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2020-02-28刘成智
□ 文| 刘成智
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促进其发展,我国开启新一轮的会计制度改革。在新会计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不仅让会计工作内容变得丰富,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显著增加。为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准确分析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继而有针对的采取措施。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事业单位向更高层次迈进。
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主要影响
1.规范会计工作。在以往会计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会计准则不具体,无法起到规范作用。为扭转这个局面,我国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修正,不仅指向性更加明确,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也更加具体。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会计工作必然会上升一个档次,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提升会计适应性。传统会计制度与实际工况不相符,致使工作质效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国着重改进不足之处,以此提升制度的适应性。如此一来,会计工作就可有序开展,继而获得准确数据。这些数据是单位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正确决策的指引下,事业单位必然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3.减少运行成本。在新会计制度中,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生存不易,尽可能的压缩发展成本。一方面,事业单位学习会计制度的花费降低,培养人员成本相应减少,这无疑缓解了事业单位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新会计制度的实行,为会计人员提供充足的成长资金,并有组织有目的的推进会计队伍建设。事业单位拥有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工作质效想不提升都难。
会计制度改革视域下会计工作的完善建议
把握发展定位
有一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业单位要想发展良好,既要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又要掌握发展实况。具体做法是事业单位找出工作内容的具体变化,结合内部状况,营造适合会计工作开展的环境。同时,依托新会计制度建立工作制度体系。在完善体系前,事业单位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虚心学习与借鉴同行业单位的成功经验,二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发展定位准确。经过综合考量后,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会计行为更加规范,工作质效自然提高。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就可在复杂环境中拥有话语权。
找准职业定位
新会计制度涉及多项改革,在丰富工作内容的同时让工作更加具体。受传统思想束缚,会计人员一时无法接受,致使工作屡屡犯错。为有效根除问题,事业单位要强化人员认知,并提升综合能力。要想实现有的放矢,需要事业单位分析岗位特点,做好统筹规划。首先,明确工作职责。事业单位要合并职责交叉的岗位,同时根据需求增设岗位,以便构成一个系统。无论是何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及责任。当出现工作问题后,可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避免问题搁浅。其次,制定工作目标。为充分调动积极性,要为每一个人员设计工作目标。工作目标为会计人员指明工作方向,促使会计人员查漏补缺。再次,实行有效监督。发展资金十分有限,无法做到肆意挥霍,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如发现违规操作,要及时制止,并勒令改正。如此一来,会计数据就能收集全面,分析结果就能真实有效。最后,提倡自我反思。事业单位要培养会计人员反思意识,通过对以往工作进行回顾,从中找出不足之处,继而采取改善措施。
健全考核评价
会计制度改革推动会计工作模式的创新,那么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增设准确性考核。事业单位要设置一个考核周期,在规定时间内收集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以此计算会计工作的准确率。对工作零失误的员工,要给予嘉奖。对工作失误较多的员工,要给予惩罚。如果员工对判罚不服,事业单位要重新组织调查。通过了解事情前因后果,以此衡量判决结果是否准确。如发现判决错误,不仅公开道歉,还要严处涉事人员。如发现判决准确,要对涉事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以缓解其负面情绪。其二,推行自我认知考核。事业单位要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全面解读,并给予会计人员消化吸收的时间,以一周为宜。一周后,对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进行考核。如发现认知水平偏低,则需开展二次教育。为避免人员遗忘,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考核。其三,开展实操技术考核。事业单位定期对会计人员的各项能力进行考核,找到会计人员的薄弱点,为培养工作提供依据。经过企业培训、人员自学,实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可胜任岗位工作。如发现不思进取的员工,事业单位要考虑将其调岗或辞退,避免出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局面出现。伴随市场经济不断放开,事业单位的生存压力日渐增加。事业单位要想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要不断强化会计工作。要想会计工作有成效,需要准确掌握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针对改革内容,优化工作环境、调整工作模式。在事业单位不懈努力下,会计工作转型成功,可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数据。事业单位深挖数据价值,将其运用到决策制定中,从而确保自身在正确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