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探析

2020-02-28杨彦增吴昌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和睦伦理思想侗族

杨彦增 吴昌玉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琵琶歌是侗族曲艺中的一个曲种,因使用侗族的乐器琵琶伴奏而得名。侗族琵琶歌是侗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传唱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交界的侗族南部方言区。侗族琵琶歌历史悠久,由于侗族人民过去没有文字,因此对侗族琵琶歌的起源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侗族琵琶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侗族的历史传说、世态人情、婚姻习俗、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蕴含了较为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研究和挖掘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了解侗族传统的伦理思想,以及推进侗族传统优秀伦理思想的现代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

(一)恋爱自由

侗族有允许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传统伦理思想。在侗族地区,一般到了农闲时节的晚上,小伙子们往往会弹着琵琶走寨。当走到姑娘家门前,小伙子们就边弹琵琶边唱歌,直到里面的姑娘把门打开。小伙子们和姑娘们晚上往往聚集在某个姑娘家里,男女进行面对面的对歌,通过对歌来选择自己心仪的情侣。《行歌坐夜》歌曲对这一场景进行了描述:“男弹琵琶女唱歌,哥拉琴来妹歌唱。相亲相爱月夜美,心心相印水流长。”[1]

这些行歌坐月时唱的歌也叫坐夜歌,是青年男女行歌坐夜时所唱的短小情歌,一般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歌,宣扬真挚和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琵琶歌主要有《十二月情歌》《思情歌》《月堂对歌》等等。[2]追求美好爱情的侗家青年男女在行歌坐月时唱着这些琵琶情歌,寻找自己喜欢的人。如果没有如意的,就接着到别的侗寨通过行歌坐月继续寻觅。在侗家人眼里,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情投意合才能结亲,这样家庭才幸福。例如,侗族琵琶歌《结新亲之歌》就对自由恋爱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年轻人如果不愿意,那也不要强迫他们做一对;要是老人家偏要逼,可年轻人不满意;年轻人自愿,那才自然成为一对;年轻人自愿结合,那才自然成为一对;婚姻自由才免得那份儿怄气,自由结合才免得闹不和。”[3]恋爱自由的传统伦理思想在这些琵琶歌中得以记载和不断传唱、不断延续。

(二)孝敬长辈

侗族是很讲究孝顺长辈的,以孝敬长辈为内容的侗族琵琶歌也比较多,主要是讲述为什么要孝敬长辈以及应该如何孝敬长辈。例如,侗族琵琶歌《晚辈要把老人敬》《尽孝歌》《子媳孝敬老人歌》《莫忘父母恩》《孝顺父母歌》等等都充满了要求晚辈孝敬长辈的内容。

《晚辈要把老人敬》的歌词大意如下:“你们慢慢地听我唱首歌,我的歌声会告诉你们,家里有好酒好肉,要先拿给长辈吃。家里有甜酒好酒,先要想到老人们。年轻人们烤好酒,先敬给老人喝。年轻人们烤好酒,先请老人尝。老人年纪大了,就应该让他们在家中坐着。老人年纪大了,就应该待在家里。老人们喜欢在家里带儿孙,看到自己带的儿孙们慢慢地长大,老人们就很高兴。”[4]《尽孝歌》也大力宣扬孝敬父母的思想:“父母一生只为儿女操劳,含辛茹苦养育子女,身为子女如何偿还这份恩情。女儿出嫁无法服侍父母到终老,两地相隔遥远,思念之情无法言表……。”[5]

这些侗族敬老琵琶歌都是教育年轻人应该去孝敬长辈的,从这些歌的歌词里,我们知道在侗族的社会里是很注重孝顺的。因此,宣传孝敬长辈这一传统伦理思想的侗族琵琶歌也比较多。

(三)乐善好施

在侗族社会里,对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孤苦伶仃的小孩有着一套传统的赡养和抚养制度。有家产的老人往往从他(她)本家族的孩子比较多的家庭里挑一个男孩来过继,这个过继的男孩以后将继承老人的财产并承担赡养老人以及为其送终的义务。没有家产或者家产较少的老人,到了晚年之后,一般由家族里的人共同赡养,他(她)的丧事也由家族里的人共同完成。而孤苦伶仃的小孩,一般由其近亲的叔叔或伯伯抚养。如果哪个家族不赡养鳏寡孤独的老人或不抚养孤苦伶仃的小孩,将被整个村寨的人或其他家族的人看不起,会遭到舆论谴责和批评。

下面这首《鳏寡孤独歌》就对鳏寡孤独家庭的苦难做了比较详尽的描述,目的是引起人们的同情,让村寨里的人们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鳏寡孤独歌》的汉语意思如下:“有的男人中年丧妻,每天都是度日如年,就像日落了没有光明。剩下右臂就像鱼进了笼子很伤心,没有人陪伴每天以泪洗面。家里没有妻子每件事都难做,没有人做饭就会乱了一家人。有的女人中年丧夫就像母鸭丢了伴一样孤零零,孤单的花枝无树干相依靠,孤儿寡母的没有谁来撑家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人出谋划策,晚上睡觉的棉被也是半边盖人半边盖脸。有的家孩子年幼时丧父就像老鹰被折断了翅膀,山林田地都没有人管理。家里没有父亲别人就会欺负你,山中的林木也有人想去吞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亲戚也很难帮着看管。没有父亲的家庭是很伤心的,孤儿与苦伴一生。有的人无儿无女孤零零的一个人,就像树木不长枝叶不成荫。一天一天的老去,很难盼望谁来看望一下,再想娶妻生子年龄却不允许,想要收养别人的孩子也没有人情愿,只怕有一天人去楼空。树木没有根,人没有亲戚,就像白瓜断了藤。我奉劝寨子人人都应该来献爱心。”[6]琵琶歌《孤独守人世》也有类似的歌词内容,体现了侗族社会乐善好施、关爱他人的善良本性和传统伦理思想。

(四)团结和睦

侗族社会是很注重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侗族琵琶歌《忍让歌》《劝和歌》《劝世歌》等等,就是专门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忍让、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例如,《忍让歌》就对团结和睦这一传统伦理思想进行了强调:“人来世间要讲诚信和睦,即使有做错的也不要乱恐吓。不要把愤怒放在脸上,忍过去了再大的纷争也能抹去。遇到蛮横的人我们也可以躲一躲,就像河里涨水我们躲远点,防止江岸有坍塌。人的一生说话不要得罪别人,当你生病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孤单。我们世人要相互忍让和睦相处。”[6]《劝和歌》则是对夫妻和睦进行了专门的提倡:“做夫妻两口子,首先作为两口子,不要争吵;生气也要忍着,那才不分化。平时要注意忍一忍,不要生气,那才不分化。女的话语甜,那男也尊敬。一方面,女人家说话要“甜”一点,另一方面,男方也要关爱女方。自个商谈相投机,男女双方心往一处想,才得那心疼爱,心里才温暖。”[3]这些琵琶歌体现了侗族倡导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传统伦理思想。

(五)宽以待人

在侗族社会里,家庭的婆媳关系都是比较亲密的。婆媳之间相互尊重,能和睦相处,这与侗族民众崇尚宽以待人的传统伦理思想分不开。侗族琵琶歌《婆媳之歌》就对婆媳之间要宽以待人、亲密相处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倡导:“有时候老人语重心长,然而人们却总会觉得是废话。很少有婆婆跟媳妇如同吹芦笙吹出同个音。世间经常有人嫌弃公婆不好伺候,常用气话顶撞……”后半段“每家各有一门,每个人各有一个妈,水各流向各条沟,要合起来不容易。从那阎王玉帝开始男女才能结亲,想起父母养我们男要娶媳妇女要嫁人,不要做那心肠狠毒的人让整个村子人都怕接近。水靠竹子流过,人靠亲戚帮忙,亲近的人就像糯米饭一样黏。谁人心肚明就会拿这首歌来细想,我没有好的药来医治人心,只能用好的话语来编歌吟唱。”[6]

《劝人说话要谨慎之歌》则是对兄弟、朋友以及邻居之间的宽以待人进行了强调:“静静听我唱首歌,请大家注意听,我唱首歌。说我们讲话那不要乱说,说我们平时说话要谨慎。话左语右,还没有调查那不要空谈。不论什么话,在调查之前不要信口开河。只管弹下巴,没有什么用。随意乱说话,没什么用处。口快惹官司,言语得罪容易来得纠纷。祸从口出,言语不慎,容易得罪人,往往会招来纠纷。 三句好话心头暖,话不投机六月寒……。”[3]

侗族社会在历史上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侗族民众往往通过唱歌的形式把侗族社会的传统伦理思想传承下来。《婆媳之歌》《劝人说话要谨慎之歌》等侗族琵琶歌表达了婆媳之间,兄弟、朋友以及邻居之间要宽以待人、和谐相处的传统伦理思想。

二、侗族琵琶歌中伦理思想的形成原因分析

伦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从本质上来看是对社会经济关系的积极能动的反映。侗族琵琶歌中伦理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条件,尤其与侗族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紧密相关。

(一)生活环境的影响

侗族琵琶歌主要流传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的南侗方言区。这里的侗寨大部分都是侗族民众聚族而居,青山环抱,依山傍水。侗族人民喜爱自然,具有一种把自然视为主体把人视为客体的生态伦理观念,持有一种将动植物看成是祖先的思维形式。侗族人民认为幸福美满的生活是自然和自己的祖先赋予的。要想世世代代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就需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逢年过节也要把好吃的好喝的供奉祖先。这样就形成了“万物有灵”,尊重自然以及祀奉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祭祀祖先,意味着对活着的老人也要尊重。不尊重和孝敬老人,老人死后也不会关照自己的子孙后代。

在没有文字的传统侗族社会里,生活以及生产的技能技巧都是靠父母等老人和长辈进行口头或者手把手的传授学会的。老人和长辈丰富渊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让年轻人很佩服,尊重和孝敬老人、长辈也就成为人们内心认同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同时,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偏远的山村这个熟人社会里面,低头不见抬头见,与家人、邻居关系和谐才能过得幸福快乐。更何况农村的修房造屋、婚姻嫁娶等大事没有家人以及邻居的团结协作是很难完成的。因此,与家人以及邻居关系和谐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倡导和养成团结和睦、互相帮助、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等思想和行为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生产方式的影响

虽然科技在进步,但是受到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侗族地区至今都用不了现代化的机械。仍然坚守传统的耕种方式,所采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都比较原始。因此,自古以来这里的耕作效率就极其低下。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村寨之间或者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帮忙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不仅在耕作的过程中增添了欢乐,而且增进了村寨之间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侗族民众相互帮忙、愉快相处的和谐互助思想与其生产方式紧密相关。另外,在落后的侗族村寨,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天吃饭和靠劳动力吃饭,对于一些遭遇天灾人祸的家庭以及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孤苦伶仃的小孩来说,往往需要亲朋好友以及邻居的接济才能生存。因此,团结和睦、互相帮助、乐善好施就成为侗族村寨村民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团结和睦、互相帮助、乐善好施等传统伦理思想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产生并一直继承和延续下来的。

三、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的传承

(一)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侗族民众通过琵琶歌,将伦理道德、世态人情、婚恋习俗、宗教信仰、民族历史贯穿于歌声当中,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侗族的村寨里,优秀的歌师往往善于发现村寨生产生活中的优秀事迹,并把它们编成琵琶歌来传唱。演唱并宣扬优秀事迹的琵琶歌,犹如对侗族民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因此,侗族琵琶歌演唱不仅是一项娱乐身心的活动,而且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侗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生产、生活技能以及婚恋习俗、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都是靠歌谣传唱等方式得以流传下来的。侗族小孩从小就开始学唱歌,通过歌谣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为人处世以及如何尽孝道等传统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

侗族琵琶歌通常在侗族村寨里喜庆丰收、走亲访友、谈情说爱、走寨赛歌等活动中演唱。在这些歌唱活动中,歌词里面所倡导的伦理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侗族人民的思想,不断地提升着侗族人民的道德情操和水平。因此,侗族琵琶歌的娱乐表演,不仅丰富了侗族人民的生活,而且提升了人们的道德审美品质,这对提升侗族村寨民众的道德水平以及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民众和谐相处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的传承

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伦理思想比较多,如恋爱自由、孝敬老人、乐善好施、团结和睦、宽以待人等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如迷信思想、安于现状的思想等等。例如,《忍让歌》就认为:“如果命中注定不是很好那你也不要去强求,只要好好地默认是最好不过的。别人穿得光鲜亮丽你也不要羡慕,我们没有绸缎穿布匹也不错。世间人比人是比不成的,明知道难得还强求的那就是愚蠢。做得没有别人好不要生气,该学会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学会的。人生在世靠八字,八字注定你没有就算强求也没用。”[6]所以,在传承侗族琵琶歌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把其中带有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使侗族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得到不断的传播和弘扬。对于恋爱自由、孝敬老人、乐善好施、团结和睦、宽以待人等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我们要继续继承和弘扬,对于迷信以及安于现状等思想也要进行批评与抵制。只有这样,侗族琵琶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力量。

结语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侗族社会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人处世、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内容。侗族琵琶歌不仅娱乐和丰富了侗族民众的生活,而且对于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和谐侗乡以及侗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把侗族琵琶歌以及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继续传承下去,从而把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猜你喜欢

和睦伦理思想侗族
“和睦”
你会怎样做?
齐心
不说谎话的小狐狸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