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分析

2020-02-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例数

亓 敏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32)

乙型肝炎是肝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且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的患者已经高达1.2亿,目前临床治疗中尚无彻底根治方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乙肝疫苗的接种是乙型肝炎预防的主要措施,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接种后出现无应答情况需要进行进一步接种[2]。基于此,抽取66例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探究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以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抽取66例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将其经电脑等量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1.3±1.2)岁;研究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19~28岁,平均年龄(21.6±1.7)岁;患者均无肝炎疾病史;患者HBV检查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以及抗-HBc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患者接种前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相关要求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66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接种疫苗均为重组(酵母)HepB,接种位置为上臂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该药物的单支剂量为5 μg/0.5 mL,患者初次接种方案为0、1、6个月,所有患者均再次进行0、1、6个月方案接种,对照组再次接种剂量与原剂量相同,用药剂量为5 μg/0.5 mL,研究组再次接种剂量在原剂量基础上进行追加,用药剂量为10 μg/mL,总接种剂量不可超过60 μg/mL。接种完成后全面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各部位瘙痒、疼痛、发热或者头晕头痛等不良情况。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66例患者再次接种后阳转情况,分组对比阳转率。另统计66例患者再次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组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研究组33例患者再次接种后抗-HBs阳性测定结果中,阳转例数为33例,阳转率为100%,对照组33例患者再次接种后抗-HBs阳性测定结果中,阳转例数为25例,阳转率为75.76%,研究组患者再次接种后抗-HBs阳转率高于对照组,经计算x2=9.103,P=0.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再次接种后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发应,另有1例患者出现全身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为4例,总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再次接种后有2例患者出现局部不良发应,另有1例患者出现全身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为3例,总发生率为9.0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再次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来看无明显差异,经计算x²=0.159,P=0.689;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肝疫苗免疫是乙型肝炎预防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个体情况不同,免疫效果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免疫接种方式,如接种后无应答患者需要进行再次接种,再次接种时可以通过对疫苗使用剂量或者接种次数的增加提升免疫效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种后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增加再次接种用药剂量在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后无应答患者再次接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阳转率,达到免疫接种效果。66例患者进行再次免疫接种后局部或者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乙肝疫苗患者再次接种中增加接种药物用药量不会增加对患者各系统组织的刺激和影响,接种后安全性有明显的保证。

综上,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中追加剂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免疫接种效果,且不会增加接种后副作用发生率,对接种安全性有所保证,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例数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更正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乙肝疫苗风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