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2020-02-28杨冬青
文| 杨冬青
企业内部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效率有着重要保障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要求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管理,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措施,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促进提升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整体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介绍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非常重要的管理系统,而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则是对整个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实施所取得的绩效进行的系统衡量,重点关注全面预算管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开展实施,在内容上主要是包含了对企业内部全面预算执行结果以及预算管理考核评价方面。其中,全面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预算事项和预算目标等的完成情况;全面预算管理考评情况,则重点是对企业内部预算编制情况、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流程、预算差异分析控制以及预算监控等相应情况的评价分析和改进。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策略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关键是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绩效评价模型的使用,重点主要是:
一方面,应该系统全面选择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在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来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具体来说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在预算管理机构设置指标方面,应该包括预算机构设置合理性、预算理念贯彻广泛性等指标;在预算编制指标方面,应该包括预算编制方法科学性、编制内容全面性、编制数据客观性等指标;在预算调整指标方面,应该包括预算调整合理性、调整程序规范性、调整结果有效性;在预算执行指标方面,应该包括预算执行的具体态度、效率、完成率等相应情况;在预算分析指标方面,应该包括预算差异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合理性。
另一方面,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在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具体工具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可以采取可拓评价法,同时,在完成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后,还应该科学合理的确定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现阶段经常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并构建完善的评价分析模型,提高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改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措施
完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还应该根据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重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1)强化预算管理绩效理念。提升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绩效平价水平,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强化预算管理绩效理念,尤其是企业内部预算管理责任主体应该强化绩效理念,在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该全面提升绩效意识,围绕预算管理目标和各项绩效指标,进一步促进强化预算管理执行落实的实际效果。(2)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绩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具体编制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选择全面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内容应该涵盖国有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环节,预算指标应该确保细化准确,将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预算责任部门。(3)增强国有企业的预算执行力度。在企业全面预算的具体执行方面,应该注重强化预算管理约束力度,尤其是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等预算责任主体管理相结合,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力度,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指标可以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有力的贯彻落实。(4)完善国有企业的预算分析。确保国有企业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企业的预算绩效,还应该强化国有企业的预算分析管理,对企业的预算指标数据和实际执行数据进行定期的跟踪对比分析,对于出现较大差异的应该及时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并判定好差异程度等,并按照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等建立预算调整方案,严格预算调整程序,确保预算管理目标和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5)强化预算的激励考核。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对预算管理绩效的考核,结合预算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预算绩效情况等,落实相应的绩效考核奖惩措施,促进预算管理的顺利推进实施。
结语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对于改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理念,优化评价指标的选择,改进评价方法,并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策略,促进提高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