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疑、探究、总结”教学初探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四中实验
2020-02-27刘瑞民
刘 瑞 民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李庚南老师历经30余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课题研究,所创立的在全国中学数学教学领域独树一帜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该教学法于2014年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对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开展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成果的研修与推广工作。”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决定,2016年至2019年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首轮推广,使该教学法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实验得到全面深化、价值得到更大彰显。
牡丹江市第四中学自2016年10月,申请参加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第一期推广活动,并被确定为实验学校。经过历时三年的学习、借鉴、实验,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学习、借鉴、内化的基础上,我们从自己的校情、师情、生情实际出发,确立了“置疑、探究、总结”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
一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或法则,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情智相生”等教学理论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李庚南老师历经30余年的坚守与连续八轮初中全时段课改实验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一定的模式,但绝不模式化;有一定的教学环节要求,但绝不将教学环节固化、僵化、机械化。李庚南老师认为:“僵化的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要抓住了教学规律和本质,教学流程完全可以灵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教学模式,即自学、议论、引导三个基本教学环节和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的教学形式,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灵活地、交替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形式,在‘三结合’教学形式中贯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1]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学不是静止的,而是灵动的,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模式,但更有变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不能固化教学流程、僵化教学形式。我们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不仅要学会其方式、方法,更要学习领悟其方法深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学习其对教学规律和本质的深刻认识。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基本关系,即教与学关系的高度重视,科学认识、正确定位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关系是课堂教学改进的突破口,二者不是非此即彼有我无你的绝对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李庚南老师所言:“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论的永恒话题。”“‘学’与‘教’、‘教’与‘学’是‘相伴’而行的。”[2]所以,在教学改进中,决不能把教与学对立开来,不能因扬学而抑教,更不能因学而弃教。在教学中,学是目的,但教的目的在于促进学,课堂上不存在无教之学、也不存在着无学之教,二者统一才是真正完整的教学。学习、借鉴“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就要深刻认识教与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在谁多谁少问题上纠结。在李庚南老师看来,“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的认识、内化和发展的过程。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自己学,所以,既可以先学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学,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必须‘以学定教’”[3]可见,教与学之间并不存在着固定的先后关系,根本在于“因学施教”“以学定教”,不能以教与学的先后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也不能以此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更不能在此问题上纠缠。总之,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多与少、先与后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而是基于学情、师情及教学内容实际灵活运用的问题。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核心指向是学,根本方法在于“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教导学,其操作规则是“三学”,一学是“学材再建构”——“以课程要求为基准,以教科书为依托,以学生现有水平和可以达到的水平为参考,重构教材,实行单元教学。”二学是“学法三结合”——“包括三种学习形式和三种教学方式。”“三种学习形式指的是个人自学、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三种教学方式指的是自学、议论、引导。”三学是“学程重生成”——“在学程中要让学生经历、实践、体验、内化、表达,从而实现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升华”[4]。以“学”为核心,建构起教与学的最佳关系,真正达到以教导学,以学促学的目的。成尚荣先生认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典范。它关注并破解了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教学改革应当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只关注方式、方法等形式上的问题。“自学,点击了教学的核心。”“议论,是学生间的一种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引导,指教师的点拔、补充、提升、发展。”三者互联互动构成了一个真正、完整的教学过程[5]。
二
牡丹江第四中学,拥有一支“学识扎实、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师群体,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改革意识。
第四中学在教学领域的改革,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逐步确立了“健全人格、和谐发展、双主互动、学会学习”的整体思路和“活学、会学、爱学、创学”的改革目标,尤其是历经近20年的课程改革,广大教师在对待改革的认识和态度上,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学的艺术与方法上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和长足的发展进步。参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改革实验后,更是进一步加深了对教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厘清了对于教与学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的基本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非二元对立关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教学统一体,同时又是一个非因果关系、非主次关系的统一体。在学校教学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着“无教之学”或“无学之教”,二者间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便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应“因学弃教”“扬学抑教”,更不能“去教化”“去师化”。课堂教学要坚持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性和完整性,不仅要关注学的一方,也要关注教的一方,而关注教的根本是要认真研究通过怎样的教才能促进更好的学!所以,我们不仅要认真思考研究学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要认真思考研究教的规律,只有统筹兼顾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要认清教与学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主次的关系,不能以谁主谁次、谁更重要来定位其关系,从难易程度看,教往往比学更难;从矛盾统一体角度看,教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对学具有指导、引导、帮助等方面的作用,有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帮助学习”;而从目的论的角度,学是目的,而教则是促进目的达成的手段,教的目标是指向学的,是为更好的学服务的。因此,用怎样的教来促进更好的学、达到学的目标,是课堂教学改进的着眼点、着力点。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核心目标指向是“学”,“以学为本、发展学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而不思则罔”。顾明远先生认为,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教到学的转变,首要的问题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也同样强调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在于你记住了哪些知识,而在于触发了你的思考。更有人主张:“教育决定思维,而思维决定人生。”可见,课堂教学改进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学会、会学、善学、爱学,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而学习的根本在于思维,思维的根本在于问题和疑问。
在学习、借鉴“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积累,我们在数学学科首先开展了以“置疑、探究、总结”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置疑、探究、总结”教学以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会学、善学、乐学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根本任务,聚焦问题、启迪思维,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为主要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由教到学、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在教与学关系上,实现以教促学、以教导学,让教真正地实现为学服务,让学在教的帮助下成为可能。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对学生而言,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不仅能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维,而且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集中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整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及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的很好手段,问题解决得好更能证明学得好;对教师而言,“问得好才能教得好”,“疑”是开启师生沟通、对话的桥梁与媒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学方式、由代替学生思考转向引导帮助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以疑为主线、以思为核心”,开启学生心智大门,使之从无疑到有疑、再不断产生新疑,让教学在置疑、解疑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和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的过程从置疑、有疑开始,围绕着“疑”展开解疑、释疑的探究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既是学生间通过个人、小组、班级进行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学习的过程、置疑与探究的过程,是学会与体验学会的过程,而总结的过程则是反思提炼会学与回味体验探究乐趣的过程。从置疑到探究再到总结,所体现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学校的教学改进永无止境,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是重要的途径,但绝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而应与学校自身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改革之路。