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
2020-02-28闫娇娇
□ 文| 闫娇娇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相关内部控制政策及文件的有效指导和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其存在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专项检查,同时财务部门为了满足检查要求对报告进行编制。由于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责权不清、管理松散、流程模糊等情况,导致内控制度的有序运行和落实到位无法保障。(2)内控工作中存在误区。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对内控制度进行建设和落实时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相关管理决策人员对内控政策和制度要求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导致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内控实施效果不理想。另外针对内控制度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形成的原因未进入深入了解,同时其他部分对于内部控制认识也存在误区,参与度较低,对内部控制的有效落实造成阻碍。(3)内控工作统筹能力较低。内控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对一套具有科学、可行性高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构建,并严格按照重要性、全面性、适应性、制衡性等原则,对各项内控工作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对其中的风险环节加强分析和确定,并对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应对策略进行制定,有效结合廉政风险管理及监督管理以工作,最终落实到位。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还流于形式,内控统筹能力还亟待进一步提高。
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有效举措
1.内部控制意识转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自身内控管理意识予以积极转变,对内控工作要求加强落实,使使内控制度实效性有效提升。通过内控管理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的强化,使内控责任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对核心权力运行加强制约和监督,尤其针对关键岗位;对专项审计所涉及的内控问题加强重视,并及时进行重点整改,使内部控制与其他监督方式的联动性增强;对业务和廉政风险预警预防机制加强建设,使内控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操作的合规性。
2.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为了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加强,应对现代化技术加强引入,为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内部控制中通过信息化工具的运用,提高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使审批留痕不可轻意修改、权限分级、分层等功能得以实现,彻底转变传统的粗放式、人制式的管理方式;加强精细化、规范化、体系化管理工具的运用,使流程明确、结果可视、过程可见的管理效果得以实现;通过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信息化工具在管理系统中的有效运用,促进信息数据实现共通共享,从而使人为干扰及舞弊等操作空间有效减少。
3.推动内控控制转变。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实施和推进,需要对相应的制度建设加强完善和提升,并对重点突破作为现阶段的工作重心,通过问题导向,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入挖掘,对发展环节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突破,使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内部控制的新要求,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内部控制成效进一步提高。
4.责任强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首先需要对相关责任加强重视,促进内控管理及业务管理职责的有效落实,一旦发现共性问题或苗头问题,应及时进行风险警示。其次对内控操作层面的制度和规程进行完善,确保责任能够明确,并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对各类风险问题及防范等级进行明确规范和管理,同时对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建设,使内部控制工作责任得到有效强化和落实。
5.内控工作成效与业绩评价加强结合。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需要对考评作用予以充分发挥,与廉政监督以及其他监督方式相结合,对风险防控关键点加强关注。在进行业绩评价时,需要对专项考评指标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对考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针对招投标现场、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应加强现场抽查工作,对多种组合方式进行探索,确保内控评价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如在进行内控有效测试和验证中,可采用谈话、问卷调查及评估测试等方式进行组合。另外通过内控与内审、巡视、专项审计等其他监督手段的配合运用,以及信息共享力度加大,能够对内控有效执行和落实起到推动作用。
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根据内部控制的新要求,加强新工具和新方法的运用,使内控工作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升,同时需要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入手,使从严治党等政策要求得以全面落实,对全流程内控体系进行构建,促进内控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将工作全局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性建设相结合,使联动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内控工作的可持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