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规避境外工程项目税务风险

2020-02-28■李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税收法律所在国税务机关

■李 浩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引 言

近年来,工程建设企业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最重要力量,在世界各个国家承揽工程项目。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法规环境、执法环境都各不相同,给境外工程项目的开展和运作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其中,税务的风险又是境外工程项目各种风险中最值得重视的风险。

1 影响境外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的因素

境外工程项目税务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指所在国的法律制度环境、税收征管、政治环境等,内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

1.1 税收法律制度和税收征管的风险

(1)税收法律复杂性的风险。每个国家的税法都有着庞大的体系,税种、税制、征管等等方面千差万别,并且还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税收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当地语言的准确掌握上具有较大的难度。税收法律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一些企业对税收法律难以完整的理解和掌握,难以有效的开展税务筹划工作。若未能准确的开展纳税申报,可能导致税务机关的处罚。

(2)税收法律解读的风险。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不够健全,在发生税法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规定条款比较模糊的业务类型时,就需要向所在国税务机关或者税务主管机关进行澄清。

而在一些国家,由于税务机关的经验不足,往往无法给出准确的回复。如果选择向税务机关或主管税务机关去函进行澄清,厘清税收条款的准确含义,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需要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耗费较大的精力和财力。

(3)外账核算的风险。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税收法律,对于同样的经济活动事项,能否税前扣除,税前扣除的标准和计税依据,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工程项目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税法的相关规定,很容易出现业务办理完毕后的成本费用无法计入外帐的情况。

(4)所在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的风险。由于工程项目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而很多国家税收法律变动频繁,经常出现税率的调整、优惠政策的调整甚至税种的增加等情况。一旦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不利的税收法律变动,就会直接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

1.2 政治环境的风险

政府间关系也会对境外工程项目的税务风险产生影响。在政府间关系比较良好,尤其是所参与的工程项目属于政府间合作项目时,税务机关在税务征管方面会比较宽松。这也容易导致企业在税务筹划时放松警惕,不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一旦政府间关系出现变化的时候,项目所在国税务机关会对以往的纳税情况进行严苛的检查,导致比较严重的风险事项。

1.3 项目税务管理的风险

(1)很多企业认为税务筹划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仅关注项目执行中的其他问题。但实际上税务筹划是紧密围绕业务部门的活动开展的。例如,在物资材料的采购中,采用何种采购方式以及使用何种付款方式,都可能会对外账成本造成直接的影响。但很多时候,业务只关心采购的价格和周期,而忽视了税务方面的影响。

(2)很多时候,项目进入跟踪阶段后只有市场开发人员参与,重心往往放在与业主的沟通谈判方面,忽视了税务问题。只有等到合同即将签订或者已经签订后,才要求财务人员开始税务调研和分析。但由于合同框架已经确定,限制了税收筹划的空间和选择余地。

2 规避境外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2.1 合同谈判阶段的税务风险规避

在项目合同的谈判阶段,综合项目初步情况,编制初步的税务筹划报告,对运作模式,合同签订模式等进行分析。在合同谈判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

(1)投标报价过程中,充分做好测算。根据前期调研和研究的情况,对项目的税负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测算,并在合同报价时予以考虑。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遗漏税种或者错误使用计算方法。

(2)在签订合同时,充分考虑税收法律法规变动的可能性,提前约定好因税收法律法规变动造成的损失的承担。在签订合同中,应规定如果由于政府法律变化导致的税负增加,业主应给予补偿。

(3)合理利用双边税收协定条款,降低税收筹划风险。我国已与大部分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应仔细研究所在国外的税负情况,结合双边税收协定,确定需要适用双边税收协定的情况。

(4)合理进行合同分拆,降低税负,减少风险。对于EPC总承包合同,可以考虑进行合同分拆,分别签订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其中的设计、采办合同,在中国完成,也称为离岸合同,无须在项目所在国纳税,主要的纳税环节在国内,合同由母公司和业主签订;而施工部分主要工作在项目所在地,主要纳税环节在项目所在国。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总承包合同价格中对分拆合同进行调节,提高设计、采办合同的合同金额,将项目的利润通过设计、采办合同汇回国内。这种操作模式不仅能够降低税收风险,也解决了项目资金汇回的风险。

2.2 项目执行阶段的税务风险管理

项目合同签订完毕后,应立即着手编制详细完整的税务筹划方案。税务筹划方案应包括各个税种的具体分析和测算,项目具体运作中各项业务的运作模式,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各部门的职责等具体内容。

做好项目执行过程中税务筹划方案的执行:

(1)税务筹划方案编制完成后,要对税收筹划中涉及业务部门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宣贯,确保业务人员熟悉与有关税务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2)在税收优惠的情况下,要注意研究税收优惠的前提条件,分析是否适用。根据税务机关的批复效率,提前准备相应的申请资料,预留足够的申请批复时间。

(3)要处理好与所在国税务机关的关系,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充分了解当地税收征管机关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正确的应对所在国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在遇到税务机关税务检查时,可请会计师事务所提前进行内部税务自查,提前暴露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或者消除风险。在税务检查时,应积极应对,面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回避,不怠慢。

2.3 项目结算后的税务风险管理

项目结算完成后,根据工程项目所使用的签约主体,所在国后续市场开发情况,以及所在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后续的税务事宜进行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短期内没有新的工程项目,应尽早的注销相应的组织机构,彻底的关闭税务事宜,避免所在国法律或者政治变化可能带来的税务风险。

3 完善境外工程项目税收管理体系,全面规避风险

境外工程项目的税务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和组织层面加强建设,系统化的对境外税收风险进行管理,全面规避境外工程项目的税收风险。

3.1 成立专门的境外税收管理机构

对于境外工程项目较多的企业,在总部建立专门的境外税收管理机构,能够系统性的对税收筹划工作进行安排和协调,由税收管理机构负责编制税务筹划方案,协调解决税务筹划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集中资源研究和分析国际税收中的共性问题,负责项目运行前的税收信息调研、分析和研究,负责项目运行期间对税务筹划的培训、监督和协调工作,负责税务筹划方案执行中有关国内部分工作的协调和落实,以及项目结算后税务关闭的相关事宜。

3.2 建立完整的税务管理制度

建立全流程的税务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各部门相关税务管理的职责,制定项目从开发到关闭各个环节的税务管理流程和重点工作事项,划分税务管理中各个部门的职责,明确税务决策程序等,并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对税务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税务筹划的系统性工作方法,加强税务筹划工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全面解决税务管理工作中无据可依和随意性大的问题。

3.3 建立税务信息数据库

收集和研究重点地区和国家的税制、税法、税收征管环境等,进行归档整理,并及时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变动,及时的更新资料档案。

对各个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执行情况、出现的税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完成后的对税收筹划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并在税务信息数据库中存档。

猜你喜欢

税收法律所在国税务机关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税收法律优惠政策思考
微商税收征管现状及对策分析
信息化背景下税务机关获取自然人涉税信息范围的边界
浅谈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
税务机关舆论引导的策略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中)
税务机关对减免税操作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2011年ENR最大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中国大陆入围企业(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
2010年最大200家国际设计公司(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之外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
2011年ENR最大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