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加强基层治理专项调查研究报告
2020-02-28文|赵斌
文| 赵 斌
调研提纲:(1)了解东城办事处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典型社区—胜利社区的人员构成情况。(2)采访负责同志,疫情期间东城办事处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东城办事处人员职责划分,收到的上级的精神文件。(3)胜利社区处在夹斜路,陈旧小区,外来小商贩和老年人比较多重点了解胜利社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难点所在。(4)采访社区居民,疫情期间自己做了哪些事,在疫情期间的感想,医护用品是否充足,以及听到的社区里面的关于疫情防控的问题。(5)让办事处负责同事提出疫情防控的具体建议。
调研地基本情况
2020年3月17日-4月24日,我和单位负责同志对菏泽市牡丹区东城办事处特别是辖区胜利社区进行了抗击疫情,加强基层治理的专项调查研究。采访了东城办事处的负责同志和胜利社区的领导和40名群众。
菏泽市牡丹区东城办事处地处菏泽市城区繁华区域,下辖1个社区居管会、13个社区居委会,直管人口24000人,辖管人口近12万人,是菏泽市的汽运交通中心、商贸流通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城市建设中心。东城办事处辖区胜利社区,有在册人口7900人,由于辖区夹斜路是个农贸市场,流动人口大体有300多人,总共8200多人,其中42%是60岁以上的人老人,除了滨河苑和金域华府两个大的小区外,其余的住户都是院落式不能封闭管理的住户,所以治理防控难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东城辖区外来人员共3652人,其中武汉来菏人员298人,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224人,和乘坐私家车人员74人。辖区目前为止共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0例,疑似病例2例,(其中南华小区1例,建材市场1例)目前接受医学观察0例。
据调研,为开展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1月24日开始,胜利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春节假期,我们没有防护服、没有消毒用品,只有带着简单的口罩,挨家挨户排查疫情,冲在第一线,实行“国家-办事处-社区-小区物业”四级联防机制,针对武汉来菏及密切接触人员每天上门量体温,“我们是胜利社区的工作人员,请尽量避免与外人接触,关注自己体温,勤洗手、常通风……”,一声声的嘱托,饱含着社区工作者对居民的关切和惦念。第一时间面对前来求助的患者,安抚居民的恐慌。为有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为辖区居民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单,共发放2800多张。张贴告市民书、关于有效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的十条禁令、至全体市民倡议书、关于在胜利全区范围内暂停一切宴席活动的倡议书,共张贴260多张。
开展网格式排查登记,记录入户面访对象的身体状况、需求,共计878户,8700人,悬挂悬窗横幅30条;利用3个移动音箱,1个车载音箱和2个固定音箱及10个便携式喇叭在人流密集区域不间断播放宣传“十条禁令”。
治理优势与经验
治理优势:
1.东城办事处和胜利社区的负责同志对上级精神的学习、传达、宣传比较到位负责。
2.东城办事处和胜利社区的负责同志大都是辖区内的居民,所以和社区居民相互都比较熟悉,在开展工作中,群众对办事处的工作大都比较支持。
3.由于办事处和胜利社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比较到位,更重要的是社区党委和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发动了群众踊跃报名,广泛参与,缓解了防控人员不足的问题,负责同志实行24小时轮岗,所以大部分群众都比较自觉,憋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
4.东城办事处有几个比较大的小区,除了胜利社区外,流动人口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24小时轮班,进驻小区对答暗号,每天定时两次消毒,减少了治理难度。
存在的问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响应之快值得称赞。但随着疫情蔓延,医护物资紧缺、应急产能不足、物流调运跟不上、专业队伍缺乏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暴露出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短板。此外,一些地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上层层“抄作业”,上面怎么定下面怎么抄,缺乏因地制宜的细则,导致有预案没方案,仓皇应对、四面告急。因此,增强应急治理能力,健全和落实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将是疫情之后的一道必答题。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它暴露了我国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如下问题:
1.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办事处特别是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职责不够明确,临时抽调,临时成立抗击疫情指挥部,临时购买消毒用品,临时打印宣传手册的现象。
2.社区治理力度有限,权责不明,社区负责同志在治理过程中,只能被动上传下达,实行宣传、劝导的方式展开工作,对于个别居民不服从管理,甚至谩骂、殴打社区负责同志的现象,而社区负责同志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强制管理。据胜利社区统计,疫情期间,胜利社区曾经出现了4起冲突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
3.对老旧小区的日常管理不够重视。胜利社区有的陈旧小区有2个,他们没有物业公司,小区没有负责人专门组织管理,居民随便出入,无人监管,而且陈旧小区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不够,再加上很多老人带有慢性病,很难发动他们自觉佩戴口罩。
4.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不足,基本防护用品都短缺。疫情严重时期无法购买,后来通过联众平台进行预约抢购口罩,并且实行限购,每次只能买五支口罩,据调查的10位胜利社区居民口述,仅有2位能买到口罩、消毒用品,6位买不到,2位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购买口罩。
5.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联防联控机制,对外来人员特别是乘坐私家车回菏人员统计有遗漏现象。比如,建材市场1例疑似病例是武汉回菏人员,其并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后也没有自觉上报,但此人回菏泽短短两天时间里共直接接触54人,后来自己出现发热症状才拨打了120,所幸只是普通感冒。
6.对传染病的宣传工作没有常态化,宣传只是“临时抱佛脚”,为此,群众对传染病的日常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缺乏。在健康保护意识方面,不少中国人的意识还不足,缺乏良好的健康习惯。某些群众防范意识不足,不配合进行自我防护,还有大多数群众由于缺乏医学基础常识,盲目恐慌,轻信网络谣言,一夜之间对双黄连口服液抢购一空。
7.胜利社区在夹斜路摆摊现象遍地都是,虽然胜利社区把原来废品收购站拆除,建立了新的农贸市场,但还是出现乱摆摊情况。胜利社区和城管人员实行半小时清理一次,但并没有有效遏制小商贩的游击战。
对策
应当看到,疫情之下,一些地方的社会组织力和动员力仍然有限,物资的捐赠发放仍过多依赖传统渠道,运转效率不高;动员群众仍习惯于传单、标语、横幅等陈旧方式,难以确保战时指令准确及时到达;基层防控仍多依靠人盯人、跑腿上门,在基层当前干群比低到一比一百甚至一比一千的悬殊情形下,基层干部疲于奔命。上述问题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挑战,对此,建议如下:
1.对老旧小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疫情结束后,应对环境卫生状况差、物业公司不愿入驻、单位自建独楼等老旧小区,通过拆除破旧建筑、打通围栏隔墙、畅通消防通道、增加绿地面积、硬化场地道路等有效整合改造,吸引物业公司进驻,强化物业服务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失管、脱管的问题。
2.补足医疗服务领域短板。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在急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卫生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规划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仓库,对应急医疗资源进行梳理,加强应急医疗资源储备,以满足灾害医疗急救用品需要;财政部门应有计划安排应急医疗设备的添置、更换资金的支持,不断提升和提高本地区应急医疗质量与水平。
3.规范基层权责,激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实践出真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激发基层创造力,保护基层的积极性。
一是基层治理制度既强化制度规范,又不过分强调制度约束,要让基层拥有一定的决策权,不能以“问责”代替制度落实,规范实施容错纠错机制,让基层变“被动落实”为“有效落实、科学落实”。二是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给予基层充分的创新空间,扭转权责倒挂的局面,激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4.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发挥好组织优势,把不同主体的治理活动统筹到一起,把各种治理资源整合到一起,把各种治理功能聚集到一起。在这次疫情防控面前,胜利社区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一是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胜利社区党委发出党员召集令,向各楼道征集负责党员,一支覆盖全社区41幢居民楼的党员先锋队,通过实施“一名党员一幢楼”的工作举措,织密疫情防控网。二是实行人性化管理。面对住宅小区执行封闭式管理和满足群众正常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社区细致考虑到每家每户的不同需求、特殊需求,发放不同颜色的通行证,人性化的措施让硬性的管理有了更多人情味。也可以减少管控冲突。
5.提高科技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强化科技的作用,是要注重科学技术为基层提供决策参考和治理应用,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这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加大应用力度,实现各业务条线专业数据信息流畅对接和交互相行。所以我们应当更有效地利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增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执行力,提高处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务的能力。拿这次疫情防控来说,很多乘坐私家车从武汉奔赴各地的人员,并没有自觉上报,菏泽市建材市场1例疑似病例是武汉回菏人员,此人回菏泽短短两天时间里共直接接触54人,这种情况,就需要借助大数据,为基层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6.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基层工作者队伍。为此,就必须创新选拔培养激励机,在这场战“疫”中,各级党委、政府纷纷出台关爱疫情防控一线专职社区工作者的举措,比如强制休整、择优任用、实施临时补贴、增发特殊荣誉津贴、加大保险力度、增加体检项目、增加一次疗休养、开展心理疏导、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容错纠错力度、进行评选表彰等。关爱社区工作者,不仅要体现在“战时”,也要体现在平时。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工作者的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和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