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用中药煎剂治疗手部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2-28李媛丽王文颖陈广山翟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6期
关键词:煎剂角化湿疹

李媛丽,王文颖,黄 敏,陈广山,翟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700)

临床工作中,慢性湿疹非常常见,尤其是发生在手部部位的角化型湿疹,以瘙痒、皮肤角化、肥厚为主要表现,病程长、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多不敏感。治疗较为棘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外用中药煎剂治疗手角化性湿疹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手足角化性湿疹患者均来自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湿疹诊断标准制定,皮损发生于手足部位;皮损特点为干燥、粗糙、肥厚、角化、鳞屑、皲裂。

1.3 方法

1.3.1 药物

①中药煎剂:当归、透骨草、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各30g,加水3000mL,煮沸20 min,滤取药汁,放置30℃。②凡士林软膏。③卤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公司生产。

1.3.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数码相机高清拍照建档。治疗组给予中药煎剂温泡(30℃),每次15分钟,每日1次,之后外用凡士林软膏薄涂一层于皮疹处。对照组温水浸泡,每次15分钟,每日1次,皮损处外用卤米松乳膏,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后做临床疗效判定。

1.3.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2]

临床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疗效判定按基愈、显效、进步、无效四个标准。痊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6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进步:2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1.3.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入组60例,全部完成6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70岁,平均(51.497±14.157)岁,病程1~366个月,平均(54.39±11.643)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0岁,平均(53.27±11.247)岁,病程1~402个月,平均(53.68±12.132)个月。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疗效观察

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痊愈1例,显效24例,进步5例,无效0例,有效率8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8例,进步11例,无效0例,有效率63.3%。两组比较x2=3.068P=0.08>0.05,表明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湿疹是由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瘙痒明显、皮疹多样的疾病,按照皮疹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慢性湿疹[3]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浸润、苔藓样变、覆有粘着性鳞屑,皲裂等,瘙痒较明显,呈“瘙痒—搔抓—皮肤增厚—瘙痒”的恶性循环。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4]湿疹发病由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生湿化热,湿热蕴结于肌肤,或病久气血乏源,心肝阴血亏虚,生风生燥,引起肌肤失养,从而出现皮肤干燥、肥厚、皲裂、伴瘙痒等表现,中医药外治治疗湿疹不仅能达到透达腠理、调和气血、疏通筋脉作用,还能通过皮肤、腠理、毛窍,深入脏腑,起到内外合治的作用,且既往多项研究[5]-[6]证实中药泡洗对于角化性湿疹有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使既往的临床经验得到统计学验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为今后此方剂的开发利用及剂型改革提供初步临床资料。后续还应对自拟中药煎剂的其他适应证进行深入系统的规范化研究,以期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猜你喜欢

煎剂角化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住院患者无差错中药煎剂发放流程及其应用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自拟中药煎剂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影响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