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场磁共振图像常见的伪影类型、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
2020-02-28徐臻
徐 臻
(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泰州 214500)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MR)在临床上的应用,给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高场磁共振设备的应用,更具有科研和临床检查的优势。但是场强的增加,会使高场磁共振图像(magnetic msonance imaging,MRI)出现伪影。本研究对150例患者的伪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场磁共振图像常见的伪影类型、产生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开展超导磁共振扫描时出现伪影图像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5~80岁,平均(40.08±20.33)岁。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Multi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为患者进行相应部位扫描。扫描序列为为SE、TSE、FSE、EPI,体位分别为横轴、冠状、矢状及斜位。
1.3 观察指标
对150例患者高场磁共振伪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进行分类并找出产生不同类型伪影的原因。
2 结 果
经过对150例患者的伪影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四类。一是运动伪影,有70例46.67%,二是受磁场和梯度场影响的伪影,有32例21.33%,三是化学位移伪影,有30例20.00%,四是卷褶伪影和部分溶剂效应伪影,有18例12.00%。
3 讨 论
随着MR技术在临床检查中的普及,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是高场磁共振技术,为科研和医疗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高场磁共振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涉及多个检查领域,对骨骼系统、胸腹部、心脏、血管等部位的检查,可以明确病灶位置和范围,检查出病情严重程度,诊断准确率非常高。但是在检查过程中,MRI出现伪影影响了检查结果的准确判断,需要加以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150例患者出现伪影的MRI图像进行分析,按照发生的原因将伪影分为4类:运动伪影、 受磁场和梯度场影响的伪影、 化学位移伪影和卷褶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伪影[2]。
3.1 运动伪影
本研究中,显示有70例伪影。这种伪影在MRI中比较常见,原因是患者的呼吸、心脏搏动或者咳嗽等原因导致的[3]。在患者躯体运动过程中,会导致取样、编码过程中傅里叶将叠加信号变换成数据时发生空间错位,从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按照临床医师的经验来看,运动伪影的去除,可以通过控制患者的运动来进行。在检查前,对患者做好心理辅导,缓解其紧张情绪,并指导其服用镇静剂,还要训练患者屏气呼吸能力。也可以通过门控技术和软件算法来对图像进行调整,由患者慢速流动引起的伪影,可以使用流动补偿进行修饰。
3.2 受磁场和梯度场影响的伪影
顾名思义,这种伪影的产生,是由于主磁场或者梯度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伪影。在MR诊断过程中,需要保持主磁场和梯度场的均匀和稳定,这样有助于确定信号位置,保证MRI的真实性。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时,会使主磁场受到破话,受检层面内体素频率和相位不匹配,会形成伪影。本研究中32例受磁场和梯度场影响的伪影,据分析可能是受检者口腔内的金属假牙、衣服上的金属扣或者其体内留置金属支架等造成。为了保证图像质量,患者需提前除去此类物品。
3.3 化学位移伪影
本研究中,化学位移伪影,有30例。化学位移伪影由高场磁共振设备本身产生的伪影。水和脂肪在磁共振效应下,会有220Hz的频率差。在MRI上显示,有两个像素点大小的影响。水和脂肪交接处,会有条状阴影。可以采用脂肪抑制或者增加带宽的方式解决,但是要注意信噪比。
3.4 卷褶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伪影
本研究中,卷褶伪影和部分溶剂效应伪影,有18例。这种伪影产生的原因在于MR扫描视野小于成像解剖面时,位于视野之外的解剖影像会移位,或者在下一张图像上形成卷褶。卷褶伪影的位置与相位编码方向有关。对于这种伪影,需要将患者受检位置的最小直径摆放到相位编码内,或者增加视野范围。部分容积效应造成的伪影主要是由于扫描层面较厚,或者是病变部位介于扫描切层之间,导致周围高信号将病变位置掩盖而出现伪影。通过调整层厚参数或者改变扫描位置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