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教育视域下的师范生师德养成
2020-02-28陈庆娟
陈庆娟 杨 慧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策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课程,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要以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建立师范生专业认证制度、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从源头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立德树人”是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是其核心使命。
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师范生师德培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证
“立德树人”,确立了“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并强调通过立德来树人。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极其重视道德,看重人的精神,强调人以德立。《道德经》云:“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1]尊道贵德不仅是老子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左传·成公十七年》云:“人所有立,信、知、勇也,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2]孔子的“仁者爱人”,或是墨子的“兼爱”“非攻”,亦或是孟子的“四端说”,无不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德智统一的人才的追求。立德树人解决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从关怀教育视角出发的“立德树人”和高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培养懂得关怀的人和构建关怀型的人际关系,培养具有关怀品格和关怀能力的优秀师范生(准未来教师),也是构建健全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践行习总书记所说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二)师范生师德养成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途径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确立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阐明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教育要为民族的崛起而努力,教育就要为国家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无穷变化的继承者,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必然要求。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备核心素养的教师,而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生力军,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就是践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对师范生培养而言,就是培育“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四有好教师”,故师范生师德培养,是保证和实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关怀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养成”
(一) 师范生师德养成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教师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师范生是国家未来教师的生力军,故师范生师德养成尤其重要和迫切。师范生师德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目前师德培养的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因此,全面考察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以“师范生”“师德”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研究成果有120余篇。关于“师范生的师德”培养研究现状,通过梳理与总结现有文献,发现研究成果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实证研究,代表人物有张小敏(2017),主要是针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发现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给出解决策略。另一类属于理论研究,如毋靖雨(2019)从师范生的身份和师德教育的功能入手,探索师范生师德实现的路径;刘旭(2019)则是从影响师德养成因素——隐性课程入手,探讨隐性课程对师德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优化隐性课程作用的策略;李培(2019)在其硕士论文中讨论了注重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培养,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有利于建立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概括而言,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上对师德培养进行了探索,也提出了一些实用建议和策略,但总体上成果研究数量不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通过梳理与总结现有文献发现,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的培养,长期以来主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包括微格教学、智慧教学、翻转课堂等都是为增强学生教学技能;师德培养方面鲜有系统的研究,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未进行系统的组织教学和实践培训,也未形成较为系统的培养模式。众多师范院校虽然开设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却没有针对师德养成的特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也匮乏; 大部分院校虽然有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培训,但也仅为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而实习,师德养成仍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关怀教育的视角出发,引导师范院校开设关于师德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同时,把师德培养放在和专业课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摸索出建立在关怀教育基础上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新模式,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化教师。
(二) 关怀教育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美国当代教育家内尔·诺丁斯于1984年开始研究关怀伦理的本质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于2002年提出关怀教育理论,其核心是以关怀为目的的道德教育理论,也是当前美国学校内最具代表性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流派之一。诺丁斯认为学校教育惟一一个主导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的、有能力的和有道德的人;关怀应是学校教育追寻的主要目标,学校教育的其他目标都应该在关怀这一中心的统摄之下进行[3]。当关怀成为终极教育目的,教育内涵就是学会关怀和被关怀,就是塑造具有关怀品格和关怀能力的人,就是建立关怀型的人际关系,从而改善社会。诺丁斯探求了这样一个道德教育模式:以榜样、对话、实践和求证为途径培养关心人的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4]。这种道德教育模式超越以灌输美德为主的传统人格教育。
关于关怀教育,国内学者集中研究了理论体系本身、结合我国现实德育对关怀教育理论的探究以及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对关怀理论的研究[5]。这些研究主要有:赵雪霞(2003)探讨了诺丁斯关心理论视域下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从师生关系和教师的德育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关心型教师需要具备的全新品质;苏静(2007)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将儒家的仁爱教育思想与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程瑞娟(2009)在硕士论文中阐述了如何从关怀教育理论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余保华(2013)讨论了诺丁斯关怀教育思想的教学论意义,倡导课程与教学必须以关怀为核心重新组织;代瑞雄(2018)基于关怀教育理论视角探讨了农村小学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黄向阳教授也对关怀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三) 关怀教育视域下的“师范生师德养成”路径
本文从关怀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策略。在师范生师德养成这一特殊目标下,“关怀教育”包括五层涵义: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与对学生的真实关怀;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建立以关怀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营造关怀型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在师范生培养实践中履行诺丁斯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同时,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同时,把师德培养放在和专业课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鼓励师范类院校开设关于师德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摸索出建立在关怀教育基础上的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新模式。在关怀教育视角下,建构多层面全方位协作同步的师德培养体系,从实践的角度,从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四个方面培养师德。
四、 建构“关怀教育”培养师范生师德的长效体系
(一) 建立“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机制
关于教育中教师的模范作用,中国历来非常重视。扬雄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6]。宋代刘敞在《公是集》卷38中写道:“故师者,非以饮食望人之口也,非以财利钩人之心也,非以权势制人之力也,非以名誉饰人之意也,以仁为本,以礼为教,以乐为和,以信为符,使人乃诱然而归之,翕然而随之。”[7]清代石天基在《训蒙辑要》写道:“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弟子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则弟子必多轻诞。”[8]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也提倡教师以自己美好善良的心灵来感化学生,使学生成为“完美的人”。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最为重要,所以建立“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机制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第一步。关于新时代教师师德的标准,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原则为核心,来督促和评估师范生专业教师的师德。“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师要切实发挥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为师范生做好榜样。鉴于专业教师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性,“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也应做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
(二) 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教师毕恭毕敬但不亲近。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要和教师建立起关怀型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生活中的“师生共同体”,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真实真诚地关怀,也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传统生生关系中,竞争大于合作,在关怀教育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养成中,也要建立起关怀型的生生关系。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个人不能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渗透性格的教育。”[9]关怀型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师范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体会到关怀型人际关系对自己道德发展和情感发展的塑造作用,更使其意识到“关怀学生”对于教育的巨大价值,实现诺丁斯所提倡的关怀教育目的, 即新的教育内涵,学会关怀和被关怀。在实践中养成师范生师德,从日常生活中养成师范生的关怀品格—“仁爱之心”和责任感,发展师范生的核心素养,也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良好的生生关系也是师范生德育养成的保障和实践途径。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良好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学会沟通和协作也是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师范生如果能在职前教师学习中学会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怀型友谊关系,在大学四年中和同学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培养和学习重要的人际沟通和协商能力,也将有利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 建立以关怀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中,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及他的全部自发性来对学生的整个人产生真实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讲解和传递,忽视学生情感和精神的健康发展,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尤为不利。诺丁斯关怀理论主张课程与教学必须以关怀为核心重新组织,建立“以关怀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否定教学仅仅为师生之间知识的讲解和传递。教学过程,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教师建立与学生的关怀型关系,重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重在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贵;教学内容重在形成学生对内容的独特理解,建构生成性课堂,学生进行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教学评价不应通过考试、分数控制学生,而应根据考试反馈分析学情,促进学生进步。师范生师德养成,结合以关怀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综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四)塑造关怀型的校园文化制度
关怀教育视角下的师范生师德养成,不仅需要师范院校设立显性的相关德育课程来实施,还需要设立“隐形课程”机制,优化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营造关怀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便是师范生德育的重要“隐形课程”,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获得德育的相关 “隐形知识”。 创设平等、友善、关爱的校园文化氛围,接纳、包容、挚爱每一位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制度,同时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来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让学校成为每个学生温暖的依靠、内心的向往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五) 师范生师德养成,在实践中生成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 “实践”的观点,并以此为其建构社会实践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思想基础,他关注实践过程本身以及实践中未经表达和阐明的逻辑—“实践的逻辑”[10]。依据其社会实践理论,师范生师德的实践性知识养成也只能在实践中生成,也就是师范生在“教学”场域中,与教师进行“文化再生产”时,在过往的“实践”积累下的“惯习”和“资本”及特定的“惯习”和“资本”双重驱动下生成和获得。师范生师德的实践性知识养成,是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才能茁壮成长,实现“知行合一”。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基础上,师范生的师德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师德,实践、对话、反思、认可是师德养成的关键。在师范生课程学习以及教育实习时,都是师德培养的实践机会,应鼓励师范生理解和关心周围的老师、同学以及实习学校的学生,学会关心;并将自己的经验和所学所思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磨练自己的良好人际语言沟通能力。关于个人道德自主性(autonomy)和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的关系,特里尔曾建议到:“把个体置于某种集体当中,提交个体的道德原则,以供他人通过道德对话、反思性讨论和争论等方式来纠正其中的错误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集体的团结性。”[11]通过对话、反思与交流,就师德原则、师德品质、师德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达到共识,寻求彼此的认可。
概括言之,建构“关怀教育”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长效体系,要求教师师德的言传身教,建立起关怀型师生关系和以关怀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塑造关怀型的校园文化制度,切实在师范生培养实践中履行诺丁斯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关怀教育”视域下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新模式,是落实、优化师范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新视角和新途径。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力,加强其师德养成乃是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师范生师德养成的关怀教育视角,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工作提供了新视角。“立德树人”的提出,解决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关怀视角是“立德树人”和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重要途径。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即教育就是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的基本衡量标准就是 “真、善、美”,即对人的善意和关怀,正如诺丁斯所言:“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因素,不可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确实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关怀。”[12]关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石,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才能突破工业化革命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加于现代人的桎梏,即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异化”以及马丁·布伯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13]—人与人之间关系成为了“我与它”的关系。和谐社会,应重拾建立人与人之间“我与你”的关系。本文所探讨的从关怀教育视角出发的“立德树人”、 师范生师德养成,重在培养懂得关怀的人和构建关怀型的人际关系,重在培养具有关怀品格和关怀能力的优秀未来教师,通过教育(教育即社会的缩影)构建起关怀型的社会文化制度,从而构建起健全和谐的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