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ULink平台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策略研究

2020-08-08

关键词:海丝资源共享成员

江 亚

(闽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福建 漳州 363000)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称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相关研究就一直深受学界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下称《愿景与行动》),在此背景下,相关区域利用自身优势对海丝相关问题开展专门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服务和智力支持,是适宜且必要的。

具体到图书馆来说,发挥自身在文献采访和典藏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无疑是重要职责和任务。目前,图书馆界关于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的研究已有一些。如陈彬强着重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从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2];蔡晓君等则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信息资源数据库和闽南海丝文化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两方面提出了建设闽南海丝文化信息资源中心的思考[3];吴春浩通过分析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若干资源建设和发展的策略[4];康汉彬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闽南海丝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案[5];张惠萍则以海丝文献的分支——侨批为中心,探讨了侨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6];邢瑞姗以漳州海丝文献整理开发为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开发策略[7]。但由于他们对海丝文献的本质特点考虑的较少,所以都还没有涉及图书馆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也没有将海丝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联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海丝文献是指反映古代(1840年以前)中国与相关海外各国和地区通过海上航线进行政治、经贸和科技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一切文献,以及历代学者进行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所产生的一切文献的总和,其载体包括金石、纸帛、数字影音等一切形式①关于海丝文献的界定,学界目前并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海丝文献的产生,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延续。陈高华等著《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对外关系的性质起了根本的变化,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这是较为科学的论断,本文在界定海丝文献时采纳这一说法。。相比其他文献而言,海丝文献有着时间长、地域跨度大、载体类型多、涉及学科广、文献数量庞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某一图书馆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建设是非常困难的,依托图书馆联盟开展资源共建共享才是最优路径[8]。那么,如何利用图书馆联盟平台开展海丝文献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显然是需要进行深入讨论的课题。

本文将通过网站调研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图书馆联盟的运行经验,以FULink(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分析福建区域内各高校图书馆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如何依托FULink平台在区域各高校图书馆间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对策措施。

一、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由海丝文献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分析海丝文献的内涵可以发现,海丝文献在时间跨度、区域分布、学科涵盖和文献载体类型、文献数量等方面,都比其他文献更为庞杂。譬如从区域分布角度来说,依据海上丝绸之路的走向,海丝文献的分布涉及到亚洲、非洲、欧洲等地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对其进行收集整理自然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如果再叠加考虑时间跨度、学科涵盖等其他因素,所面临的问题则更加复杂。这种情况下,靠单一图书馆的力量收集、整理和开发海丝文献,其难度毋庸置疑,开展共建共享才是最佳选择。

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作为政府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有义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地方发展需要,为挖掘海丝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其次,对单一馆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海丝文献在馆藏资源中所占比例还相对较小,因而缺乏进行专门管理的动力。如果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开展共建共享,统一规划协调,实现各成员馆在文献收集范围分配、人力和技术统筹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将各成员馆的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统筹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管理,必能推动海丝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从而盘活沉睡在各馆的海丝文献资源,更好地为海丝沿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为挖掘和发扬海丝文化提供文献史料支撑。

(二)可行性

政策区位优势明显。《愿景与行动》指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海丝核心区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①东南网.尤权在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http://fjnews.fjsen.com/2016-11/30/content_18773233.htm。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又有着妈祖信仰、闽南文化等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海洋元素的历史文化,它们在历史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进而形成了“海丝文化”。挖掘海丝历史文化遗产,福建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在国家和地方双层政策优势引领下,在海丝发祥地和新海丝核心区双重区位优势支撑下,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建设不仅有了底气,更是责任和动力。

平台发展条件成熟。FULink是在福建省教育厅指导下建立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目前已加入成员馆53所,在联盟范围内实现相互开放、联合保障[9]。FULink具有成员数量多、区域分布广、学科门类涵盖全等特点和优势,这与海丝文献的特殊性高度匹配,能针对性地消解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的难点和痛点,为更好地做好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增加了保障。

研究基础已有积累。海丝文献资源相关研究方面,已有“基于海丝文化的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搜集与整理”等一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在海丝文献的整合与数字化方面,已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来专题网站或数据库。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与厦门大学文学院联合开发建设有“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网”;莆田学院图书馆建设有妈祖文化特色数据库等等。这些都为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FULink海丝文献资源建设和共享现状

从调研的情况看,FULink目前还没有就海丝文献资源建设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也还没有将海丝文献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予以特别关注。各成员馆中,也只有少数几家图书馆将海丝文献资源作为一个专项予以建设。

在资源采访方面,除厦门大学图书馆、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等少数几个成员馆将海丝文献作为专题文献重点建设外,其他成员馆都没有进行专题建设或重点典藏。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成员馆虽然没有专门的海丝文献专题特藏,但在实际馆藏中已然蕴藏着不少隶属于海丝文献范畴的资源。可能是由于这些文献分布比较零散,再加上学界对海丝文献的界定还没达成共识等原因,这些资源大多是按照普通文献进行编目、典藏,另有少数成员馆将其归入到地方文献特藏中。没有进行海丝文献的专题建设、专门典藏,自然也无法将其完整地呈现,无法进行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譬如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库、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闽南文化研究基地等,都馆藏有不少海丝文献资源。

在资源整理开发方面,厦门大学除建有“海上丝绸之路史料目录”和“研究文献目录”数据库外,还建有东南亚研究中心数据库、莆仙妈祖地方文化特色库等数据库;黎明职业大学建有“海上丝绸之路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教学资源库[10]等等。除此以外,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成立了“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海丝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海丝贸易与海疆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当然,也可能存在部分图书馆已经在海丝文献资源整理开发方面做出成绩,但由于其资源数据禁止外网访问,难以获取相关信息的特殊情况。

在资源共享方面,FULink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成员馆的文献资源共享和一站式检索。目前,各成员馆的读者均能通过一站式检索平台检索到所有成员馆的纸质文献资源和采购数据库资源。但在自建特色数据库方面,由于前期各馆使用的自建库平台不一,建设标准和路径千差万别,建设的方向和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所以即使在同一联盟平台上,一时也很难实现检索和共享。

由此可以看出,FULink海丝文献资源建设和共享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1)各成员馆对海丝文献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和福建省“把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的定位出发。所以,没有将海丝文献从馆藏文献资源中提炼分离出来,进行专门建设、专门典藏、专门研究。

(2)各成员馆的海丝文献资源建设仍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寻求共建的意识不强,协调共建的机制也没有建立。图书馆联盟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广泛认可的共建目标和良好可持续的共建行为,是在联盟内实现资源长久共享的重要基础。如果长期处于成员馆分散建设、各自发展的情况,势必对资源共享的全面实现形成阻碍。

(3)共享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在没有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没有协调统一的资源建设目标,馆藏资源水平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完善的共享协调机制予以调和,那么很难在资源共享上达到均衡,尤其在海丝文献这种特色资源方面。另一方面,观念守旧也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之一。总把自己的馆藏当作“稀罕宝贝”,造成了共享关系的不对等性,进而导致共享的基础不牢固。

深入分析FULink各成员馆海丝文献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将目前散落在各馆的海丝文献,以及各馆自发整理和开发的数据库资源,通过规划协调,纳入到一个由FULink主导的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如图1所示)中,基于共同的目标理念,统一资源建设标准,集中管理,细化分类,协作共赢,则必能使分散在各处的海丝文献资源汇聚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加全面、科学、完整地展现在所有联盟用户面前。

三、对策和措施

探讨基于FULink平台开展海丝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就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联盟平台的聚合效应,依托联盟构建一个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其实质就是研究解决如何依托平台在成员馆间实现海丝文献资源共建目标,如何在联盟平台内达成海丝文献资源共享方案。

(一)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的对策措施

1.确定共建参与成员,树立共建目标理念。基于FULink平台开展海丝文献资源的共建,也并非是强制所有的联盟成员馆都要加入到共建队列中来。一方面,联盟的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资源共建也需要考虑参与意愿和现实条件。就现阶段来说,参与共建的成员馆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中的一个:第一,本馆馆藏资源中已有一定数量的海丝文献资源积累;第二,成员馆所处地理位置属海丝路线上比较重要的节点;第三,该馆具有较强的海丝文献资源建设愿望或需求。

图1 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运行图

确定了参与海丝文献资源共建的成员馆,还有必要经过广泛协商树立一致认同的共建目标和理念。受各种各样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成员馆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特殊情况。比如各个学校不同的学科分布和科研侧重点,各成员馆海丝文献既有馆藏水平的差异,各成员馆人员、经费配置和馆舍面积的多寡等等,都会对海丝文献资源共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面对这些差别和影响,只有相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才能在各个成员馆之间形成凝聚力。就目前来说,各成员馆可以把积极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自豪感、荣誉感,把为福建“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鼓劲发力的使命感、责任感作为共同的理念,把建设区域最大的海丝文献资源中心作为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2.建立科学的协调运行机制。以FULink现有运行机制为基础,充分考虑海丝文献的本质属性,建立一套科学的海丝文献资源共建机制:(1)设立领导小组。以FULink组织架构为龙头,从参与共建的各成员馆中遴选成立一个海丝文献资源共建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向有关方面争取经费并监管经费的使用,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等。(2)科学决策,合理分工。领导小组通过广泛调研,制定出符合各馆实际情况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在任务分配方面,充分考虑各成员馆所在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以及在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方面的差别,尽量做到因校因人因财分工。(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海丝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在人才梯队建设上要提前谋划,做好老中青搭配,搞好“传帮带”。培养一批有事业心,肯沉下心,愿意到基层一线去的年轻馆员,由联盟组织他们加强海丝文化相关的专业学习,进行业务培训。包括学习海丝文献基础知识、文献学版本学知识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方法等。(4)统筹规划,突出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分配。首先,要针对文献的不同类型综合考虑。对于一般的纸质文献,就要考虑各馆的馆舍面积、典藏能力等因素;对于电子资源则要考虑存储和技术维护能力;对于古籍字画、金石器皿等,则要考虑专业保存水平和保障能力。其次,要综合考虑各馆的学科专业能力和重点研究领域。有的馆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比较擅长,就多承担一些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方面的工作,有的在经济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就多承担一些有关经贸交流方面海丝文献的采访和整理研究等等。

3.制定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1)在文献采访方面,可由领导小组牵头制定海丝文献资源建设目录下发到各个成员馆,大家依照目录进行文献采访。筹划建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各成员馆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信息平台互通消息,既能确保资源建设的全面性,又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2)制定标准采访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分别制定,使得各成员馆在采访时有据可依,避免盲目采访,减少采访失误。(3)在编目分类和数据采集方面,也要规范统一。通过编制编目分类手册,制定数据采集标准等方式,提高编目分类和数据采集录入的准确性、统一性,以便于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以及读者的检索与查阅。(4)加强数据提取、数据筛选、数据标引、数据清洗、数据存储的规范性,做好数据的审核与校验,确保存储到联盟共建共享中心的数据安全、标准、可靠。

4.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达成具有积极意义。可探索实行基于资源建设贡献度的资源共享优先权措施,即在资源共建工作中所做贡献越大,在联盟的资源共享方面所获得权限越高,可以优先优质享受共享服务。协调制定符合各成员馆实际的任务目标细分,并进行分节点考核,根据任务目标完成度进行一定的奖励,对提出创新举措或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相应激励等。

(二)实现海丝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措施

1.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尽管资源共享理念已为大家所认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保守心态,认为自己的资源都是稀有资源,不轻易示人,更遑论共享资源。一是消极合作,资源虽然开放使用,但在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更好地推广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面,往往消极怠慢。信息时代,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更加庞杂,图书馆个体往往难以应对,特别是像海丝文献这种既有稀有属性又对研究非常重要的资源,只有靠资源共享才能较好地满足需求。因此,相关成员馆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合理边界内进行深度的融合共享。同时,还应积极地去寻找潜在读者,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让资源动起来、活起来,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建立完备的共享管理体系。与资源共建的多对一不同,资源共享大多是一对多的模式。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备的管理体系来保障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首先,可由FULink牵头建立一个集资源的展示、检索、分析和提供等功能为一体的海丝文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其次,健全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指导、规范各方的工作和行为,构建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共享运行生态,保障海丝文献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第三,建立可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计划,除了申请政府部门的经费支持以外,也应积极向海丝及“一带一路”相关民间组织或企业团体寻求资助,多渠道确保经费的可持续性。第四,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长期工作,联盟应全方位多渠道支持各成员馆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经常性地组织海丝文献采访、整理、研究相关的人员培训和交流,鼓励馆员将职业和事业结合起来,以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为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联盟应尝试运用新技术构建一个海丝文献资源共享数据云中心。运用数字化技术逐步将资源从本地存储转变成云上共享存储,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也可解决纸质资源不足导致的读者借阅受限问题。通过数据联网实现对读者的数字化识别,减少办理物理卡证,节约成本。对于不能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满足的读者服务需求,要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譬如在馆际互借中引入物联网,推动同城共用;和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城际服务上门等业务,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减少读者的等待时间,进而提升读者对海丝文献资源共享的满意度。

4.制定完善的共享促进机制。资源共享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共享促进机制来保障和激励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对资源推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政策机遇的发掘与把握、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需要注意的是,共享促进机制的制定一定要综合考虑成员馆的差异性,既要体现激励,也要平衡关切,避免把激励变成了反向引导。

四、小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专精和广博,这对图书馆而言是发展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在海量文献资源和信息洪流面前,图书馆凭一己之力去满足或适应读者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加入图书馆联盟开展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适者生存法则”在图书馆行业的真切反映。就海丝文献资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来看,图书馆选择依托联盟来开展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恰当而又必要的。本文着重讨论了在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内开展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对于在异质图书馆之间、在不同的区域图书馆联盟之间如何开展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猜你喜欢

海丝资源共享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