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宜昌”媒介景观的影像建构与审视
2020-02-27张芹
摘 要:视觉文化语境下,影像媒介深刻地影响着城市文化景观的生产。媒体人依托宜昌客观存在的自然地理空间符号和民俗文化资源,用各自不同的影像生产方式与审美认知,展现了多元的“最宜昌”城市意象。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考察近四十年以来最具代表性、包含了宜昌影像符码的影像文本,主要以纪录片、影视作品和短视频等为主,进行镜像文本细读、文化重释和意象提炼,获取“最宜昌”城市元素的具体影像建构、呈现与叙事表达策略,为今后更多的地域文化影像生产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最宜昌”;媒介景观;建构;审视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1-0006-04
当影像媒介深刻地介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1]3。虚幻的影像景观常常与真实的现实景象叠映,生活经验编织成了媒介在场的经验,而我们在这股巨大的影像洪流中观看、张望,高度卷入、目不暇接,难辨真假。
媒介影像是如何建构“真实的”宜昌的?这些“最宜昌”的媒介景观是怎样完成了对宜昌地方空间的影像文本书写的?这些饱含着强烈的人地情感联结关系的影像符号又是否最有效地激发起受众对宜昌城市更浓厚的依恋关系?基于此,本文在对最具代表性的宜昌影像符码(主要以纪录片、影视作品和短视频为对象)进行影像文本细读与重释中,试图找出其具体城市元素影像建构与叙述表达,为今后更多的宜昌影像生产提供重要借鉴。
一、“宜昌”记忆:影像地理空间的含魅书写
“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不论何处,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总包含着他们和地域基础之间的一种必然的关系。”[2]9-10宜昌历史悠久,古称夷陵,取义“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就“宜昌影像”的地域特征而言,大眾认可度最高的自然地理就是清江、三峡大坝、秭归乐平里、兴山宝坪村、长阳人遗址、磨基山、长江大桥等空间表征。这些备受偏爱、频频亮相于各类影像中的空间坐标符号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形成了独特的“最宜昌影像”语境:不仅是宜昌地区百姓生活的物质基础,更是宜昌人表现精神世界与生存体验的重要文化载体,早已筑构起宜昌的生命意象, 并不断勃发出鲜活的动态。
(一)大坝:宜昌“今生”的叙事背景
作为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城市,宜昌却备受世界关注,这主要与三峡大坝这座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密切相关。自1994年开始修建,如今的三峡大坝已是每一个来宜昌旅游的游客必到打卡地。被拦腰截断的滚滚长江水咆哮着喷涌而下、大小船只排队过升降船闸,这几幅经典影像画面,也是大众对当代宜昌最直观的城市想象。
2019年央视大型纪录片《长江序曲——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告2》,“三峡大坝”代表宜昌再出镜约十二分钟。解说词这样说:“习近平对长江的关注由来已久。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长江沿线的四川、重庆、湖北考察,并登上正在施工的三峡大坝;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再次来到三峡大坝,登高望远,极目江天。(习近平讲话)真正这些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定要靠自力更生。我讲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靠我们自己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从上古神话时代到三峡工程建成前,长江水患一直困扰着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大坝建成后,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联合荆江分蓄洪工程,可有效控制江汉平原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峡大坝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航……”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各类宜昌影像资料,以“三峡”为题名的大型纪录片不下十几部,其中,三峡大坝、葛洲坝都是出镜最高的影像符号,宜昌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世界水电之都”。2018年宜昌城市宣传短视频《相约宜昌》,时长12分33秒,“美丽的三峡明珠”、“万里长江沿线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世界水电产业密度最高的城市”、“世界级的工程,世界级的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与水共舞、与水共进”等解说词,从不同拍摄角度、以不同影像形式反复勾画“三峡大坝”、“葛洲坝”等代表性地标空间。2018年央视纪录片《大美中国》中三分多钟时长的《揽夏 湖北宜昌》片段,没有一句解说词,也仍然选择了“三峡大坝”、“葛洲坝”这些最能够表现宜昌城市文化的关键地标空间进行影像书写,用它们描绘出秀美的宜昌山水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可以说,三峡大坝、葛洲坝为所有的宜昌影像提供了最佳的关于宜昌“今生”的叙事场域,科技与文化、生态与文明在这里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语境。“大坝”这个地理景观符号充满了大国重器的博大力量与城市快速发展的自豪感,有着强烈的地方性,它不断被反复含魅型塑着, 渐渐固化成了宜昌记忆的深重内核,并更加多元地凝聚起当代人对宜昌城市的新的影像记忆。
(二)小城:宜昌“往世”的精神象征
如果说“大坝”代言了宜昌的“今生”,那么以长阳、秭归和兴山为代表的宜昌域内县级城市群的影像书写则承载了宜昌的“往世”。在这里,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清江流域“长阳人”的发现,见证了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祖先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踪迹;在这里,还有记录着厚重历史的山水古镇,如土家人的母亲河远古的幽幽清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乐平里、美丽的民族和亲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兴山宝坪村……巴楚文化、盘古文化、桑蚕丝绸文化正是从这里出发,播撒全国。
纪录片《长阳人之谜》是这样介绍长阳的:“拨开云雾见清江,聚焦长阳寻巴方。具有两年多年历史的长阳县,位于武陵山脉的清江中下游。……追寻历史的记忆,青山多见巴人迹。长阳渔峡口‘香炉石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早期巴文化的祖源以及廪君之‘君乎夷城建立巴子国找到了实物依据。巴人在这里住了三千年,但是整个遗址是四千零四年……山歌、南曲、撒叶儿嗬,长阳的三件宝。”
而每当讲述屈原和昭君的故事时,秭归和兴山的金灿灿的橘子、郁葱葱的茶树、清澈澈的香溪水等自然地理景观就被凝视成“宜昌影像”的指代符号,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为屈原和昭君文化的“可视性”打造了独特的地域空间背景。1987年黄虹版四集电视剧《王昭君》的开头,王昭君一出场就在桔园,边采桔边吟诵《橘颂》,郑重许下诺言——一生要以屈原为榜样、用他的品行要求自己。2007年杨幂版十集电视剧《王昭君》的第二集,少女王昭君被称誉为“香溪村、秭归县、楚地方圆几百里最漂亮的姑娘”,并特写了一组昭君香溪浣纱的镜头。和数量相对较少的王昭君影像相比,关于屈原的纪录片、短视频、电影电视作品非常之多。此外,凡是谈及端午习俗、秭归风情或是楚文化源起等主题的影像作品,屈原曾经生活过的乐平里、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屈原祠,都是不可或缺的影像符号。当然,今天的秭归已因三峡工程迁址并修建了新城,如同纪录片《长江序曲——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告2》中记录的一样:“谭玉雪,出生于秭归新县城,父母是三峡库区移民,对她来说,那个淹没于三峡水库万顷碧波中的老家只是一个传说。幸运的是,他们搬迁并不遥远……”往昔间,这些标志性地标“小城”已在岁月流逝之中更迭了过去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空间符号含义,被时代添加了更多元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民俗物镜:影像人文空间的地方认同
“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3]1宜昌的影像人文之美是由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组成的。现今宜昌市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名录19项,省级项目名录50项,市级109项,县市区级35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数量位列湖北省第一。以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元素的影像精品节目屡获大奖:2015年取材国家级“非遗”项目“薅草锣鼓”的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获得第13届“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社会类入围奖;2018年长阳非遗纪录片《土家打喜》入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山西平遥),向全世界观众推介长阳民俗,展示中国非遗的影像魅力;2018年上映的红色民俗电影《哭嫁》,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影像中瑰丽的民俗物镜来源于生活。端午节、屈原传说、嫘祖信仰、南曲、民歌、谜语、摆手舞,无论是节日仪式还是音乐歌舞,都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映现着地域的文明和流淌着一股独特的生命力。
2015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关于“端午节”的各类影像节目就变得更多起来。以《大江大河话端午》为例,这部央视纪录片详实地记录了荆楚古地过端午节的全过程,生动鲜活地呈现了包粽子、吃粽子、投粽子、修龙舟、赛龙舟、做香包、举行诗歌歌会等各个祭祀、招魂屈原的仪式。
每逢端午,必然不能不谈及屈原。2014年的端午节,央视六集人文纪录片《屈原》正式开播。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纪录片的形式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进行形象视觉性表述。该片开头的解说词从屈原故里秭归乐平里的屈原祠守庙人讲起的:“82岁的徐正端在屈原祠已经守护了二十余年……徐正端,中国延绵不绝的文人传统中一个平凡的缩影……”纪录片六集题名分别是:《橘颂》、《九歌》、《离骚》、《哀郢》、《天问》、《怀沙》,既是六部屈原代表作也是六个不同的文化视角。透过现代影像技术,纪录片将屈原这位高标特立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完美且诗意的呈现;他身上的我们后人应传承的历史精神、民族立场、文化价值等被丰富、立体地建构出来。
除了屈原传说,昭君传说、嫘祖信仰、关公传说等,也常常作为一种具象的人物元素出现在各类包含“宜昌元素”的非物质文化影像中,释放出淋漓尽致的生命力。影像文本空间中的这些名人传说(信仰)充斥着强烈的宜昌在地性,同时也因为宜昌本土的审美和独特的文化体验碎片而表达出对特定的文化空间的身份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更多的民俗影像作品出自宜昌本土媒体人之手。作为国内首部土家族电影,《哭嫁》不仅主要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完成拍摄,而且展演了撒叶儿嗬、吹打乐、摆手舞、花鼓子等众多土家族民俗民风。夷陵电视台和宜昌三峡广电总台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用搬演的形式,对宜昌三峡地区农民“换工搭伙”的互助合作劳动制度、以及服务于这一制度的特殊的歌师群体和他们的管理工具“薅草锣鼓”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阐释。刘影导演则从民族社会学的视野出发,拍摄了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打喜”的杀期猪、朝祖、接嘎嘎、交接礼盒讲礼行、蘸亡人、打发送子娘娘、对歌、跳花鼓子、送嘎嘎等一系列土家诞生礼仪等全过程。
今天,很多传统的仪式正在慢慢淡化出现代人的视野,在日常生活中被大大地简化,变成一些零星的片段。因此,对这些珍贵的民俗进行影像记录与数字化保护,也就越来越重要。在影像创作与衍生的过程中,民俗符号不仅涵化成宜昌地域文化认同组成部分,更成为宜昌人民的集體情感信仰标志性指代。
三、三峡水:影像情感联结的地方依靠
宜昌,沿水而生,因水而兴。在这里,人们曾饱经长江水患,而后又因高峡平湖泽备苍生。三峡水,改变了宜昌人民的生活,也记录了宜昌城市的历史变迁。三峡江河与现代水利的视像融注和三峡治水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的互文参照,这两大想象模式是众多关于三峡水文化影像中塑造“最宜昌”元素的主要路径。
1983年的25集《话说长江》、2006年的33集《再说长江》和2017年的6集《长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三部极具分量的长江题材大型纪录片作品。这些影像作品让全国观众对三峡地区的江河文化和现代水利工程做了全面、直观的视像凝视。《话说长江》第12集《长江第一坝》成为今天见证葛洲坝修建的珍贵影像资料;《再说长江》第17集《坝筑千秋》记录了三峡大坝建设的十年光辉岁月,第14、15、15集则从文物保护、移民搬迁角度详细讲述了三峡水利工程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长江》第3集《现代脊梁》用7分钟时间深情追忆了1938年被称为中国的“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再说长江》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大江奔腾,浩浩荡荡。三峡工程,这个在中国最富有诗意的大峡谷中建造起来的伟大工程,倾注了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的智慧与心血”,借用过来,或者可以说,作为情感投射的镜像意义,诗意“三峡水”是宜昌地域文化空间的灵魂,它与时代人物、民间传说、民俗风情、水利工程等一起形成独特的三峡水文化。
如果说纪录片提供的更多是纪实性影像片段,那么,影视剧和短视频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交织着“历史”的象征性符号与虚拟的故事情境的影像片段。2018年宜昌三峡电视台拍摄的短视频《一家三代与大国重器》、《我是“长阳人”》等,或以“一座城,三代人”为线索再写三峡水利工程发展历史,或通过古今对比再梳写长阳地方志。这些视频作品熟练地用三峡治水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进行互文参照,这一影像模式也因此成为引导观众想象地理宜昌,构建“最宜昌”意象的核心影像模式之一。
四、对“最宜昌”媒介景观建构的审视与反思
宜昌是湖北省重要的名片城市,也是国家文化消费试点的城市。2019年3月宜昌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提出了具体要求与部署。这意味着,宜昌本地媒体将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影像景观的生产之中,建构出更多彩的宜昌城市文化镜像,并不断推动着新的城市集体记忆的生成。这些越来越多、越来越美、精心巧造出来的“最宜昌”景观符号,将不仅承担宣传宜昌形象的作用,更起到吸引消费者的职责,为宜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然而,在宜昌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警惕鲍德里亚提出的“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4]71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媒介异常丰富、繁盛的时代。当一切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受众接受都被卷入到消费主义机制中去的时候,当视频制作数量海量井喷的时候,传统文化的传承往往只能成为媒介影像文本的装饰品,肤浅、碎片化的拼贴或用意义加载的方式再造甚至伪造新的文化媒介景观可能成为常态。2018年宜都电视台制播的十集短视频《寻味宜都》,画面唯美,解说词鲜活,充分激发起了消费者想吃、想来宜昌的消费欲望,这种视频策划思路当然与宜昌旅游开发运营理念高度契合。不过,如果各种文化体验被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影像符号过度商品化、市场化包装,那么,最终很难不表现为扁平化的文化碎片形式。以《寻味宜都》为代表的一批影像作品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急于迎合消费需求,忽视深挖文化内涵。
未来,我们更期待宜昌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并行、影像生产能以尊重历史记忆与合理加载意义并行。如果宜昌本土媒体能比央视、省级媒体在“最宜昌”景观形象的构建承担起更主动、更主要的作用,那么更多变化的、流动的、独一无二的“宜昌城市”影像将会被极具辨识度地挖掘与呈现出来!
注 释:
[1]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张新木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法]阿·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葛以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间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4]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新媒介空间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18Y042);宜昌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影视艺术与宜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ysk19kt126)。
作者简介:张芹(1973-),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媒介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