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策略分析

2020-02-28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层结论审计工作

文| 徐 喆

当下,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内部监督、审核及控制。由此可见,内部审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加强自我监督、自我审查,要了解内部审计的风险,针对具体风险,提出对应策略,发挥内部审计作用,让企业在外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

外部干预导致的审计错误

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由来已久,但实际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层缺乏内部审计意识,其对内部审计认识不深刻,仅认为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运营的监督评价,不认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具有相似性,其会对管理层是否舞弊评价,故管理层会对内部审计施压,若管理层不恰当的外部干预,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出现扭曲。

缺乏足够审计证据导致存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需对企业经营及内部控制进行有效评价。实际审计落实中,需以规范方式获取审计结论,若证据不足,就易出现错误审计结论。如:(1)设计审计程序不合理,导致审计证据不足,结论不充分。(2)审计工作多在抽样基础上开展,审计无法也没必要对所有资料审查,这就导致若样本出现问题,就无法真实反映整体情况。(3)企业组织不配合,也会使审计受限,导致审计缺乏证据。内部审计需企业全员参与,若某部门不配合,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按时完成。

审计人员对证据及风险评估出现偏差

内部审计多依赖人员判断,但现阶段企业部分的审计人员缺乏专业判断,可能出现审计错误。职业判断中,需对风险和的审计证据评估。对审计风险评估,需在审计前对审计目标、企业状况评估,了解企业环境。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环境、管理层等较为熟悉,其可决定对某领域的审计投入,若对审计风险评估不当,就会导致出现错误审计结论。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风险的应对策略

健全审计制度,确保审计独立

要发挥内部审计作用,需保证内部审计独立,让审计人员在客观的角度,对企业公正审计分析。为实现此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制度建立方面,要将内部审计作为制度确定,传达给公司员工,以完善的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独立且高效完成。制度需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时间、范围、部门职责、不恰当干预的表现及需需受到的惩罚。

2.企业应积极宣传内部审计的作用及意义,让员工了解内部审计存在的必要性,了解其内容,内部审计对员工工作的分析,是为了各个部门更好的协调完成工作,要改变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偏见,让以管理层为代表的企业部门积极学习内部审计知识,不对内部审计作干预。

3.需确保审计部门形式独立,企业内部审计不隶属于其他部门,审计单独存在,直接对接企业股东大会,将审计结果直接反馈给治理层。同时,要给予内部审计足够权限,企业其他部门需配合内部审计各项工作,支持审计开展。

改进审计方式,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配合

新时期在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愈加复杂,因此,审计方式需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改进,确保内部审计发挥应有的效果作用。

2.引进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按照审计目标,对风险分析评估,以评估结果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资源的投向、审计方式的选择、人员分配、审计复核等,以多种测试方式审计,结合内部控制,在多角度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及效率。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中去,引入审计软件,将原本的审计程序自动化、信息化处理,提高审计效率。以审计软件落实授权控制,避免人为因素对审计造成过多影响。以信息化的技术进行内部审计,可处理各式各样的数据,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3.内部审计需和外部审计相互结合,内部审计借鉴外部审计工作,在往来款函证、存货监盘等工作上相互配合,避免重复,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故相互配合可为更好的内部审计提供借鉴参考。此外,为进一步落实内部控制,还需强化企业内部的专业人才建设,注重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引进技术过硬且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定期对审计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可以胜任自身工作,了解当下审计的缺陷,在后续工作中不断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需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性,以科学的内部审计,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但是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诸多问题,内部审计有各式各样的风险,需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优化内部审计,发挥其实际作用,以此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管理层结论审计工作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结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