所,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建立学生消费示范引导机制,营造健康绿色的文明校园消费环境氛围,开设消费方面的选修课、专题讲座,普及健康消费知识,开展如光盘行动之类的消费教育的校园活动,开展关于消费道德规范、消费知识的竞赛,开展各项节约、环保活动或比赛,等等。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电台、宣传栏等校内媒介大力宣传自强不息的优秀贫困生事迹,对科学理性消费进行舆论宣传,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引导。最后,进行挫折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四)开展心理教育,培养贫困生健康人格
构建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机制,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通过心理普查或测评了解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心理档案,为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提供相应保证。针对贫困生开展定期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保证贫困生及时得到心理援助和治疗。对辅导员、班主任等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项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调节和辅导的基本方法,以便其及时有效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防止心理危机的发生[7]。
完善健康心理教育体系,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小组等等,多渠道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贫困生进行理性成熟的身份定位,克服自卑心理,学会正确地看待和缓解消极负面情绪,塑造自尊自强、感恩进取等健康的心理品质。成立可以免费加入机会均等的社团,增加贫困生的归属感。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内外公益活动、志愿群体等社会实践,使其在为其他弱势群体及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体力帮助和智力支援的过程中,体悟助人为乐的喜悦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从而形成奉献、感恩的社会情感。
引导贫困大学生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建构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倡导文明消费,解决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是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亦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校要多措并举,在经济帮困的同时,着重抓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创建优化的校园环境。同时,需要整合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只有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力量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