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经贸合作发展研究
——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

2020-08-08

关键词:闽台福建一带

陈 洁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福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是祖国大陆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份,是“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也是两岸文化交流最有共源性的省份。“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伟大构想灵感来源于古代丝绸之路,目的也在于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区域间的文化、政治、社会、青年、经济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闽台经贸合作带来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为推进闽台经贸合作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国内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 “一带一路”倡议带给闽台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和机遇的研究比较少。 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为闽台经贸合作找准定位,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一带一路”建设与闽台经贸现状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福建开放概况

“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依托中国和沿线国家已经构建且行之有效的双边及多边机制区域合作平台,拓展与“一带一路”经济带沿路国家或者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齐力共建21世纪人类命运、利益和责任共同体[2]。

20世纪以来,福建省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先行先试部署,合理用好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着力机制体制创新,当好两岸合作交流“排头兵”,闽台经贸合作成果拿下了多个全国首创。在对接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福建应该进一步发挥区位、政策、侨胞等内外在对台优势,努力构建闽台合作先行区,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闽台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闽台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本文主要对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闽台经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福建对台进出口总额从2013-2016出现三年持续负增长,可见“一带一路”政策的执行并没有对闽台经贸合作起到立竿见影的正向效果。与此同时,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福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2012年大幅度增长了11.9%,“一带一路”倡议给福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贸易往来带来的正面效应十分明显。福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常年以来呈现福建从台湾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态势,由于东盟主要国家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气候与台湾类似,出口产品也会出现同类性,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往来的加强必将分散福建对台湾的进口需求,因此短期内闽台进出口贸易总额出现负增长。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福建省通过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贸易往来的推动,开拓合作市场,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产业、促融合、深交流、促招商、优服务、补短板等,两岸经济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经济社会交流更加便利,到2017年两地进出口总额出现大幅增长,达到11426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25%。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5年,台湾百大企业已有43家在福建投资,实际使用台资74.5亿美元。表2数据显示,台商对福建投资合同数从2013年的314个增长到2018年的1316个翻了四倍多。投资合同总金额至2017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7年因海关总署加强对台湾小额贸易监管,加上台湾大选后民进党执政台湾,2018略有回落。

表1 2014-2019年闽台进出口贸易状况(单位:万美元)

表2 2013-2018年台商对闽投资合同数(单位:个)及合同金额(单位:万美元)

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闽台经贸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地理区位得天独厚 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有两岸最便捷的通道,两岸最短距离不到七十海里,闽台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有密切的同胞亲情。福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拥有众多天然港口,港口吞吐量可开发潜力大,海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及地理位置的要素禀赋优势,对闽台经贸合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福建拥有对台优势明显的自贸区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高质量发展对台经贸合作就是国家设立福建自贸区的战略部署。2014年4月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国家批准设立后,规划为福州、厦门及平潭三大片区。三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各有特色,其中福州片区建设的重点在打造现代化制造业基地、闽台服务贸易与金融改革示范区;作为福建省省会的福州还扮演着作为 “海丝”沿线国家及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厦门经济特区是福建自贸区的核心区域,获准成立了首个两岸合资证券投资基金,建设的重点是“一区三中心”即闽台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合作示范区、东南沿海国际船舶运输中心和两岸国际化区域金融业中心以及大陆对台商品买卖交易中心。平潭自贸区首先全方位开放港口,创新对台开放建筑市场,成立海峡两岸仲裁中心,规划建设台湾社区。其建设的侧重点是吸引台商直接投资及金融同业往来人民币结算业务。

3.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福建省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具体体现在:第一,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不断完善;2018年我国关检合一的政策也大大便利了进出口报关报检流程推动通关与物流并联作业,简化了口岸通关程序与缩短作业时长、对集装箱堆场规范管理降低收费。厦门海关还列入AEO互认试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闽台通关合作,推进闽台海关信息互通建设,扩大台湾商品单方采信范围。对输台商品建立互信清单,清单内商品实施即报即放制度,对动植物及其动物制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尽最大可能简化两岸商品通关模式。第二,拓展与出口退税申报、金融、港口等深度对接,与台湾地区及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

(二)劣势(weaknesses)

1.闽台产业整合与对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带一路”倡议下,闽台产业合作更加紧密,但是产业整合与对接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闽台当前正处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农业合作是闽台合作的先驱,台湾地区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大大高于福建,台湾的现代农业已经形成了从土壤到育苗到种植过程的高品质产业链,台湾检验检疫技术也已经对接世界多国前沿检验检疫标准,可以确保台湾农产品品质符合发达国家要求的同时具有合理规避 “蓝色壁垒”的技术,质量控制与商检的发展不均衡,必将影响闽台农产品经贸合作均衡发展。福建省GDP中第三产业的占比长期低于第二产业,而台湾地区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最大。闽台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制约了闽台经贸合作,加大了闽台经贸合作整合发展的对接难度。目前两岸产业合作仍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实现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对接较少。

2.交通物流网络不够完善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峰岭耸峙、丘陵连绵,土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80%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65.95%,居全国第一,虽然近年来福建省加速交通互联互通建设,陆海空运输通道持续完善,“海丝”核心区地位不断提升,但全省很多区域依然显得山高路窄,交通不便[3]。福建与台湾物流网络并未实现海、陆、空物流通道的无缝对接,例如并未开通建成点对点合作的两岸物流快速渠道、尚未建成两岸自贸区之间的跨海峡组合港、尚未实现两岸自贸区的班轮舱位互换与共享及两岸贸易信息互享、尚未达成两岸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3.互联网+新兴业态带动能力不强 在互联网+新兴业态的推动下,福建省的跨境电商企业迅速发展,但是规模化企业数量有限,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本土跨境电商平台成长缓慢有影响力的平台很少。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金融支付、创意设计、招商会展的支撑。目前闽台跨境电商各领域的闭环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链内相关产业环节对接情况不够完善,跨境电商生态链“闭环”还没有形成。闽台跨境电商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与深化。

4.“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供给压力 “一带一路”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为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的同时也给福建省的制造业出口带来了压力。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在步入新常态,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国内供给水平的矛盾也在逐渐显现,“一带一路”给福建制造业供给水平带来了考验。为应对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和供需矛盾等国内经济问题,福建近年来始终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提升供给水平也势在必行。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带来的政策支持 福建省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先行区文化交流的活跃区,闽台经贸合作是工作中重点。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率先执行了一批两岸交流的开放创新举措,便利了两岸产品、人员、资金等经贸合作要素的流动;开放了医疗、教育、建筑等新领域合作;构筑了台湾青年三创基地、闽台知识产权智库、台企快车服务中心等合作新平台。滨海新城的建设完善了整个福州片区经济链,必将拉动区域产业发展,可直接提升台湾地区对福建省的评分[4]。因此福建省不断繁荣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圈,不仅优化了两岸经贸的合作环境,也为两岸经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ECFA签署开创两岸经贸合作新纪元 自2010年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至今,为闽台经贸合作带来的极大的便利。ECFA签订随之而来的就是签订各种合作条款,例如在此协议框架下,大陆对台湾多项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开始免征关税,这大大降低了台湾产品的出口成本,进一步扩大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加上台湾也很重视庞大的大陆市场,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大陆迅速发展为台湾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ECFA遵循平等相待互惠互通的原则,对传统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贸易均秉持市场渠道自由开放的原则,同时也对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旅游对接提供便利[5]。

3.“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贸易结构优化及产业互补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牢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基础,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互补,即国际贸易结构上与产业结构上的互补。“一带一路”沿途的国家有很多,加强基础建设加深互信必为福建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建立共赢合作关系的同时,使得合作双方的利益的到保证,实现产业的良性互补。

(四)威胁(threats)

1.来自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竞争压力 福建区域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总量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本地市场的价格波动及商品供应对世界同类商品的影响力较弱。福建与长江三角洲的主要省市相比各主要指标均有较大的差距。虽然福建近几年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但由于与相临经济圈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省(市)际资源开发共谋、设施配置共建、市场营运共体、生态环境共治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再加上客观因素制约,效果并不显著。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产业选择的不断升级,台商越来越重视投资地区产业链及产业群的发展状况。当目前福建比较成型的产业链、群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成熟的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工业经济,工业基础恰恰就是福建的弱点。福建目前主导的电子信息、汽车、石化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主导产业类似,发展程度却比后者弱,大大阻碍闽台经贸合作深化发展。

2.政治因素制约明显 2017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对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怀有矛盾心理,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台湾经济函待新的经济增长点振兴经济,避免被边缘化;另一方面民进党方面对于以祖国同胞参加 “海丝”建设存排斥心理;加上由于台湾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宣传,台湾地区对大陆以及福建很多优惠政策知晓率不高,严重削弱了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情,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海丝”对闽台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

此外,为遏制中国发展、削弱中国国际影响力,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发展前景心存芥蒂,它们认为中国试图运用经济影响力,威胁其世界霸主地位,损害其长期把持的集团利益。因此,实行各种手段打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若台湾地区受到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牵制,必将增大“海丝”倡议的落实难度。

三、拓展闽台经贸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福建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闽台产业对接升级针对福建经济发展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有待升级的现状,要深入贯彻执行2018年福建省政府发布的《福建省提升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各项规定,以该计划关于开办企业应深化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放宽准营限制和市场准入为契机,努力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福州、海沧、泉州、漳州等地区比较优势,全力培养新的经济发展驱动点。在产业布局方面,应该从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水平三方面同时全面加大科技投入,把我市场需求;在贸易方面,进一步拓宽并搭建有效的贸易渠道。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素质与效率,使其成为深化闽台产业合作的重要切入点。将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的着力点,促成制造业与信息通信企业合作,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合作,进而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率与价值。在第三产业方面,闽台两岸应加强沟通、协作。现有金融行业、协会等非官方组织应加强互信,发挥闽台两岸金融行业、协会等非官方组织的作用,通过ECFA协议建立起两岸金融联盟、闽台金融服务中心等金融服务机构,为两岸金融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率先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此外应继续发挥农业优势和特色的产品吸引台商来大陆直接投资,深化闽台农业产业合作规模化。

(二)创新发展和深耕闽台电商合作 在 “一带一路”协同发展大环境下,深耕跨境电商合作发展,使福建传统优势产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企业应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供需态势,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和提升管理水平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特别是对5G网络技术与电商VR视频技术的运用,能够快速提升商品贸易能力,借助“互联网+”这种新兴业态,建立从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深化闽台电商合作,加强市场信息交流合作,更好地整合闽台商品的供需平衡发展。

(三)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闽台物流网络发展 在中国主导的 “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框架指引下,“一带一路”经济带国家或地区必将加大仓储、物流、集装箱货运航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了完备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定能营造更好的物流环境,为两岸物流往来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闽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完善设施建设,能够提高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台资企业来闽发展,发挥福建省对台招商引资的辐射作用,推动闽台经贸合作水平。

(四)强化闽台区位优势支点城市建设,增设对台开放行业试点 着力发挥福州、厦门、泉州等我省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海上合作支点城市作用,提升闽台经贸合作水平。以福州新区为中心,重点打造应用光学、光电子相关产业、海洋运输工具、钟表等高新技术产品基地建设;厦门强化“海丝”中心港口的地位的同时加快打造东南亚国际航运中心品牌,加强与台湾港口和重点城市携手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平潭更应借助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机遇、要强化与台湾在应用光学、光电子相关产业、国际货运、休闲农业、青年融合等多领域的合作,加速旅游服务自由化进程和“两岸共同家园”;推进作为“海丝”发源地泉州的先行区建设,发展互联网+国际贸易,努力把泉州打造成为福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高台商来闽投资热情,完善招商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朝阳行业的节能环保领域、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促进有良好竞争力的企业到境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打造优势行业例如纺织品、鞋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基地及产业合作园,拓展闽台经贸合作的新路径。

(五)探索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标准模式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深入贯彻中央对福建省对台工作部署,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需求情况,从比较成熟的闽台合作基地入手,构建标准模式并全省推广。标准模式应紧紧围绕福建省产业发展布局加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产业项目精准对接,整合项目资金,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产业合作重点示范基地、邀请台湾行业专家共同探索行业标准。进一步强化两岸基层交流,可以通过文化旅游节、马拉松比赛、举办海峡两岸青年联谊交友会等活动邀请台湾青年及台湾社团参观考察在闽创业园并体验交流,进而吸引台湾青年到创业园创业。同时要解决台湾同胞举家迁徙至闽的后顾之忧,创业园所在政府要积极落实台湾来闽创业人员子女就学、节庆及生病慰问等机制,帮助台湾同胞扎根福建创业发展。

(六)开辟福建连接台湾与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经贸关系新通道 首先是深化和提升产业合作实效。以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新兴产业、先进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引导闽台产业对接,推动两岸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其次是促进港口互联互通建设。以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港口为重点,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寻求双方经济利益共同点,进而将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推广到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第三是构筑台湾产品扩大东盟市场的中转地。准许台湾将半成品、原辅料先输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加工成成品后,按大陆“原产地规则”出口到东盟市场,享受相应关税优惠,提升企业通关便利,支持福建企业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台资企业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场。第四是提升侨商产业聚集区影响力,引进侨资参与中国—— 东盟水产品交易所建设,加快“侨梦苑”、马尾琅岐岛旅游度假区、海峡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闽台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有优势也有不足,机会和挑战并存,福建省应该充分利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港口资源、海西建设核心区的政策支持等迎合“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全国各省对台合作中凸显优势、占得先机;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基础物流设施,强化支点城市建设,拓宽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各级政府为促进闽台经贸合作发展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鼓励台商企业积极入闽投资,共享大陆改革开放发展红利、最终实现闽台两岸经贸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猜你喜欢

闽台福建一带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