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眼渗血的防护对策

2020-02-28陈荣方公维华严丽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针眼穿刺针维持性

陈荣方,公维华*,严丽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血透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通过对血液进行透析以延缓疾病的发展,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但此类方法会对使用者身体产生一定负担,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易滑动,皮肤弹性差,针眼愈合速度较慢,再加上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需用到肝素抗凝,更加大了针眼渗血的概率及渗血量,导致最终患者身体健康受损,心理压力大的情况,针对此类现象,特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穿刺针眼渗血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从中选取穿刺针眼渗血患者90例,针对其临床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分析。患者中包含有男性47例,女性43例。纳入标准:其一、经过临床诊断治疗,符合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穿刺针眼渗血诊断标准;其二、患者已成年(18周岁及以上);其三、入院前签署协议书,配合治疗,具有明确的意识。排除标准:其一:在穿刺针眼渗血之外有脑、肝、心、肾功能异常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着器官严重损伤、病灶转移者;其二:怀孕阶段及哺乳期妇女;其三:未满18周岁患者[1]。其四:没有法定监护人患者。将两组患者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得到P>0.05,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防护措施

1.2.1 临床对策

首先需要戴上无菌手套,将用以固定穿刺针头的胶带去除,以无菌纱布擦拭干净渗出血液,暂时停止血泵运作,将穿刺针头完全插入患者血管,使针柄紧贴患者皮肤,将血泵打开,在皮肤无肿胀等不良反应情况时用胶布固定针柄,并用胶布自穿刺针下方向上交叉紧拉皮肤,在穿刺点以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抑制渗血。

1.2.2 日常护理

对患者定期询问病情,了解患者针眼渗血情况,进行记录。患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穿刺针眼渗血情况,嘱托并帮助家属在允许的范围内移动患者的身体,翻身时注意慢而缓,保持小幅移动,防止触碰到穿刺手臂。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感。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针眼处的情况并及时记录,严防感染的发生[2]。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找到最舒适的体位在患者肢体不适时进行轻微按摩。在针眼渗血的时间内控制患者活动量,令患者多饮热水。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注意护理中动作要轻柔,防止动作幅度过大导致患者出现二次损伤,这时需要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让患者家属保持冷静,尽量配合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对于患者住院期间或者得病之后精神方面的问题要加以重视,患者由于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精神压力较大,很容易产生失眠、抑郁等各种问题,对于此类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记录并对医生进行一定的反馈工作,也要更加仔细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积极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帮助患者及时排除心理心理障碍

1.2.4 透析的相关护理

为防止针眼处渗血情况的加重,每次注意动静脉穿刺点需要更换位置,每个穿刺点间距需大于1cm。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用到肝素来抗凝,但肝素在抗凝血的同时也会导致穿刺点渗血情况加剧,因此需要加强巡视,每半个小时检查一次渗血情况,渗血加重者给予其鱼精蛋白等及时止血。在透析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流量、血压、血压超滤量的观察,做好应急措施。在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时,以硫酸镁湿敷,每日两次。穿刺时要注意将针穿过狭隘处,从而促使狭隘处进行扩张,使血流量得到提高。穿刺点出现血肿或是渗血时要以冰袋进行冷敷,促进止血。在透析结束拔针之后以适度力量按压穿刺部位,持续一段时间但不可过长。对于局部血肿以及血液渗出者要采用鱼精蛋白进行治疗。

2 结 果

全部90例患者渗血情况均得到极大抑制,82例患者渗血情况完全消失,其余8例渗血减少60%以上。

3 讨 论

在血液透析过程总肝素的应用是导致穿刺针眼渗血的主要原因,肝素的应用阻碍了血液凝结,使肝素化状态的血液容易渗出,加上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3],其血液凝结能力差,针眼愈合能力差,更加剧了血液渗出,因此需要将穿刺针头完全插入患者血管,使针柄紧贴患者皮肤,并将其固定,并结合以心理护理及透析穿刺护理,结果患者均渗血停止或极大限度的减少,临床效果好,可以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针眼穿刺针维持性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打针后如何避免皮下瘀青
针眼
——破溃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