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路探析
2020-02-28黄艳红
黄艳红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与树人相统一,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每一门课程都蕴含育人之道,专业课蕴含的思政资源的利用并非“饱满”“顶格”,需擅于挖掘;每一位教师都肩负育人之责,要进一步廓清“育人”的价值定位,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2020年6月5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作了顶层设计、科学指导,回应了现实关切。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的立体式发展。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联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既不是顺序的简单对调,也不是概念边界的简单互补,而是因时而新思政教育理念的升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方向指引,目标引领;“课程思政”延伸“思政课程”的育人半径,拓宽育人环境,丰富教育资源。
(一)“思政课程”领航“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2]一方面,方向指引。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是高校办学取得成效的根本,是确保接班人不改颜色的保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而是在“思政课程”指引下用政治性引领专业性,树立大局意识。一旦失去方向指引,那些“反马非马”的思想将会慢慢侵蚀当代青年的精神家园,“课程思政”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偏离轨道,失去课程育人的灵魂。另一方面,目标引领。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他们“扣好、扣对人生第一颗扣子”的关键。“思政课程”是铸魂育人的宝藏课程,坚守为党育才的初心。要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须得用“思政味”统领教学,引领目标。我们的育人宗旨是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更要诚于品德。离开了“思政课程”的目标指引,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容易出现“高智低德”的现象,与我们党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背道而驰。
(二)“课程思政”延伸“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思政课程”的相对“不足”。构建课程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拓宽育人环境。“思政课程”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思政课程”讲的好,学生的获得感就越强,立德树人的成效就越好。但“孤岛式”的思政课即便讲得再好、再受欢迎,其涉及面和影响也是相对的。“课程思政”拓宽了思政课的育人环境,实现育人的横向联动,架起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固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扩展到“全课程”,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之盐”溶解到“育人汤”。另一方面,丰富育人资源。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政课程”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个别高校面临意识形态教育形式相对单调,硬性灌输占上风,循循善诱居于下,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实效性不强的困境。“课程思政”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既契合学科德育又彰显思政育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引入专业资源,充实思政育人的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课堂教学“实”起来。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也要注重德行的培育,使育人效果产生倍增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发展新局面,取得了新的更大进步,但由于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缺乏联动、“教”与“学”之间存在隔阂,教学方法缺乏灵动,协同育人也面临些许障碍。
(一)教师之间缺乏联动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焕发育人生机,教师队伍是主力军。教师之间更要注重在“融”上发力,在“贯通”中求实效。当前,能够一手抓专业教学,一手抓课程思想教育的教师相对匮乏,有意或无意的将专业教学与思想引导割裂开来。与此同时,也存在个别专业教师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储备的天然不足,对于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认识不全,片面将价值引领“划分”给思政教师。教师之间缺乏联动,若各门课只“守好一段渠”,育人之力没往一处使,就难以汇成“一条河”。当前大部分教师可信、可敬、可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乐为、敢为、有为,各行其是、各负其责。然而,个别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当做是“超纲”内容,认为思想引导“非我之专长”,导致来自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没有汇聚成全员育人的优质师资。
(二)“教”“学”之间存在隔阂“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专业建设与思想引领的融合,让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思想水平。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根据学生成才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置否,仍有个别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实际,徒有书生意气,课堂难以接地气,课程边界相对明显。无须讳言,无论是“思政课程”亦是“课程思政”皆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与接收特点的了解。课程思政要有机、自然、贴切,学生才能如沐春风般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当前,个别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探索时,仍处于经验借鉴多,贴合实际少,学生与教学的“亲密度”仍有待提高。
(三)教学方法缺乏灵动 教学方法是让“思政”与“课程”共振和鸣的催化剂,教学方法越是丰富,教学效果就越好。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大部分教师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利用新技术参与新教学,大部分课堂既有“内在美”,又兼具“形式美”,实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的融会贯通。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个别教师仍抱着新教材,守着老观念,只说专业,不谈其他,只说学科,不谈科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信息接收模式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面对多元文化交融交织,大部分教师能够灵活施教,润物无声,但也存在个别教师难以完美“跨界”,课程教学略显生硬,存在违和感。如此,学生就无法在不知不觉的思想引领中习得大道理、感受大担当、汲取大智慧、洞察大时代。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着力点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4](P139)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架起协同育人之桥,须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挖掘课程特色。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育人保障机制 育人工作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立足实际做好统筹与集成,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谋好篇,布好局。首先,要建立有效领导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腰杆硬、底气足的前提在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良好的顶层设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总开关”,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沿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导航。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大的成效,育人效果理想,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尴尬局面,更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提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形成“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的育人格局[5]。其次,要落实属地责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是喊喊口号,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把好育人主方向,做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的引路人,不让“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被虚化和流于形式。各级各部门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领导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执行要准;教师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政治要强。上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大计划的实施,下至每一节课程上小细节的落实,形成一套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主体责任不落空、不断档。最后,要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是教学的指挥棒,评价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的任务能否落实。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扎实前行的重要保障。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过程中既不能没有方向指引也不能只低头看路,不抬头望天。只有构建动态评估,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以开放的姿态和眼光,着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发展格局,多举措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坚持以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落脚点在学生,脱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好比空中楼阁,教育就是无的放矢。首先,要着眼学生实际,种好责任田。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面临的都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特点,不能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知识,亦不能再专业课程上简单抽出部分时间讲政治。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因而协同育人工作不能用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也不能一刀切,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结合特色开展。从千人一面的“漫灌式”教育逐步转化为符合不同专业特征、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的“滴灌式”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既要发挥思政课程理直气壮讲政治的作用,又要结合学生实际,让“思想之花”开在专业课。其次,要着眼生活,将思想工作融入日常。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需消弭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背离,达到良性转化[6]。教材是一般,而生活则是特殊,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行之有效发挥专业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既不是片面将“思政元素”等同于国家大政方针的“传声筒”,也不是碎片化地将思政知识植入学生记忆。而是在进行授课时把生硬的政策性语言转化为温暖的家常话,用理论回应现实关切,实现教材的“解码”,让学生终生难忘,毕生受益。最后,要着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固守成规,不求变化的学生,而是敏于求变的时代新人。时代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要扭转极个别专业课教师“潜心教书、无心育人”的错误思想,努力构建专业课程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真正做到以事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使学生明德、明理、明学问,以思想“破冰”实现行动“突围”。
(三)厘清课程差异,挖掘课程育人特色 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如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必答题,尊重差异化发展,共奏“课程大合鸣”是正解。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是把所有课上成思政课,亦不是颠覆、弱化“思政课程”,而是确保方向引领的基础上各门课程呈现百花齐放。首先,“课程”要向“思政”靠拢。“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系统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和政治属性。“课程思政”则彰显文化的本体价值,于知识传授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修养。“思想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根本着力点在于“思政课程”。特色不能成为偏离主流的挡箭牌,只有在主流研究方向中形成的特色才更具价值。在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中要注重“思政课程”的关键作用,真正牵住思想政治教育的“牛鼻子”,强化意识、培育典型,寻找思政课程的特色化引领。然后,“思政”要向“课程”学习。习近平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互配合,既能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的补充作用,专业教师不能牵强附会干讲道理,而要主动转变思路,善于挖掘课程特色,把价值引领融入专业学习中。高校育人不仅要讲政治,讲立场,还要讲能力、讲智慧,在坚定政治立场的前提下融入课程中科学的思维逻辑、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思政课程的局限性,千校一面,万人一孔的教学很难达到效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使所有课程共挑“思政担”,齐烩“思政味”,在育人目标趋同的基础上保留各自特色,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