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型文言文”教学的读·想·拓
2020-02-28邓燕
邓 燕
(南通市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1)
孕育了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微古文”,饱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透露着浓郁的文学韵味,无论是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感,还是培养学生精准的语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将来学习更深奥的古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阅读部分即提出了“在诵读优秀诗文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的目标。在教学“微古文”的时候,要注意摒弃那种字字训诂、句句解释的“灌输式”教法,注重综合运用读、想、拓联动发展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能涵咏、自主建构。
一、朗读,从囫囵素读到传神精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话题,也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无论是“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还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体现着“读”的至高地位。如今,我们带领学生阅读“微古文”,当然也离不开读。纵观当下“微古文”教学,老师们大抵也是采用的初读感知、示范领读、划分节奏、反复练读等方式,首先不求甚解地读熟成诵,而后再转换成现代语言,领会大意,体悟意趣。如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古文《司马光》时(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教师出示文本内容,范读造势。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生字,结合注释理解相关的字词,然后划分句子间停顿的节奏,组织个人读、同桌互读、指名集体展示读等,将古文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这样做,完全符合朱熹《朱子读书法》中强调的“读响亮、都正确、读完整”,直至“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必能形成记忆。
作为第一篇正式与学生见面的古文,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读得更自由一些,目的是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乐于去探究、吟诵它,而不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中艰难前行,为读而读。因此,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翻看课文,并告诉学生:在几百年前,我们古代的人读的书、写的文字,和今天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我们通常将他们称为“古文”或者“文言文”。在这些古文里,有很多字的意思和今天不大一样。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激发起来,他们急于想知道古人到底读、写的什么文字。在他们纷纷猜读之后,再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大组展示,并且比一比,看谁读懂的句子最多。因为学生之前听过司马光的故事,因此,他们在半猜半蒙中大抵能将大意说出来。在学生发言时,教者始终不忘追问:“你是怎么读懂它的?”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总结、归纳。如一学生说“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说“一群儿童在院子里玩耍”后,并且主动解释说:是根据奶奶以前给自己讲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还有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出来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及时归纳:“是的,根据与古文对应的故事进行理解,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管这种方法叫‘意译’。”“结合课本给出的注释,把原来的句子换成现在的意思,这种方法叫‘直译’。”接着,将两种解释都呈示出来:“①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地玩;②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然后让大家比较:“大家能说说,‘意译’和‘直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吗?”学生在观察对比后,发现“意译”只要意思相近即可,而“直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的字词一一对应。在学生都理解了该句之后,再让他们思考句子该如何读,这时候的停顿就不需要老师的示范以及学生生硬的模仿了。
鲁迅先生曾对自己的私塾生活这样描述:(所读的内容)先生基本不讲,在几遍领读之后,就全交给学生自己摇头晃脑地读,而且是全不肯学生提问的。因此,大家往往读得云里雾里,咿咿呀呀中自己也不知道读了什么,为什么要读。我们现在的阅读,不能脱离于学生认知之外,不管是啥意思地乱读一通,而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体会。这样的先理解后朗读,较之前的囫囵素读,无论是情感还是节奏把握上,学生都会轻松很多。而且,有了第一句的学习、探究示范,接下来的句子的理解,教师基本就可以半扶半放直至完全放手了。
二、想象,从帮助表达到悟情明意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朝学者陈献章也非常支持朱熹的观点,并提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观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学习语文非常科学也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虽然小学阶段选取的小古文都是最基础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但对于一直浸润在现代汉语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这与现代语言差距非常大的文字时,他们的感觉是懵圈的,完全是凭着猜测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过去,似懂非懂地揣摩着表达的意思。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越过这一跨度的学习呢?“想象”就是最理想的路径,教师除了让学生结合注释来理解陌生的字词外,还可以借助画面、多媒体、生活经验等方式启发学生自由想象,猜猜大意、体验情感、领悟立意。
还以《司马光》一课教学为例,在学生摸索着或直译或意译理解句子的意思之后,播放了一段与之相关的《司马光砸缸》的动画视频,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表达:“一天,有一群小孩子聚集在一个庭院里一起玩耍,正当大家玩得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大家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一个小孩爬上了一个口小肚大的陶瓮,一不小心就跌了进去。这些小孩没遇到过这种场面——”这时,笔者故意停了下来。正在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用热切的眼神期待着老师继续讲,笔者却将“欲知结果如何”抛给了他们:“‘众皆弃去’,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描述出“大家都害怕地跑出去了。”“大家非常害怕,一个个都跑出了院子。”“有几个孩子反应快点,想到喊大人来帮忙。”“这时候,和他们一起玩的司马光,有什么表现?”“他是一下子就想到砸破陶瓮救人的吗?”学生各抒己见:“一开始,司马光想爬上陶瓮去把小孩拉出来,但是陶瓮外面太光滑了,他个子又小,爬不上去。”“他想去搬个凳子,但想到时间肯定不允许这么做——说不定等把凳子拿来,人家大概早淹死了。”“他肯定也想到了喊大人来帮忙,但是外面已经有小朋友在喊了,没有一个大人回答。”“在他急速思考着的时候,突然看到陶瓮旁边的石块,他灵机一动,拿起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陶瓮砸去。陶瓮一下子被砸破了,里面的水立即从破洞里涌了出来,那个不小心跌进缸里的孩子,看到了亮光,赶紧顺着洞口探出头来,司马光拉着他的手,把他从陶瓮里拉了出来……”
这样根据插图和文言文进行想象描述,原先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惊慌失措、紧急万分、灵机一动、开心释怀,便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和主人公的心理距离。这时,让他们再次朗读文本,其情感、语调明显有了很大的变化,且发自内心,完全不同于那种没有理解时故作腔调的模仿。
这样的思考、表达,对于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边思考边想象,故事的情节也得到了丰富,思想得到了熏陶。小古文里一般都蕴藏着质朴的道理,像本课里,体现了司马光的机智、临危不乱,遇到危险不慌张、沉着冷静、充满智慧等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当然值得当代孩子学习,按照小学语文教学“言意共生”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拓展,让学生“意会”。但毕竟小学生阅历还浅,理性思维程度不高,教者不宜超越学生心理、年龄阶段,进行空洞的说教,不应长篇大论讲道理,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对微古文、对主人公产生情感认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拓展,从单调无味到意趣盎然
诵读,有助于学生记住这些小古文;想象,有助于学生表达和理解微古文,这些都是必需的、常用的教学呈现方式,但是古文与现代文相比较,毕竟是陌生的、难懂的。如果教师一味重复这些单调的教法,学生往往容易失去当初的热情。尤其在久读不能流畅、久思不得其解时,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导致畏难退缩等后果。因此,对于刚接触小古文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努力拓展教学的呈现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路径,让微古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变换朗读形式,让“读”有趣
如同桌对读(互相交替,一人读一句后,另一人接着读,然后再接回去,如此往复),老师引读(群儿——,一儿——,足——。众皆——,光——,水——,儿——),角色朗读(如老师扮演“邻居家的小弟弟”“放学来接送的爸爸妈妈”“耳朵不太好使的爷爷奶奶”等),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兴味盎然地朗读成诵。
2.追溯本来模样,让“学”生奇
从追溯小古文最初记写的方式上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的认知中拓宽他们对古文的认识。教学时,可在充分对照、感知小古文的表达与现在语言表达的不同之后,再让学生去观察它们原先的模样,如去掉标点让学生读,(告诉他们最初人们的记写是没有标点的,直到汉代才有了逗号,宋朝时才发明了句号。)这样,既能考验他们是否已经对节奏有了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又了解了基本的文言常识。接着,我们还可以出示竖排以及繁体字无标点的从右往左的编排形式,再让他们去尝试有节奏地阅读。这样,既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古文的最初真实面貌,又结合当下的一些书法作品渗透书法布局的方法和艺术。
3.进行古今对照,让“比”启思
在微古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有意识地将古文凝炼的表达与现代文细腻的描写相对照,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感悟中了解古今表达的不同特点,从中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生发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古文的兴趣,启发学生见贤思齐、守正出新。
综上,小学中高学段的“微古文”学习,“读、想、拓”的方式是扎实有效的:它从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起步,从简单的意译和直译入手,提高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和自信;通过放飞想象,调动学生生活积累,丰富学生表象,更好地读懂、读通、读美课文;通过转换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的朗读、背诵,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加深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样的“微古文”教学学生是喜欢的,是践行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改革思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